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 帮助    
  文章搜索:
用户名: 密码: [注册][找回密码]  
  当前位置:齐河报20230419期 >> 第04版:文化
谷 雨 三 朝 看 牡 丹
  

□□张冬娈张冬娈
  谷雨是二十四节气的第六个节气,也是春季的最后一个节气。谷雨取自“雨生百谷”之意,在传统农耕文化中,谷雨节气将“谷”和“雨”联系起来,表示降水状况和“雨生百谷”。牡丹,因在谷雨时节盛放,又叫谷雨花,谚语有云:谷雨三朝看牡丹。意思是,谷雨后三天看盛开的牡丹正当时。盛开的牡丹朵大、色艳、味儿香,极具观赏性。
  谷雨时节赏牡丹的习俗已流传日久。“落尽残红始吐芳,佳名唤作百花王。竞夸天下无双艳,独立人间第一香。”唐代诗人皮日休的这首《牡丹》写出牡丹的高大形象与气魄,它以自己的颜值美貌成为人们眼中“百花王”,以自己雍容典雅的芬芳成为人们心中的“第一香”。怪不得独爱莲的周敦颐在《爱莲说》中慨叹“菊之爱,陶后鲜有闻;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世上固然有独爱莲的周敦颐与独爱菊的陶渊明,但喜爱牡丹的也不在少数。刘禹锡在诗中由衷赞叹“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张又新认为“牡丹一朵值千金”;徐凝同样不吝赞美“何人不爱牡丹花,占断城中好物华。疑是洛川神女作,千娇万态破朝霞”。到了宋代,欧阳修更写了2700余字的《洛阳牡丹记》,分别从“花品叙”“花释名”“风俗记”等三个不同的角度,对牡丹进行了全面而细致的解说与描叙。
  天下驰名的牡丹首推山东菏泽、河南洛阳,宋代就有“洛阳牡丹甲天下”的说法。现今,牡丹已成为菏泽、洛阳的城市名片,不但盛放在公园里,也芬芳在街角路边,就连公交车的车身上,也鲜艳着硕大的牡丹花。拿洛阳来说,每年四月洛阳牡丹园都会举行盛大的牡丹花会,数以万计的中外游客参观。
  随着人们对牡丹的喜爱与追捧,牡丹也由山东、河南向周边扩展。2017年河北易县的狼牙山牡丹园建成开园,吸引了大量周边游客参观,人们在园内看花闻香,拍照留念。如今,雄安新区悦容公园也有了属于自己的牡丹园,谷雨一到,花苞们便按捺不住自己的喜悦与兴奋,竞相绽放。有的含羞带怯犹抱琵琶;有的坦诚率真,“哗”的一下就把自己的金蕊袒露无遗;还有的朱唇轻启,似有不尽之意欲说还休……
  谷雨时节,正是观赏牡丹花的大好时机。古人虽有“花开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的诗句,但今时不同往日,文明赏花已深入人心。几乎人人能够做到“牡丹花开及时赏,爱到极致近闻香。只因花时难久住,不留遗憾在心房。”

更多>>  齐河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谷 雨 三 朝 看 牡 丹
  本文所在版面
【第 04 版:文化】
Document

免责声明

  德州新闻网是由德州日报社所创建的综合性网站,所刊登的第三方发表的各类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资料的版权,均为第三方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所有。

  所有与德州新闻网链接的网站及其内容和版权,由相应的提供者与拥有者负责,德州新闻网对链接网站的内容不承担任何商业法律责任。

  德州新闻网刊登的电子报,均为报纸出版方提供的原版期刊杂志内容。德州新闻网不对报纸做任何内容方面的增减修改,对此等信息的准确性、完整性、合法性或真实性均不承担任何责任。

  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使用了您拥有著作权的作品并对我们的编辑方式有任何异议,请向我们提供您的身份证明及您对该作品拥有著作权的相关文件,我们会尽快根据法律法规妥善处理。

  对于本站拥有版权的稿件,未经书面协议授权,禁止其他网站等有关信息服务企业予以转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