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 帮助    
  文章搜索:
用户名: 密码: [注册][找回密码]  
由乱到治,由穷变富,在建设和美乡村中成就全国文明村——
桂庄村的农文旅融合发展之路
□文/图本报记者孙芷琪本报通讯员李超董甜甜

游客体验划龙舟项目


桑葚采摘


村中心的红旗湾波光粼粼


  精致的民宿院落、干净整洁的村居环境……近日,济南游客张伟在朋友圈分享的游玩视频,引来数十多条评论询问地址:“这地方像藏在田园里的童话小镇,周末就想带娃去!”
  张伟一一回复道:这里是禹城市梁家镇桂庄村。
  桂庄村毗邻高铁禹城东站、禹城北高速口。这里环境优美、农文旅资源丰富,不久前刚获评全国文明村。
环境焕新村容美
  走进桂庄村,干净整洁的道路,排列有序的房屋映入眼帘,林下露营地里彩色帐篷错落有致,不远处的亲子乐园里传来孩子们的欢笑声,村中心的红旗湾波光粼粼,岸边木质栈道上,几位老人正坐着晒太阳、拉家常。
  “以前房屋破旧,道路窄小难行。如今路宽了、村子变美了,不仅村民进出方便,而且还吸引不少游客前来休闲观光。”提及村子变化,村民麻立昌笑容满面。
  谁能想到,10年前这里却是另一番景象:村内鸭棚乱搭乱建,污水横流;路面坑洼,“晴天一身土,雨天两脚泥”,闲置资源大量浪费,村集体年收入不足1万元。
  “要让村子活起来,先得让村子美起来。”桂庄村党支部书记杨文杰说。2017年,在梁家镇党委、政府的支持下,桂庄村投入300余万元启动环境整治:改造坑塘、修建排水沟、硬化绿化道路、安装路灯。同时,拆除村内残垣断壁、废弃鸭棚40余处,回收闲散地和坑塘800多亩,粉刷墙面4000余平方米,打造出林水相依、路林相伴、村在绿中的田园生态画卷。
  环境变美了,乡风也在悄悄改变。该村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党群服务中心等阵地,定期开展“五为”志愿服务、美德健康生活等主题活动,完善村规民约,倡导喜事新办、丧事简办,让文明新风深入人心。
产业兴村动能足
  “同学们看,这把镰刀是先辈们用过的老农具……”7月7日,桂庄村民族文化红色展馆内,30余名来自济南的小学生聆听讲解员讲述革命故事,这个由闲散宅基地改造的红色教育基地,每年接待研学人数超1万人次。
  在围绕发展壮大集体经济上,桂庄村采取“三步走”:整合分散养殖户成立顺康养殖合作社,建成集孵化、养殖、加工于一体的麻鸭产业链,每年为村集体增收20万元;深挖红色资源,打造红旗广场、民族文化展馆、红旗湾等多个精品红色研学基地和旅游景点,吸引众多游客前来观光游览;引进在外能人投资3000余万元建设1500亩田园综合体,涵盖特色采摘园、儿童游乐场、萌宠乐园、水上乐园等多个区域。
  此外,桂庄村还依托乡村旅游、民俗风情,开展“露营烧烤节”“旅游采摘节”“青少年研学之旅”等一系列活动,年接待游客5万人次以上,游乐及餐饮民宿年营业额达到300万余元。
  环境改善引来项目,项目又带动村民就业。“成立顺康养殖合作社和引进田园综合体后,村里剩余劳动力来打工,每年每户至少增收2万元;养殖的麻鸭,排泄物还能用到田园综合体当肥料,实现循环利用,形成了生态链。”杨文杰说。
  如今的桂庄村,村集体年收入达50万元,全村人均年收入由1万元增至3万元。该村先后获评国家3A级旅游景区、省级乡村振兴民族示范村。
电商赋能增收入
  “家人们,纯手工清真水饺馅料足,买2斤送1斤。”“散养的麻鸭新鲜有保障,您放心拍!”在桂庄村电商综合基地,主播正热情带货。镜头外,打包员们忙着将麻鸭制品、双黄鹅蛋等特产装箱,每天有2000多单快递从这里发往全国。
  梁家镇农产品资源丰富,为破解农产品销路难题,赋能乡村振兴,桂庄村依托返乡人才韩在锐,建成“室内外一体化”电商综合基地,盘活闲置场所搭建集物流、服务于一体的“共富工坊”“电商小院”,实现“上午下单、下午发货”的高效运转。组建“桂庄甄选”直播团队,打造“田间课堂”“户外直播间”等实践场景,定期开展助农直播,推广梁家大蒜、桂庄麻鸭等特色农产品。
  直播经济带动160余名村民从事生产、打包、客服等工作。“以前外出打工,一年到头见不着家人。现在在家门口就业,一个月3000多元,还能照顾老小,日子有奔头。”在电商综合基地打工的村民杨茹说。
  除直播带货外,电商综合基地还设置了产品体验区,并通过场地租赁、村企分红等渠道增加村集体收入,反哺村内幸福食堂等民生工程,形成良性循环。

更多>>  禹城市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桂庄村的农文旅融合发展之路
  本文所在版面
【第 A1 版:要闻】
Document

免责声明

  德州新闻网是由德州日报社所创建的综合性网站,所刊登的第三方发表的各类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资料的版权,均为第三方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所有。

  所有与德州新闻网链接的网站及其内容和版权,由相应的提供者与拥有者负责,德州新闻网对链接网站的内容不承担任何商业法律责任。

  德州新闻网刊登的电子报,均为报纸出版方提供的原版期刊杂志内容。德州新闻网不对报纸做任何内容方面的增减修改,对此等信息的准确性、完整性、合法性或真实性均不承担任何责任。

  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使用了您拥有著作权的作品并对我们的编辑方式有任何异议,请向我们提供您的身份证明及您对该作品拥有著作权的相关文件,我们会尽快根据法律法规妥善处理。

  对于本站拥有版权的稿件,未经书面协议授权,禁止其他网站等有关信息服务企业予以转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