今日  首页 - 帮助    
  文章搜索:
用户名: 密码: [注册][找回密码]  
禹城全力打造奶牛产业新标杆,奶牛存栏量3.2万头——
一头奶牛撬动“种养加”全产业链
□本报记者孙芷琪本报通讯员梁民庞伟伟王萌

  7月15日早上8点,位于伦镇的山东视界牧业有限公司挤奶间内,透过玻璃幕墙可以看到,一头头奶牛有序登上自动转盘挤奶机,短短9分钟,便完成前药浴、验奶、擦拭、套杯、挤出、脱杯、后药浴等流程。
  “每头奶牛一天产奶3次,挤出的生牛乳通过封闭式输送管道降温至2~ 3℃后进入奶仓,经专业化罐式运输车运往加工厂,生产加工成高端低温鲜牛奶、酸牛奶、乳酪等150余种特色乳制产品,远销全国各地。”山东视界牧业有限公司牧场场长高立国说。
  视界牧业是东君乳业(禹城)股份有限公司于2017年投资建设的全资子公司。牧场共存栏荷斯坦奶牛1.2万头,日产鲜奶220吨以上。牧场还引入德国GEA自动转盘挤奶系统、荷兰全自动犊牛饲喂系统以及加拿大固液分离粪污泵设备,所有奶牛都佩戴“电子耳标”,可即时监测各项健康指标,实现养殖数字化管理。“我们走的是集饲草料种植、奶牛养殖、鲜奶销售、农业观光、沼气发电为一体的循环发展之路,乳制品是‘100%牧场有机奶’。”高立国介绍。
  近年来,禹城把奶业作为强市富民的特色产业,坚持高标准、链条式、数智化思路,育好种、养好牛、建好链,走出了一条奶业高质量发展之路。在养殖环节,我市因地制宜建立现代化牧场,采用全球领先牧场设备和专业营养团队,为奶牛提供科学饲喂和管理。同时,引导奶牛养殖场和乳企建设休闲观光牧场,推进奶牛养殖与二三产融合,以东君乳业为龙头,形成了“饲草种植—奶牛养殖—乳品加工—冷链物流—文化旅游—有机肥还田”的“种养加”一体化全产业链发展模式。目前,全市奶牛存栏量3.2万头,拥有全球领先设备和专业营养团队的万头奶牛养殖场2家,大型乳制品加工企业3处,2024全市年产鲜奶18.49万吨,奶牛养殖场全部实现全株玉米青贮、全混合日粮饲喂,奶牛养殖规模化程度达到100%,粪污综合利用率达到90%以上。
  此外,为推动粪污“变废为宝”,我市在产业链上“加好友”,在牧场建设的同期引进南京龙源环保有限公司、山东淇同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等关联企业,采用粪污中温厌氧发酵技术,用牛粪串起了一条“养殖—沼气发电—种植—养殖”的农业循环产业链条。如今,从饲草种植、奶牛养殖到乳品加工、冷链物流,再到文化旅游及有机肥还田,一条覆盖“种养加”各环节的完整闭环已然形成,既串联起田园观光、透明工业游、研学等多元场景,更催生出“养殖+加工+旅游”的立体发展格局。

更多>>  禹城市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一头奶牛撬动“种养加”全产业链
  本文所在版面
【第 A1 版:要闻】
Document

免责声明

  德州新闻网是由德州日报社所创建的综合性网站,所刊登的第三方发表的各类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资料的版权,均为第三方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所有。

  所有与德州新闻网链接的网站及其内容和版权,由相应的提供者与拥有者负责,德州新闻网对链接网站的内容不承担任何商业法律责任。

  德州新闻网刊登的电子报,均为报纸出版方提供的原版期刊杂志内容。德州新闻网不对报纸做任何内容方面的增减修改,对此等信息的准确性、完整性、合法性或真实性均不承担任何责任。

  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使用了您拥有著作权的作品并对我们的编辑方式有任何异议,请向我们提供您的身份证明及您对该作品拥有著作权的相关文件,我们会尽快根据法律法规妥善处理。

  对于本站拥有版权的稿件,未经书面协议授权,禁止其他网站等有关信息服务企业予以转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