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 帮助    
  文章搜索:
用户名: 密码: [注册][找回密码]  
  当前位置:齐河报20230608期 >> 第A2版:要闻
今年以来,齐河“挂图作战”按下发展“加速键”——
项目为王 点燃高质量发展引擎
□本报记者钟伟 本报通讯员刘磊

齐河县现代农业产业园综合服务中心


齐河经济开发区入企服务“零距离”


华店镇打造智慧治理体系


安头乡“两院一体”让养老变“享老”


齐河县现代化高端医疗综合体


俯瞰齐河经济开发区


  6月的齐河大地,热浪滚滚,“争先进位”战鼓擂动。重点项目建设工地上,建设者抢工期、赶进度;产业园区厂房车间内,生产线加速运转;乡村振兴与城市品质提升交织出幸福生活的主旋律;高涨的干事创业热情,驱动着全县高质量发展引擎……
  今年以来,从项目建设、落实重大战略、优化营商环境到建设现代化新型工业强县、绿色优质高效现代化农业强县、享誉全国文旅强县等等,齐河每一项工作都力争率先突破。为把这些大事硬事做实做好,齐河把今年作为“高质量发展暨重点项目突破年”,印发《2023年“稳中向好、进中提质”政策清单(第一批)责任分工》等18个文件,列出挂图作战重点项目清单。
  理念的变革带动了今年全县发展模式的革新——全面开创新时代现代化新齐河建设新辉煌。
培产业 延链条
  “我们这个延链项目总投资2500万元,新引进立式理片系统、玻璃刻花钻铣加工中心、家电中空玻璃智能生产线等3个产业链条,均已初步建成。”走进位于刘桥镇威力产业园内的威力智能科技产业延链项目,所见所闻皆是威力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在齐河做大做强的豪情和壮志。
  威力智能科技产业延链项目只是齐河工业发展的一个缩影。齐河按照“龙头带产业、产业延链条、链条成集群、集群建园区”的发展思路,举全县之力助推永锋、金能等龙头企业健康发展。永锋集团连续5年跻身中国企业500强,投资建设德瑞智能制造产业园3年计划新上100个项目,构建起千亿级钢铁智能制造生态圈。金能科技4万吨山梨酸钾项目开工建设,产业延链迈出实质性步伐。培育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高端食品、生命健康等百亿级标志性产业,现代化新型工业强县加速崛起。
  此外,齐河积极做活招商文章,把闲置资产作为招商载体,瞄准高新企业,通过嫁接合作、股权转让等方式,由开发区“做媒”接盘闲置厂房,为新旧项目合作牵线搭桥,引进战略投资者盘活闲置资产。原有企业减轻负担的同时,也得到一定资金支持,新落户企业通过盘活入驻减少了成本,并实现资源高效利用,实现三方“共赢”。比如驰耐德润滑油项目,由山东驰耐德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租赁原启宝公司闲置厂区,投资1.6亿元对原有的生产车间和办公用房进行升级改造并新建年产5000吨润滑制品及1000吨防冻剂项目。项目投产后,年收入约1.5亿元,利税1500万元。目前柴机油调和车间、汽机油调和车间、事故水池兼雨水收集池已建成,1500平方米的罐区开始建设,预计今年7月份投产。
抢机遇 塑优势
  在焦庙镇,齐河县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综合服务中心项目正在紧张施工,中心包括运营管理综合服务中心、农产品检验检测中心、科创研发中心、仓储服务中心等。目前,中心部分项目已经建成运营,全部建成后,将为生产加工企业、合作社、农户在良种科研繁育、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农产品检验检测、农业大数据、运输仓储、农产品品牌推广等方面提供及时、便捷、高效的综合服务。
  从服务中心项目往外望去,成方连片的麦浪翻涌起伏,层层叠叠一望无垠,麦穗饱满,长势喜人。
  迈向“十四五”新征程,高质量是发展的主题,农业产业发展也亟须加快转型升级。齐河把粮食安全作为农业工作的重中之重,抢抓“吨半粮”建设契机,强化书记抓粮、党政同责,整县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建成全国面积最大的80万亩粮食绿色优质高效示范区,率先实现20万亩全国最大面积“吨半粮”生产能力。在全县15个乡镇建设16处粮食综合服务中心,在全国产粮大县中率先实现烘干仓储设施乡镇全覆盖,节粮减损入选全省乡村振兴优秀案例。
  推动从“农业大县”向“现代化农业强县”转变,找准路子是关键。齐河把推动农业组织化、规模化、标准化、智能化、品牌化、产业化“六化”作为农业提质增效的重要抓手,坚持藏粮于地、藏粮于技,大力推广小麦“七配套”、玉米“七融合”绿色高产高效技术措施,全面推行“供销社+国企+乡镇联合社+党支部领办合作社+新型经营主体+农户”的联农带农服务模式,培育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486个,综合托管率达到91%。通过社会化服务,1016个村集体经济收入全部达到10万元以上,13%以上的村突破50万元,实现了村集体、农民、社会化服务组织三方共赢。
  但齐河人并没有躺在成绩簿上睡大觉。前不久,齐河县举办了一场以“科产教融合与小麦产业发展”为主题的农业盛会,同时山东农大小麦产业研究院正式落户齐河,让农业科技加速转化为落地成果,为农业产业高质量发展探索“新路子”。
  如今在齐河,机械化种植、水肥一体化灌溉早已取代“面朝黄土背朝天”的传统耕种方式,种田已从“靠经验”发展到“靠数据”,田成方、路相通、渠相连的高标准农田,让农机敞开跑,旱涝不发愁,农田安上“智慧大脑”,“人在干、云在转、数在算”……在良田、良机、良种、良法、良制的“五良”赋能下,农民种粮有底气,丰收有保障。
育特色 重生态
  “这里作为黄河入德的第一站,有很大的沿黄区位优势。游客入住以后,不仅可以在潘庄民宿体验乡村风情,而且可以到文化展厅,体验黄河文化展示,步行几分钟就可以到黄河岸边。”6月4日,记者在省级重点基础设施项目黄河第一驿站——游客集散中心了解到,目前一期14套民宿及黄河文化展厅主体已建设完成。
  游客集散中心板块,坐落于潘庄村,是黄河第一驿站的第一大板块。该板块主要包括黄河文化广场、民宿聚集区、黄河文化博物馆、红色记忆传承基地、黄河味道·齐河特色产品展厅等。建成后将为游客提供完善的服务,更好地了解当地文化和历史,体验黄河生态旅游的独特魅力。
  紧扣“河”的优势、做好“水”的文章,齐河按照“龙头引领+全域突破”的思路,在加快重点文旅项目建设的同时,坚持乡村旅游产业聚集与产业链延伸,挖掘乡村自然和人文资源相关的农耕文化、特色文化、红色文化、民俗文化等,实践探索出乡村旅游、创意产品、特色农业、休闲养生、采摘赏花等典型发展模式。
  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大背景下,文旅产业备受重视,而齐河县手握一张天然“入场券”:古为晏婴采邑之地,历史文脉绵延2000余年;拥有63.4公里黄河岸线,全省县级最长,由63平方公里的黄河北展区脱胎而来的黄河国际生态城省级旅游度假区,林海、湿地、温泉等生态资源丰富;与省会济南隔河相望,具备庞大的潜在市场。
  齐河坚定不移走生态文明发展之路,把生态优势转变为发展优势,打造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齐河路径”——提出纵深推进“项目集群化、品质精致化、基底生态化、全域融合化、品牌国际化”发展路径,一些重要举措包括:对重大在建文旅项目实行月跟进、季督查、半年通报、年度考核,“一景区一方案”实施景区焕新工程,推进现有9家A级旅游景区改造提升。加快建设齐州黄河大桥、规划建设世纪黄河大桥,建成投用黄河文旅集散中心,以一线城市标准打造一流城市会客厅。整合全县“吃住行游购娱”资源,打造以全智能化文旅推荐为特色的文旅服务新平台,实现“一屏观全县”“一部手机游齐河”。推进黄河下游绿色生态廊道和黄河、大运河牵手段生态廊道“两廊”建设,打造水河林路一体、文化自然融合、沿线全域贯通的复合生态长廊。深化文旅融合,围绕治黄和红色文化、博物馆建筑等打造文化标识,策划包装体验式、互动式网红打卡地,把黑陶技艺、绣球灯舞、黄河号子等搬上舞台,策划举办欧乐堡跨年夜、音乐节、黄河马拉松等活动,整合打响“黄河味道”品牌,推动更多文化资源转化为特色文创旅游产品。
抓改革 惠民生
  宽敞明亮的室内环境、敞开式的办公区域、功能齐全的服务厅……若不是亲眼所见,谁能想到这里是基层的党群服务中心。这个位于华店镇的红齐堡垒党建综合阵地,今年刚投用,就已经入选全省乡镇党建综合阵地工作案例选编,并且高标准承办了全市基层党建工作现场会。今年以来,华店镇立足党建综合阵地功能定位,探索建立了综合阵地智慧化治理、精准化帮扶、专业化培训、多元化服务“四化联动”运行机制,推动阵地规范管理、高效运转,走出了乡村共治、善治新路径,推动强村共富全面起势。
  利民之事、丝发必兴,厉民之事、毫末必去。坚持齐河人民的利益是最大的利益,齐河把发展的落脚点放在惠及民生上,全域提升“幼有善育、学有优教、劳有厚得、病有良医、老有颐养、弱有众扶”。
  坚持以一线城市标准规划、建设和管理齐河,全面打响“沿着黄河遇见齐河”“上风上水上齐河”“见贤思齐河”的城市品牌。在全县推行城乡公交一体化,开通校园“微循环”公交8条,实现“城乡一体、全域免费”。完善县乡村三级社会救助体系,开发城乡公益性岗位7100余个。友谊小学等12所中小学校、幼儿园投用。新招聘教师2243人,中央厨房保障城区2.2万名学生吃上放心营养餐。建设现代化高端医疗综合体,县人民医院新院区、省妇幼保健院齐河院区正式运营,新增医疗服务面积35万平方米、床位3500张。民生情怀成为文明齐河的温暖底色。
  坚持“外地能办的齐河也能办”“外地不能办的,只要有利于发展,创造条件也要办”,创新推行18项集成改革、26项微改革,新承接国家级试点5个、省级17个,80余个典型事项获省级以上推广。全县党员干部以“齐河三问”为引领,坚持“不争第一就是在混”,倡树扎实、落实、务实、实效的“四实”作风,打破“一贯如此的思维定式”,发扬“有第一就争、有红旗就扛,有先进就学、有经验就借,有问题就改、有短板就补”的“六有”精神,强化“早晚”意识,对重点事项实行“立即办好”,以有解思维敢想敢干、敢闯敢试,在激烈的区域发展竞争中凝聚“齐河力量”、干出“齐河速度”。
  百舸争流,奋楫者先。站在新征程上眺望前方,齐河将继续锚定“走在前、开新局”,立足“当排头、作表率”,实字当头、干字为先,聚力在新时代发展征程中勇争上游。

更多>>  齐河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项目为王 点燃高质量发展引擎
  本文所在版面
【第 A2 版:要闻】
Document

免责声明

  德州新闻网是由德州日报社所创建的综合性网站,所刊登的第三方发表的各类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资料的版权,均为第三方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所有。

  所有与德州新闻网链接的网站及其内容和版权,由相应的提供者与拥有者负责,德州新闻网对链接网站的内容不承担任何商业法律责任。

  德州新闻网刊登的电子报,均为报纸出版方提供的原版期刊杂志内容。德州新闻网不对报纸做任何内容方面的增减修改,对此等信息的准确性、完整性、合法性或真实性均不承担任何责任。

  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使用了您拥有著作权的作品并对我们的编辑方式有任何异议,请向我们提供您的身份证明及您对该作品拥有著作权的相关文件,我们会尽快根据法律法规妥善处理。

  对于本站拥有版权的稿件,未经书面协议授权,禁止其他网站等有关信息服务企业予以转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