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 帮助    
  文章搜索:
用户名: 密码: [注册][找回密码]  
晏城街道永和社区创建为民服务品牌
“小和”帮办解群众急难愁盼

“小和”帮办为群众解答疑惑。记者王岳琪摄


  本报讯(记者王岳琪)“多亏了‘小和’帮办,给我们修建了电动车棚,解决了停车和充电问题。”7月20日,看着新建的电动车棚,晏城街道永和社区都市花园小区居民孔肖肖高兴地说。
  孔肖肖口中的“小和”,指的是永和社区的帮办队伍。“‘小和’取自‘永和’,更有邻里和睦、社会和谐的好寓意,‘小和’帮办既包含社区和物业工作人员,也包括志愿者。”永和社区党委书记刘硕解释,组建“小和”帮办,目的是通过打造为民服务品牌,凝聚社区各方力量,让大家尽己所能,为群众解难题、办实事,增强居民获得感和幸福感。如今,“有事找‘小和’”在永和社区口口相传。
  今年3月,有居民反映都市花园小区没有电动车棚的问题。社区党委第一时间组织小区党支部、物业、居民代表成立“小和”帮办团,入户走访、征求意见、召开联席会议、对接第三方。很快,电动车棚便建了起来。
  居民有诉求,“小和”有回应。“小和”帮办通过社情民意大走访、网格员每日巡查、民意直通车微信群等方式及时掌握民情民意、矛盾纠纷,把居民反馈的问题分门别类形成实事清单,实行销户处理。他们把帮办人员按照行业、网格等进行划分,形成网格化基层治理服务体系。
  “在协商过程中,我们采取‘说一句暖心话语,听一番牢骚抱怨,找一个问题症结,解一个心结疙瘩’的‘四个一’工作法,通过‘疏、缓、暖、跟’(疏导思想、缓解情绪、暖心帮助、跟踪落实)协商‘四字经’,引导居民友好共商、理性处事。”社区党委副书记杨兆波说。
  除了回应群众诉求,“小和”帮办还变被动为主动,变“坐等”为“上门”,实施更多有温度的举措。
  “大娘,入伏了,注意防暑。”7月18日一早,社区网格员田丽一行4人来到东宋新村宋大娘家,边和老人聊着天,边把家里打扫了一遍。宋大娘70多岁了,长期独居,“小和”帮办团每月都会来看望两次老人,在老人需要外出就医时,他们还会陪老人一起到医院挂号、配药。
  不仅关爱独居老人,“小和”帮办每周还在辖区内学校门口组织护学志愿服务,每周五在各小区内开展卫生整治活动。今年4月份,他们先后组织了两场“公益市集”,市集上,不仅有反诈宣传、跳蚤市场等公益项目,还邀请辖区内商户参与,提供免费理发、义诊等专业服务。
  优质的服务离不开志愿服务队伍的支持,永和社区结合群众需求和个人特长,将“小和”帮办队伍进一步细化——成立“和万家”议事服务队,由威信高的社区干部和楼道长组成,主要负责调解邻里纠纷;“大白杨”志愿服务队经常性开展环保宣传活动;“小棉袄”志愿服务队为辖区内老人提供暖心帮助;“红领巾”志愿服务队以保护未成年人为己任,开展护学、心理疏导、亲情陪伴等活动。
  “我们在提升为民服务品质的同时,也得到了居民的大力支持,现在很多志愿者都加入到‘小和’帮办的队伍中来,在永和社区,人人争当‘小和’已经成为一种风尚。今后我们将继续完善‘小和’帮办机制,不断提升居民的幸福指数。”刘硕表示。

更多>>  齐河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小和”帮办解群众急难愁盼
  本文所在版面
【第 A3 版:社会民生】
Document

免责声明

  德州新闻网是由德州日报社所创建的综合性网站,所刊登的第三方发表的各类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资料的版权,均为第三方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所有。

  所有与德州新闻网链接的网站及其内容和版权,由相应的提供者与拥有者负责,德州新闻网对链接网站的内容不承担任何商业法律责任。

  德州新闻网刊登的电子报,均为报纸出版方提供的原版期刊杂志内容。德州新闻网不对报纸做任何内容方面的增减修改,对此等信息的准确性、完整性、合法性或真实性均不承担任何责任。

  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使用了您拥有著作权的作品并对我们的编辑方式有任何异议,请向我们提供您的身份证明及您对该作品拥有著作权的相关文件,我们会尽快根据法律法规妥善处理。

  对于本站拥有版权的稿件,未经书面协议授权,禁止其他网站等有关信息服务企业予以转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