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 帮助    
  文章搜索:
用户名: 密码: [注册][找回密码]  
  当前位置:齐河报20230712期 >> 第A2版:要闻
齐河县探索实行村纪检委员、村务监督委员会主任“一肩挑”机制——
激活监督“末梢”劲吹乡村清风


强化人员考核


“清廉乡村”监督平台二维码让监督触手可及


乡村沃野气象新


  

□文/图本报记者钟伟孟志远本报通讯员刘磊岳跃朋
  “最近小麦直补发了没?”“问了,已经发下来了,你们有空看看。”7月2日,在华店镇西油村,一看到村纪检委员兼村务监督委员会主任李振华,就有不少村民跟他打招呼。自从去年村纪检委员李振华“多”了个新职务“村务监督委员会主任”后,他就成了大伙儿见了面想“多聊几句”的人。
  为进一步整合村级监督资源和力量,自去年开始,齐河探索实行了村纪检委员、村务监督委员会主任“一肩挑”机制,并在管区设置乡镇纪委联络员,形成了“镇、管区、村”三级联动,“乡镇纪委、乡镇纪委联络员、村纪检委员、村务监督委员会、群众”五位一体的监督新模式,推动村级“小微权力”规范运行。
村纪检委员、村务监督委员会主任“合二为一”
  ——有效解决“谁来监督”
  “多亏吕主任他们,让今年村集体收入增收不少。”说起村纪检委员、村务监督委员会主任吕德军,华店镇东吕村不少村民都竖起大拇指。去年,在整治耕地“非粮化”过程中,发现东吕村集体有5亩地需要清除树木。正值9月,面临秋收秋种,吕德军发现这一情况迅速向村“两委”反映,并集体研究这几亩地的使用问题,有村干部提议以定价方式面向村民承包,合同定10年。吕德军当场否定,并指出有规定不能随意签订长期合同。在他努力下,最终以每年每亩500元的价格对外承包,承包期3年。一个小小的举动,每年为村里增加集体收入2500元。
  但在去年之前,吕德军可并没有这样受欢迎,用村民的话来说“两个搞监督的,找谁反映的都有”。原来,在齐河没实施村纪检委员、村务监督委员会主任“一肩挑”机制前,各村纪检委员和村务监督委员会各行其是,多次监督重复后,还容易形成“谁都能管,但谁都不管”的监督盲区。就以实际监督工作中“三务”公开一项为例,村纪检委员、村务监督委员会都要对公开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及时性进行审核,还要在规定时间内对张贴内容随时查看,避免出现拍照后即撕下的“假公开”问题,但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重复监督,浪费了监督资源。
  去年6月,县纪委监委在华店镇试点,探索建立村纪检委员和村务监督委员会主任“一肩挑”工作机制,在规范选举程序、职能职责融合等方面积累了成功经验。
  “我们对‘一肩挑’后备人员,联合民政、信访等部门开展资格审查,坚决防止‘带病上岗’,把牢‘资格关’。严格贯彻落实中办、国办《关于建立健全村务监督委员会的指导意见》和《山东省村民委员会换届工作手册》要求,选出‘一肩挑’人选,同时选举产生村务监督委员会成员,以村庄人口多少划定成员职数,1000人以上的村设立5名,1000人以下的村设立3名。”县纪委组织部部长杨洋介绍。
  建立村纪检委员和村务监督委员会主任“一肩挑”工作机制后,村纪检监督和村务监督实现深度融合,将村干部履职、廉洁教育与“三务”公开、“三资”管理、惠农政策落实、村内重大事务执行情况等监督事项全面整合,减少了流程环节、畅通了沟通渠道、提升了监督效率。比如,华店镇官庄村内1000元以上重大财务支出,从研究到决议再到执行,村纪检委员和村务监督委员会成员全程参与监督,发现不合理支出可质疑、暂缓支出。截至目前,已参与监督村级集体事务30余项,否决村级不合理决策3件。
  镇、管区、村三级联动——明确解决“怎么监督”
  华店镇纪委联络员王晓萌负责的华店管区包含多个村,最多的华店村有1500口人,最少的史庄村也有100多口人。
  为管理好管区内“一肩挑”的村纪检委员兼村务监督委员会主任们,王晓萌每月都会定期开展1至2次培训会,提高村纪检委员业务能力水平,并且及时督促各村工作情况,密切关注解决民生问题。
  “自从有了乡镇纪委联络员以后,我们村里的工作开展比以往更容易了。”对于王晓萌的帮助,华店村纪检委员、村务监督委员会主任丁勇十分满意,“有什么不明白的都能随时联系管区的乡镇纪委联络员,工作起来更有底气了。”
  华店镇党委委员、纪委书记李坤介绍,由于乡镇纪委人员力量有限,同时兼顾执纪问责、案件办理等多项任务,难以有效抓好73个村的监督和纪检委员、村务监督委员会的履职情况。为此,华店镇在每个管区基层专岗人员中选出一名同志,专门负责指导、联系工作。他们定期组织召开所辖村村级监督人员工作例会,传达乡镇纪委工作要求和近期会议精神,收集待解决的民生事项,协助镇纪委及村级监督人员解决问题。同时,“一肩挑”人员开展村内廉洁教育,日常开展村级关于财务收支、“三务”公开、惠农补贴、征地补偿等8个大项的监督工作,并自觉接受群众的监督和评议。
  齐河逐渐形成了“镇、管区、村”三级联动,“乡镇纪委、乡镇纪委联络员、村纪检委员、村务监督委员会、群众”五位一体的监督新模式。
  乡村道路如何升级改造?广场栽种哪种景观树?……随着工作的不断推进,这些昔日由干部定夺的事项交给了群众“拍板”,村民参与村务积极性分外高涨,全县上下呈现出集民智、汇民力、办民事的良好态势。
绩效考核、责任追究、常态走访跟踪三大机制
  ——促“有形”覆盖走向“有效”覆盖
  如何激活基层监督的“神经末梢”,使其发挥人熟、地熟、情况熟的优势,及时搜集社情民意、把问题化解在萌芽状态,真正成为“监督前哨”,是齐河不断思考和探索、完善的一项课题。
  “村级权力规范重在健全制度。”县纪委监委相关负责人介绍,在这方面他们通过建立完善绩效考核、责任追究、常态走访跟踪三大机制,促进“一肩挑”工作从“有形”覆盖走向“有效”覆盖。
  最近,一个齐河“清廉乡村”监督平台在村里特别“火”,“自从有了这个平台,乡亲们用手机一扫码就能知道村集体资金的去向,真正做到了账清楚、人明白,我们还能提交问题呢。”7月2日,大黄乡大黄村村民用手机扫描张贴在村委会公告栏上的“清廉乡村”监督平台二维码后,就能查看大黄村的低保五保、小麦直补、集体资产等各种村务信息。
  在这个平台上,除了公布“三务”公开、“三资”管理、惠农政策落实、村内重大事务执行情况等监督事项,村民还能随时随地反映提交发现的相关问题,村干部特别是“一肩挑”人员行使权力情况更是监督重点。
  “清廉乡村”监督平台是齐河不断健全完善相关机制体制的一个缩影。
  围绕绩效考核,他们以党建联合体(社区)为单位,从发现解决问题、化解信访矛盾、开展宣传教育、配合乡镇纪委工作等方面,对村纪检委员兼村务监督委员会主任“一肩挑”人员进行考核,做到“考”有依据、“评”有实据、“奖”有成效、“惩”有畏戒。考核结果分为优秀、称职、基本称职、不称职四个等级,作为相关人员的绩效工资的主要依据,让他们收入上有甜头、工作上有干头、发展上有奔头。
  建立责任追究。通过亮明“红线”,强化震慑引导村干部正确用权,确保依法有效开展监督。对不认真履行职责、村“两委”内部管理出现问题放任不管、发现工作人员违法违纪不制止不报告的,严肃追究责任。纪检委员被信访举报或群众反映强烈的,从当月起暂停发放绩效考核补贴,待问题查清后,反映情况不属实的,予以补发;反映情况属实的,取消绩效考核补贴,并予以调整。
  走访跟踪常态化。乡镇纪委会通过入户走访、问题整改跟踪等方式进行“零距离”日常监督,确保村纪检组织、村务监督委员会依规履职,规范村级监督履职程序。同时编制《村干部规范履职手册》《村干部廉洁履职漫画手册》,引导村干部照单履责、廉洁用权。
  随着工作的深入,“一肩挑”的村纪检委员、村务监督委员会主任们履职的积极性大大提高,他们对疑难复杂问题,通过“例会制度”及时上报,推动问题有效解决;对于群众反映的矛盾问题,以村务监督委员会的名义出面调解,化解干群矛盾,将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
  “一肩挑”后的村干部们主动履职,让村民们切实感受到自己的事有人管有人问,不仅提高了群众对村干部的满意度,更进一步密切了干群关系,群众拨打市民热线、重复访、越级访次数明显降低。
  2022年,县纪委受理涉及农村党员干部信访量同比下降43.9%,2023年1至5月信访量同比下降48%。

更多>>  齐河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激活监督“末梢”劲吹乡村清风
  本文所在版面
【第 A2 版:要闻】
Document

免责声明

  德州新闻网是由德州日报社所创建的综合性网站,所刊登的第三方发表的各类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资料的版权,均为第三方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所有。

  所有与德州新闻网链接的网站及其内容和版权,由相应的提供者与拥有者负责,德州新闻网对链接网站的内容不承担任何商业法律责任。

  德州新闻网刊登的电子报,均为报纸出版方提供的原版期刊杂志内容。德州新闻网不对报纸做任何内容方面的增减修改,对此等信息的准确性、完整性、合法性或真实性均不承担任何责任。

  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使用了您拥有著作权的作品并对我们的编辑方式有任何异议,请向我们提供您的身份证明及您对该作品拥有著作权的相关文件,我们会尽快根据法律法规妥善处理。

  对于本站拥有版权的稿件,未经书面协议授权,禁止其他网站等有关信息服务企业予以转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