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 帮助    
  文章搜索:
用户名: 密码: [注册][找回密码]  
  当前位置:齐河报20241009期 >> 第A1版:要闻
后里仁村:用红色文化塑乡风文明
□本报记者钟伟见习记者赵鑫玲本报通讯员张娟娟

  9月14日,记者走进齐河县安头乡后里仁村,笔直的水泥路两侧绿树成荫,崭新的红砖墙和太阳能路灯相互映衬,展现出村庄之美。
  1924年春,鲁西北第一个农村党支部在后里仁庄(后改名为后里仁村)诞生。为了贯彻落实好“红色基因就是要传承”的精神,齐河在后里仁村建成了党史学习教育基地,并于2021年7月6日正式启用。
  如今,这里已成为红色教育阵地。每天,志愿者们都要为来自各地的参观者讲解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现在我们所在的位置就是曾经的后里仁庄党支部,是创建者贾廼㕊秘密发展党员、举行入党仪式的地方。”这样的讲解,最忙碌的时候一天要连讲五六次。
  党史学习教育基地内,一幅幅历史照片、一件件老物件以及用新技术复原的场景,将人们带回到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展馆展览面积400平方米,室内展陈采用异形LED显示、“投影+定位”系统、全息成像等新技术,大量运用声、光、电、多媒体、场景复原等现代展陈手段,以基层党组织建设为主线,形象展现了齐河地方党组织发展的全过程。
  53岁的贾相忠是土生土长的后里仁村人,他的祖父就是贾廼㕊。“那时候,爷爷总是来去匆匆,对革命的事情守口如瓶,无论谁问起来,只说在济南读书。我直到成年后才知道这些事情。”贾相忠感慨。1924年,中国社会正处于一个充满战争、贫困和动荡的时期,就是在那种情况下,贾廼㕊秘密在齐河种下了星星火种。
  2021年4月,贾相忠当选后里仁村党支部书记后,带头腾出自家老院子,用于建设党史学习教育基地展馆,还无私捐赠了家中珍藏的20多件老物件。
  后里仁村在传承红色基因的同时,积极探索乡村振兴新路径。借着修建党史学习教育基地的契机,村里持续开展居住环境改善提升工程,打造美丽宜居乡村。道路修缮拓宽,精心设计绿化景观,推广垃圾分类,增设卫生设施,实现了从“一处美”到“处处美”的华丽转变。
  看着村里环境越来越好,不少村民感慨:“这几年村里环境大变样,还建了小公园小广场,这在以前想都不敢想。”小公园内,老人们坐在长椅上乘凉、聊天;广场上,村民们自发组织了丰富多彩的文艺活动,广场舞、唱歌、扭秧歌……一有时间,大家就凑在一起,用自己的方式表达着对美好生活的热爱。
  红色文化不仅提升了村庄环境,还带动了村民素质的提高。作为村里党龄超过50年的老党员,王连芳加入村“两委”后积极建言献策,提议打造读书室,举办文体活动,丰富村民文化生活。如今,村里读书室的书架上摆满了各种书籍,涵盖历史、文学、科技、农业等多个领域,成了村民们学习知识、交流思想的好去处。此外,该村还定期举办文体活动,如篮球比赛、乒乓球比赛、书法比赛等,让大家在忙碌之余放松身心,享受生活的乐趣。
  “现在俺村的村风可正了,红白事不攀比、新风尚人人学、尊老爱幼记心中,齐心协力把日子过好。我们要把红色精神传承下去,让村子越来越好。”王连芳说。
  后里仁村以打造党史学习教育基地展馆为抓手,实现了村庄整体环境的提升和村民素质的提高,走出了一条红色文化与美丽乡村建设相得益彰的发展之路。目前,该村正实施红色乡村旅游综合体二期工程,集培训中心、红色主题示范民宿以及乡野游学营地于一体,依托丰富的红色资源,实现红色旅游与乡村体验的综合发展,带动村民增收致富。

更多>>  齐河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后里仁村:用红色文化塑乡风文明
  本文所在版面
【第 A1 版:要闻】
Document

免责声明

  德州新闻网是由德州日报社所创建的综合性网站,所刊登的第三方发表的各类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资料的版权,均为第三方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所有。

  所有与德州新闻网链接的网站及其内容和版权,由相应的提供者与拥有者负责,德州新闻网对链接网站的内容不承担任何商业法律责任。

  德州新闻网刊登的电子报,均为报纸出版方提供的原版期刊杂志内容。德州新闻网不对报纸做任何内容方面的增减修改,对此等信息的准确性、完整性、合法性或真实性均不承担任何责任。

  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使用了您拥有著作权的作品并对我们的编辑方式有任何异议,请向我们提供您的身份证明及您对该作品拥有著作权的相关文件,我们会尽快根据法律法规妥善处理。

  对于本站拥有版权的稿件,未经书面协议授权,禁止其他网站等有关信息服务企业予以转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