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 帮助    
  文章搜索:
用户名: 密码: [注册][找回密码]  
  当前位置:齐河报20231011期 >> 第A2版:要闻
祝阿镇将风景变成产业开启乡村振兴新模式——
文旅融合绘就乡村“锦绣图”

中国驿·泉城中华饮食文化小镇


老人在幸福食堂里免费用餐


绿季旺冠智慧农业创新产业园


景区内的古风文艺表演


  

□文//图本报记者孟志远本报通讯员官行
  近日,德州市文化和旅游局公布了2023年德州市乡村文化建设样板镇村评选结果,祝阿镇成功获评2023年德州市乡村文化建设样板镇。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祝阿镇以生态为基、产业为根、民生为魂,以打造宜居宜业宜游的中心镇标杆、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产城融合样板镇为目标,逐步探索出一条生产、生活、生态“三位一体”,产业、文化、旅游融合发展的新路,将风景变成产业,开启了乡村振兴新模式,先后获得全国“一村一品”示范镇、山东省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山东省乡村振兴示范镇等荣誉称号。
生态为基 构建旅游新高地
  4月26日,黄河流域文旅合作发展大会在位于祝阿镇的泉城欧乐堡景区顺利举办,各界嘉宾齐聚一堂,共谋文化旅游高质量发展。作为齐河县文旅产业发展的主阵地,祝阿镇紧紧围绕黄河国际生态城创建国家级旅游度假区这一目标,持续完善功能配套,推动软硬件改造升级,提升旅游度假服务品质。“十一”假期,绚丽烟花秀、国际大马戏、海洋剧场等文旅活动多姿多彩,全镇各大景区接待游客30余万人次,人头攒动的热闹景象让不少文旅从业者喜笑颜开。
  在泉城欧乐堡景区西侧,以延续历史文脉、彰显文化自信为己任的黄河文化博物馆群项目正在加紧建设,已初具规模:青砖碧瓦的仿古建筑气势磅礴,小桥流水的园林设计透出江南风韵,一座座展馆更是别有洞天。
  该项目由山东省坤河旅游开发公司投资120亿元打造,规划建设黄河文化博物馆、书画艺术馆、根雕博物馆、地矿博物馆、古生物化石馆、动物标本馆、盛世瓷器博物馆等21座不同主题的博物馆。在建筑形式上将黄河流域历代经典建筑进行等尺度复原,融中华园林之奇观,览古代建筑之恢宏,堪称黄河流域古代建筑代表的集大成者。
  祝阿镇北依齐河县城,东邻济南市天桥区,总面积116平方公里,黄河在祝阿镇境内近23公里。这里曾是齐河县老县城驻地,齐河县的文化历史大多源自祝阿镇。为突出特色、留住乡愁,祝阿镇不搞整齐划一式的“一刀切”和简单重复式的“千镇一面”,而是依托当地生态资源优势,结合地理位置、历史人文、生态资源等实际情况,加快文旅康养、高新技术等特色产业融合发展。
  县政协党组成员,市黄河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促进中心副主任、黄河国际生态城旅游度假区党工委书记滕志刚介绍,他们依托黄河国际生态城良好的资源禀赋,做好“生态+”“文旅+”的文章,大力推动“项目集群化、品质精致化、基底生态化、全域融合化、品牌国际化”,先后引进文旅项目20余个,总投资500多亿元,成功创建2家国家4A级旅游景区、2家国家3A级旅游景区,先后荣获省文旅康养融合发展示范区、省现代服务业集聚示范区、省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省旅游民宿集聚区、省级旅游休闲街区、全省首批特色小镇等荣誉称号,全力打造游客接待量破千万人次、旅游收入过百亿元的国内外知名文化旅游目的地。
产业为基 打造产城融合样板镇
  5月,经过激烈角逐,黄河国际生态城从全球150余个参赛项目中脱颖而出,夺取第21届国际花园城市“环境可持续项目奖”银奖及“环境保护和绿色经济”特别奖两项国际大奖。成绩的背后,是全镇上下为优化营商环境、打造宜居宜业宜游的现代化新城而付出的不懈努力。
  正在建设中的黄河水街项目,将川、京、徽等七大传统建筑流派进行创造性演绎,打造既有传承特征又新颖别致的现代中式和未来中式建筑群落。该项目经理钟颖介绍,他们将引入上百家特色餐饮店,营造以川渝美食为亮点的全球美食盛宴;引入十几类潮流休闲业态、数十个经典院落和精品主题网红文化民宿,带动祝阿镇旅游产业再上层楼。
  文旅大项目的蓬勃发展也加快了祝阿镇各个乡村发展的步伐。祝阿镇以重点服务村为基础,依托齐河全域旅游文旅产业优势,挖掘村庄现有资源,串点成线,以点带面,因地制宜发展农业采摘、观光休闲、参与体验、温泉民宿、健康养老等文旅休闲康养产业。像王坊村瞄准了生态环境改善带来的良机,发展起乡村养老产业,还带动起了周边观光、采摘产业的发展,不少村民说:“村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家家户户都有钱了,现在这日子真带劲。”
  1月16日,山东省文化和旅游厅公布第二批旅游民宿集聚区培育单位名单,全省27个乡镇(街道)入选,祝阿镇榜上有名。
  探索乡村产业振兴新路子,祝阿镇不断孕育发展新生机。10月9日,记者走进祝阿镇引进的绿季旺冠智慧农业创新产业园,新型保温玻璃智能温室、新型空气墙智能日光温室、复合型越冬式温室以及配套设施与普通大棚样貌不同,具有外保温、能耗低的特点,不仅密封性更好,温室内空气也更清新。绿季旺冠智慧农业经理马旺介绍,该项目主要打造全县规模最大的智慧设施农业产业集群,预计年产高端蔬菜瓜果1.2万吨,盆栽蔬菜和高端花卉可达到20万盆以上,可直接带动100多户农户实现增收。目前,项目已部分投产运营,西红柿、甜瓜、西瓜等农产品已成功上市。
  从前沿生物产业基地即将试生产,到推动百多安公司科创板上市;从现代化中医药饮片、三维智慧医疗项目实现投产,碳纤维产业基地项目达到批量化生产条件,到金科智慧科技城、联东U谷项目建成投用,祝阿镇依托齐河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按照“龙头带产业、产业延链条、链条成集群、集群建园区”的发展思路,在生命科学、新材料、智能装备制造产业上,构建起从研发、孵化到加速产业化的生态体系,推动产业“延链补链强链”,先后落户百多安、前沿生物、卡森细胞、山大碳纤维等高新技术企业200余家。
  近年来,祝阿镇充分发挥黄河国际生态城、齐鲁高新区两大平台的优势,引导村民实现就地就近就业,社区群众在生态城、高新区就业创业达5000余人,人均年增收4万余元;500余户群众就近经营“农家乐”等项目,户均年增收10万余元。
  “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祝阿镇党委书记倪建勋表示,城镇化和乡村振兴互促互生,他们以城乡融合助力乡村振兴,让更多生产要素在城乡之间充分涌流。从打造文化旅游目的地,到发展壮大现代农业,再到不断优化营商环境,让各种生产要素围绕城乡融合发展集聚而来。
民生为魂 群众乐享发展成果
  10月7日,午休时间刚过,古城苑社区的民俗馆就开始热闹起来,社区里的老人们纷纷聚集到这里,吹拉弹唱、载歌载舞。“社区生活就是好,人气特别足,日子过得特带劲。”正在练习舞蹈的社区居民王丽平说。
  像这种生活,在祝阿镇并不鲜见。依托社会个体和组织培育农村公共服务的多元供给体制机制,祝阿镇创新公共服务方式,通过为农村居民提供全面、优质、可靠的公共服务,不断提升农村居民的社会保障水平。
  10月9日中午,在滨河社区郭闸村幸福食堂中,40多位老人已经坐好等待开饭,不一会工作人员便端来了土豆炖鸡等热菜和馒头等主食,老人们打了饭三三两两地围坐在一起,边吃饭边唠家常,场面十分热闹。
  “我们村幸福食堂每天中午都给我们这些老年人免费提供午饭,家里都不用开火,食堂既有肉也有菜,让我们既得了方便还享受到了美味。”今年70岁的郭强高兴地说。郭闸村党支部书记郭玮介绍,郭闸村幸福食堂依托本村农业合作社运营,食堂中的肉类、蔬菜和馒头等均来自合作社养殖、种植和制作,为村里老人提供绿色无污染的食材,通过合作社经营产生的经济效益也用作补贴食堂运转所需。
  “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是经济社会发展成果再分配的重要体现。”镇党委副书记孟庆河表示,祝阿镇在这方面十分注重农村基本公共服务的供给效率,既要让更多农村居民享有与城市居民相当的公共服务水平,也要使得这类均等化的公共服务体系具有可持续性,为城乡融合发展和共同富裕的实现保驾护航。
  蓝图已绘就,未来更可期。滕志刚坦言:“一切发展都为了人民。我们将在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加快推进产业项目建设的同时,扎实推进齐州黄河大桥、坤河大道、世纪大道、滨河大道等重大基础设施建设,构建完善的路网体系;启动旅游路东延、海洋北路、海洋东路等道路和定慧西、古城苑、凤凰路智慧停车场项目建设,构建快旅慢游、畅达高效的服务体系;高标准建设黄河国际生态城医院和齐鲁国际医疗康养中心,在镇域西部敬老院增设医疗康复专区,打造覆盖全镇的多层次医养结合服务体系……通过不断加快中心镇产城融合发展步伐,努力让群众过上更有品质的生活。”

更多>>  齐河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文旅融合绘就乡村“锦绣图”
  本文所在版面
【第 A2 版:要闻】
Document

免责声明

  德州新闻网是由德州日报社所创建的综合性网站,所刊登的第三方发表的各类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资料的版权,均为第三方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所有。

  所有与德州新闻网链接的网站及其内容和版权,由相应的提供者与拥有者负责,德州新闻网对链接网站的内容不承担任何商业法律责任。

  德州新闻网刊登的电子报,均为报纸出版方提供的原版期刊杂志内容。德州新闻网不对报纸做任何内容方面的增减修改,对此等信息的准确性、完整性、合法性或真实性均不承担任何责任。

  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使用了您拥有著作权的作品并对我们的编辑方式有任何异议,请向我们提供您的身份证明及您对该作品拥有著作权的相关文件,我们会尽快根据法律法规妥善处理。

  对于本站拥有版权的稿件,未经书面协议授权,禁止其他网站等有关信息服务企业予以转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