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 帮助    
  文章搜索:
用户名: 密码: [注册][找回密码]  
  当前位置:齐河报20250820期 >> 第A1版:要闻
我县创新法治宣传形式
“非遗+普法”研学受热捧

  本报讯(宋晓坤 姜晓蕾)“这次研学体验太棒了!亲手做陶鬲学非遗,还懂了不少法律知识,收获满满。”近日,在我县刘浩黑陶艺术馆,参与非遗体验研学的孩子们兴奋不已。今年暑期,我县创新推出“非遗+普法”黑陶制作研学活动,寓教于乐的形式广受家长和青少年欢迎。
  县司法局紧扣“非遗传承+普法宣传”主题,精心打造“齐法陶韵·德塑千钧”法治文化品牌。依托省级非遗“齐河黑陶制作技艺”及刘浩黑陶艺术馆,建立法治文化实践基地。馆内专设法治主题展区,陈列蕴含法治理念的创意黑陶作品。利用艺术馆教学区,县司法局将民法典、黄河保护法、非物质文化遗产法等知识巧妙融入研学课程。通过“守法如守艺”理念阐释、法治手作实践、普法微课堂及趣味问答闯关等多元形式,让孩子们在动手体验非遗技艺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学习法律知识,实现沉浸式、互动式普法。
  县司法局还联合文旅部门,一方面,发动非遗传承人、文艺爱好者创作兼具传统特色与法治内涵的文化精品,以非遗载体传播法治精神;另一方面,积极开展非遗进社区等活动,组织传承人、普法志愿者通过非遗体验与法律宣讲相结合的方式普及法律,激发群众参与热情,形成“非遗热”带动“普法热”的良好氛围,让法治理念深入人心。
  今年以来,全县已举办各类“非遗+普法”活动30余场,超2000人次参与体验。

更多>>  齐河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非遗+普法”研学受热捧
  本文所在版面
【第 A1 版:要闻】
Document

免责声明

  德州新闻网是由德州日报社所创建的综合性网站,所刊登的第三方发表的各类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资料的版权,均为第三方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所有。

  所有与德州新闻网链接的网站及其内容和版权,由相应的提供者与拥有者负责,德州新闻网对链接网站的内容不承担任何商业法律责任。

  德州新闻网刊登的电子报,均为报纸出版方提供的原版期刊杂志内容。德州新闻网不对报纸做任何内容方面的增减修改,对此等信息的准确性、完整性、合法性或真实性均不承担任何责任。

  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使用了您拥有著作权的作品并对我们的编辑方式有任何异议,请向我们提供您的身份证明及您对该作品拥有著作权的相关文件,我们会尽快根据法律法规妥善处理。

  对于本站拥有版权的稿件,未经书面协议授权,禁止其他网站等有关信息服务企业予以转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