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 帮助    
  文章搜索:
用户名: 密码: [注册][找回密码]  
我县做好“加减法”,打造陪伴式支持青年创新创业体系——
厚植成长沃土“创”出青春活力
□文/图本报记者石少军本报通讯员朱铭娟王瑞雪





  “企业前段时间因为发展急需资金支持,团县委相关负责人听闻后主动联系我,帮我申报鲁青惠企贷,给企业引入源头活水。”齐河嘉艺玩具有限公司经理王秀梅说,公司从成立至今,多次享受到政府优惠政策和银行贴息贷款。
  王秀梅的公司得益于团县委端出的一盘“好菜”:推出支持青年创新创业项目,构建从组织领导、政策扶持、金融支持、创业培训、平台建设、青创典型宣传等整合政府、市场和社会多方资源的全要素全过程的陪伴式支持青年创新创业体系,助力我县经济高质量跨越式发展,引领更广大的青年坚定不移跟党走。
  “我县坚持‘横向到边,纵向到底’为青年创业者聚集资源,为他们不断做好‘加减法’,通过加责任、加服务、加热情,减税费、减手续、减流程,营造有利于创新创业创造的良好发展环境。”团县委书记宋妍妍表示。
外引打造“拴心留人”创新创业环境
  4月13日,在位于华店镇的山东久隆恒信药业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赵延东正在实验室进行新药检测。能有现在这么好的工作环境,赵延东十分感慨:“公司从拿地到建厂,整个过程都有专人靠上服务,县里给了最好的政策,帮助我们快速实现建厂投产,我们还享受到税收减免、项目扶持等政策。”
  近两年,我县出台《关于促进人口流入扩大县域人口规模的实施意见》《关于实施“人才兴德”行动建设新时代区域性人才聚集高地的若干措施》等文件,全力支持青年人创业就业。
  “齐河县致力于打造‘拴心留人’的创新创业环境。”团县委副书记客琮琮介绍,个人及创办企业、个体工商户、民办非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等形式创业的,或有实际创业项目的城乡劳动者,可申请最高15万元的创业担保贷款。符合条件的大学生个人创业、合伙创业的,可分别申请最高20万元、60万元担保贷款。对符合条件的个人创业担保贷款,财政全额贴息。对新到我县自主创办企业的大学生,给予创业房租补贴。
  “齐河是拿出真金白银留人才。”山东比卡姆机械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邢德收介绍,公司享受到产业园区物业费用等减半优惠,享受到高新技术企业补贴每年20万元,规上企业补贴每年10多万元,还有10余名员工享受到就业生活补贴。
  我县实施创业税费减免政策,对入驻返乡入乡创业园区、产业集聚区、特色商业区、商务中心区及其他专业园区、孵化基地、创业园区的返乡入乡创业企业,发生的物管费、卫生费、房租费、水电费、场地租赁费,由各园区、各乡镇(街道)按当月实际发生费用给予补贴优惠。实施返乡入乡创业培训行动计划,将有培训意愿的返乡入乡创业者全部纳入创业培训范围,符合条件的给予创业培训补贴。完善和落实常住地公共就业创业服务,依托县、乡政务服务中心办事大厅设立创业服务专门窗口,为返乡入乡创业人员提供咨询指导、项目推介、政策落实、社保接续等服务。向社会公开征集、聘任一批志愿为返乡入乡创业者提供创业指导服务的创业导师,纳入县企业家创新创业导师团管理。“对新来就业的大学生,落实我市生活补贴标准外,每人每月再给予一定生活补贴。”客琮琮说。
  宋妍妍表示,我县大力招引外地人才来齐创新创业。每年开展重点产业、重点行业人才需求摸底调研,编制急需紧缺人才需求目录;借助“智汇德州”人才创新创业周、中国—东盟(德州)经贸洽谈会等人才科技交流平台,组织开展政策推介、项目合作、考察参观等活动;定期在北京、济南等地举办大院大所对接活动,为企业和高校院所牵线搭桥;围绕产业领域需求,发挥“招才引智顾问”作用,组建专题招引小分队,精准开展引才;实施“青鸟计划,筑梦齐河”工程,用好“山东—名校人才直通车”“德州—名校优才直通车”等载体,到高校开展政策宣传和人才招聘活动,吸引更多大学生前来创新创业。
内培 双创空间助创客梦想扬帆启航
  4月13日,在山东博森医学工程技术有限公司实验室,技术人员正在进行新产品效果测试。这家位于齐河高新技术开发区的规上企业,正是在中关村e谷孵化下逐渐变大变强的。
  中关村意谷(德州)科技服务有限公司(又称中关村e谷),成立于2015年5月,是一家集创业服务、技术转移、投融资管理为一体的科技服务机构。截至目前,中关村e谷累计吸引了涵盖生物医药、医疗器械、智能制造、电子信息、新材料等领域的80余家科技型企业。公司引进中关村创业生态和理念,紧密结合本地产业转型和技术创新的需要,通过营造专业的创业氛围、提供全面的创业服务,入驻企业累计营业收入突破5亿元。
  中关村e谷只是我县通过双创空间打造创新创业新高地的缩影。我县严格落实双创空间科技扶持政策,通过深入调研、主动上门服务、聘请行业专家进行一对一辅导等多种方式,加强精细化指导,不断提升双创平台的运营层次,着力培育了一批功能较完善、服务水平较高、专业特色较突出的双创平台。同时,我县发挥团的平台优势,搭建青年创新创业交流互通平台。依托团组织体系的横向对接,促进高校、企业等领域青年创新创业的交流互动,打破区域局限,优势互补,合作共赢;促进众创空间与高校、科研院所、行业组织、各类专业服务机构的紧密合作,为创业者提供金融服务、成果交易等全方位、专业化服务。
  “双创平台的发展,引领我县创新创业由精英走向大众,涌现出了以年轻创业者、大企业高管及连续创业者、科技人员创业者为代表的创业人才群体。”宋妍妍说。
  如今,借助总部信息服务平台,中关村e谷为入孵企业及园区企业提供中关村科技资讯、行业信息、工作动态的信息展示与推送,积极传播高新区及齐河特色地方文化和优越招商环境以及入孵企业的发展动态。去年以来组织开展线上培训以及各类交流活动80余次,累计参与服务企业人员达1000余人。配备专人为企业提供工商注册、税务登记、银行预约开户等服务,先后为新引入企业大企科技、柏霖生物、倍净生物、长远生物、捷承药业、创适科技、创扬生物、科立康药业等数十家企业提供了此类服务。
  公司总经理翟明刚表示,中关村e谷将以“产业优先”为核心策略,以“产业集聚”为核心目标,以打造“产业IP”为发展方向,着力建设生物医学、医疗器械、新材料、智能制造等先进产业集群。依托高新区政策、资金、区位、人才和总部资源优势,不断向产业链上下游延伸,为企业提供“产业规划、选址服务、行业圈层、金融支持、专业载体、行业专项政策”等全流程综合解决方案,逐步形成“政府搭建环境、市场自主融合、服务托底和支撑”的完整产业链条。
鼓劲 金融“大礼包”解决发展燃眉之急
  “幸亏有了农商银行资金支持,回乡创业没了后顾之忧”。徐健是齐河县华店镇乡村创业青年,经营物流运输行业,因多台运输车辆淘汰更新,资金出现缺口。齐河农商银行得知后,通过“乡村好青年贷”为其提供创业资金100万元,目前经营运输车辆已达到8辆,带动附近村民10余人就业。
  齐河农商银行信贷资金管理部总经理陈琳介绍,齐河农商行坚持把“三农”工作作为重中之重,将信贷业务下沉乡镇,将支持助力青年创业、大学生返乡创业等作为支持美丽乡村、推进乡村振兴的重点项目,截至目前,共发放乡村好青年贷款31户、金额1481万元。
  青年创业就业牵动全社会的心。在团县委的联系协调下,我县金融机构开了一个好头。除了积极落实上级和本县为青年创业的各种金融扶持政策,各金融机构还发挥所长,开展一系列强有力的“自选动作”,为青年创业小微企业送上金融扶持“大礼包”。
  祝阿镇八里村的村民张林到县城创业,经营一家水果店,为了让孩子在县城上学,他按揭买了一套楼房。因买房和装修花光了家里的全部积蓄,影响了水果店的正常经营。今年2月,正当他为资金犯愁时,齐河农商银行客户经理上门为其宣传了“慧德e贷”业务,自助申请、秒批秒贷。他抱着试试看的心态,在客户经理指导下,扫码授信了5万元的贷款额度,很快资金到账,现在他的水果店生意经营得越来越红火。
  “我们推出多种产品,全面支持青年人创业。”陈琳介绍,产品包括创业担保贷、退役军人贷、乡村好青年贷款、鲁青惠企贷、慧德e贷等。创业担保贷是财政贴息,无须抵押便可信用贷款,信用贷最高额10万元,找家人、朋友担保贷款最高额为60万元;退役军人贷小微企业最高可贷300万元,个人最高可贷20万元;乡村好青年贷款有利率优惠,简化各项手续,已有120多人办理贷款1200多万元;鲁青惠企贷3月份刚刚推出,企业可最高贷款300万元,个体最高贷30万元,同样是信用贷款,利率低,上门服务,3月份已实现3单业务,嘉艺玩具、山东有尼亚机械、奥达建材3个企业共贷款900万元。
  今年3月初,齐河农商银行公司部客户经理走访山东胜利达包装印刷有限公司时,看到公司负责人正在为到期贷款发愁,了解到该公司因市场发展等客观原因造成纸板制造销售收入下降,流动资金紧张,遂为其制定了续贷方案,开通绿色通道,第一时间办理无还本续贷手续,缓解了资金压力,保障企业顺利渡过难关。
  过桥资金成本高,让初创企业压力倍增。为此,齐河农商行对优质青年人才创业企业提供无还本续贷政策,解了企业燃眉之急。
  “青年兴则城市兴。下一步,我们打算把‘青年大学习’和‘三会两制一课’纳入月度团建工作提醒,标准化开展团的组织生活。常态化开展‘好青年’交流培训活动,继续选培一批示范带动作用强的‘乡村好青年’‘社区好青年’。用好用活‘青’字号荣誉激励和推优入党、推优入委等政治激励,引导广大青年建功乡村振兴、社区治理和安全生产、疫情防控、防汛救灾等急难险重任务。”宋妍妍说。

更多>>  齐河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厚植成长沃土“创”出青春活力
  本文所在版面
【第 02 版:齐河要闻】
Document

免责声明

  德州新闻网是由德州日报社所创建的综合性网站,所刊登的第三方发表的各类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资料的版权,均为第三方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所有。

  所有与德州新闻网链接的网站及其内容和版权,由相应的提供者与拥有者负责,德州新闻网对链接网站的内容不承担任何商业法律责任。

  德州新闻网刊登的电子报,均为报纸出版方提供的原版期刊杂志内容。德州新闻网不对报纸做任何内容方面的增减修改,对此等信息的准确性、完整性、合法性或真实性均不承担任何责任。

  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使用了您拥有著作权的作品并对我们的编辑方式有任何异议,请向我们提供您的身份证明及您对该作品拥有著作权的相关文件,我们会尽快根据法律法规妥善处理。

  对于本站拥有版权的稿件,未经书面协议授权,禁止其他网站等有关信息服务企业予以转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