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 帮助    
  文章搜索:
用户名: 密码: [注册][找回密码]  
  当前位置:齐河报20211110期 >> 第02版:专题
我县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走出可持续发展之路——
一村一落皆是景 宜居田园入画来

刘东村历史文化主题墙绘刘东村历史文化主题墙绘


城乡环卫一体化保洁城乡环卫一体化保洁


“农村户厕改造及生活污水一体化处理”模型展示


大徐村村容村貌


  

□文/图本报记者钟伟本报通讯员吕本新翟文雪
  9月27日、11月4日,全省、全市的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暨农村厕所革命问题摸排整改现场推进会先后在我县召开。
  齐河农村人居环境再次吸引了全省上下的目光——从村庄街巷统一的水泥混凝土硬化路面到集餐饮、采摘、垂钓、黄河风情民宿于一体的乡村旅游景点,从“户集、村收、镇运、县处理”的城乡一体化生活垃圾治理模式到完善乡村道德体系……这一系列精彩的呈现,得益于我县顺应广大农民过上美好生活的期待,以乡村振兴战略为引领,以建设美丽宜居村庄为导向,通过“一村一策”高质量打造农村人居环境。也正是这一清晰的思路,让全县逐步走出了一条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新时代农村可持续发展之路。

规划引领
统筹谋划【一张图】
  11月3日,走进赵官镇大徐村,走过有着整整齐齐绿化带的漂亮村路,来到村中心广场,整齐划一的白墙灰瓦村居建筑次第映入眼帘。
  大徐村党支部书记徐加强介绍,为了改善人居环境,他们聘请山东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进行顶层设计,结合大徐村基础和实际,提出了“灰瓦白墙映碧水,一村湖色半村花”的主题理念,规划了“两轴一环、七大园区”的村域空间结构,明确了北部发展休闲采摘、中部发展垂钓和民宿、南部发展田园综合体的三大产业板块。目前正在推进的是特色民居改造提升项目。在深入挖掘鲁西北特色民居风格的基础上,按照“一户一设计、一户一图纸”的要求,对全村100套民房进行整体改造提升。
  “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过程中,我们坚持统筹兼顾农村田园风貌保护,深挖历史古韵,传承乡土文脉。”县农业农村局副局长、乡村振兴局常务副局长张峰表示,齐河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注重乡土味道,在传承乡愁、挖掘特色中,以规划为引领,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示范先行、有序推进”“注重保护、留住乡愁”“村民主体、激发动力”“建管并重、长效运行”“落实责任、形成合力”,统筹谋划一张蓝图绘到底,综合提升田水路林村风貌,保护乡情美景,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村庄形态与自然环境相得益彰,建设承载田园乡愁、体现现代文明的“升级版乡村”。
  我县以规划为龙头,一张蓝图绘到底。高标准编制《美丽乡村建设规划》《村庄分类和布局规划》等专项规划,既兼顾当前又考虑长远,大到村庄空间布局、小到水电路暖,统筹谋划、一次搞好,有效避免“今年修路建房、明年挖路拆房”现象发生。
  以规范为遵循,提高标准抓建设。全县按照村庄景区化理念,制定街巷硬化、村庄绿化等9项建设标准,规范引领、连片建设、全域推动。以点带动,扮靓美丽庭院;以村驱动,培育特色精品村;以线推动,打造美丽沿黄线和精美小城镇;整体联动,全力争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整建制推进示范县。
  “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是建立在以人为本的基础上的。”张峰说,齐河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之所以赢得上下的肯定和瞩目,就在于环境规划设计有的放矢,环境整治过程让村民参与、成效让村民检验、结果让村民受益,广大村民因此更有获得感。
【三农】共兴
资源整合【一盘棋】
  走进宣章屯镇可军养殖合作社,一排排标准化养鸡大棚映入眼帘。这家2012年成立的合作社拥有社员65人,鸡存栏350万只,年产值7000多万元,社员年均收入15万元。合作社负责人宋可军介绍,目前,他们共有17个大型养鸡大棚,每个占地1200平方米,引进的三层笼养全自动设备实现了自动喂食、喂水,可实时调节室内进风量、温度和灯光,每个棚只需1名师傅管理。
  合作社还教给村民养殖技术,村民通过代养可以稳赚不赔。有人算了一笔账:一户村民50天可养2000只鸡,一只鸡净赚5元,一栏能挣1万元,一年能养五六栏鸡,能赚五六万元。遇到风险,合作社还可以保底收购。
  农村人居环境越来越美,必须有稳固的经济基础。我县围绕农业、农村、农民协同发力、互促共进,坚持以工业化思维抓农业,整合各方资源要素,结合外在形势与行业趋势,着力构建新型组织关系,打造现代化合作社体系,将产业发展与农户利益有效链接,推动农业向“规模化、组织化、标准化、智能化、品牌化、产业化”发展,加快构建完整现代农业产业体系,让更多农民变“股民”、变“工人”。
  全县积极推行村党组织领办土地股份合作社,把“头雁”队伍建设作为支部领办合作社的重中之重,注重从返乡致富能人、优秀退伍军人中,选拔一批讲政治、懂政策、有知识、善经营、会管理的致富带头人担任村党组织书记,充分发挥他们的组织能力、资金实力、生产加工技术和销售渠道,牵头负责领办创办合作社,并通过组织外出学习取经等方式,提升村党组织书记带头致富、带民致富能力。
  “党和政府是真心想让咱们农民过好日子。”胡官屯镇胡官屯村村民孔凡杰坦言,他们村是首批成立土地股份合作社的试点村,村党支部本着群众自愿、风险共担的原则,领办创办土地股份合作社,形成了党支部引领、合作社经营、群众分红的模式。全村有138户村民把土地交给合作社进行托管服务,收益的保底价格是825元,还根据全年收益进行二次分红,将全年盈余部分的50%归群众,15%作为集体收入。
  为保证合作社健康有序发展,县农业农村局还建立了由县、乡农经管理人员为主的85人参与的辅导员队伍,制定了辅导员职责,明确了县级辅导员包帮乡镇、乡级辅导员包帮所辖合作社的层层包帮制度。截至目前,各级辅导员到合作社宣传政策、业务指导达1000余次。截至10月底,全县依法登记的农民合作社和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达1867家。
特色先行
美美与共【一幅画】
  每天,赵官镇刘东村的村民万玉荣都喜欢饭后去村新修建的中心广场走一走。“看看我们这个村啊,越来越好看了。以前从外边进村,一下路就是有名的蛤蟆湾,碰到下雨天那水就直接到小腿肚子上。现在路面硬化得平平整整,小广场修得漂漂亮亮,今年这广场还提升改造了,看看这小广场的画,怎么看也看不够啊。”
  她所说的“画”就是刘东村历史文化主题墙绘。刘东村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有独具特色的盐运文化、集市文化。明朝永乐年间,刘氏从山西洪洞县迁来建村。之后刘氏在此开盐店,设集市,故称“刘集”。刘氏盐店曾是赵官镇沿黄河片区最大的盐店,盐商从泺口进盐,通过黄河运盐,供应周边村落用盐,造福一方百姓。8-9月,刘东村立足本村历史文化,对村中心广场进行提升改造,将盐运文化、集市文化融入其中,除了打造刘东村历史文化主题墙绘还制作了村规民约墙等。
  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对于我县来说,并不仅仅“干净整洁”就完了,我县把握农旅融合发展的态势,紧扣生产、生活、生态,锚定水清、田绿、村美,立足打造特色、凸显文化,强化配套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形成“各美其美、美美与共”良好格局,努力走出一条平原地区也有“金山银山”的发展路子。
  无人居住的村居被改造成“陶然居”精致客房,破旧小作坊改造建成中国风的小酒馆,曾经的一片荒地是人气爆棚的酒文化广场……在大徐村酒文化广场,试营业的农家乐每到周末一房难求。用村民们的话来说:“俺们这个村啊,可不是光好看,还能靠着‘好看’挣钱呢,我们把自个儿平时不住的房子给村里经营,这不村里把这房子改造成民宿对外出租,一次性就拿到了6万块钱,多好的事儿。”
  今年全县新增特色农业经营主体170余家,带动就业850余人。农民群众口袋越来越鼓,近5年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58倍,增速高于城市2.2个百分点。
  看得见的是美景,看不见的是大手笔的投入。我县发挥党政主导作用,县乡村三级书记担纲挂帅,相关部门协同配合,近5年累计投入38.3亿元用于乡村面貌改善。组建城乡环卫公司,每年投入5000万元,实现“一把扫帚扫到底”;以“小切口”彰显“大民生”,在全省率先整县推广“农村户厕改造及生活污水一体化处理”模式,已完成改造5.17万户,获评全国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示范县;新建改建“四好农村路”2650公里,以全省第一名入围全国“四好农村路”示范县创建名单。
内外兼修
【小家美】带动【大家美】
  “房子就是吃饭睡觉的,干不干净又不影响生活。”这是三年前不少村民的想法,但现在农村各家各户家门口前“美丽庭院”示范户的牌子每天被大家伙擦得锃亮,随便走进一家“美丽庭院”示范户,他们会这样告诉你:“打扫卫生和吃饭一样,是每天必做的事,不但要干,还要干好,院子脏了自己都觉得住起来不得劲。”
  我县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着眼的不光是村居大环境,还有农家“小气候”,坚持环境整治要重“面子”也要重“里子”。我县发挥妇女在社会和家庭生活中的独特作用,倡导广大妇女积极参与到“美丽庭院”创建实践中,以女性整体素质的提升培育文明乡风,以女性的文明进步带动家庭面貌的变化,积极打造户户有风景、家家庭院美、村村大花园。创建美丽庭院示范户2.2万户,以“小家美”带动“大家美”,以“小庭院”扮靓“大环境”。
  不止内有落实,外在氛围更浓。各镇街定期开展环境大扫除,并在各个村居做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宣传。比如晏北街道在各村成立农村人居环境专项整治行动工作小组,村党支部书记任组长,街道办事处下发宣传材料5000余份、制作宣传条幅100余幅,各村通过大喇叭不间断循环播放,组织群众积极参与,目前共动用机械、车辆60余台套,出动人工1000余人参与到此项活动中,清理“三大堆”200余处。清理村内池塘、沟渠40余处,高速沿线约7公里,共计清理生产生活垃圾300余吨。
  乡村美不美,不仅要看村容村貌、经济发展等硬指标,更要看公共文化服务等发展“软环境”。秉持“村美人更美”的理念,我县还唱响“大义齐河”精神,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乡风村风,引领村民向善向好。为农村留守老人定期举办“爱心饺子宴”、生日上门送蛋糕,大兴孝亲敬老之风,促进邻里和睦、人际和谐。
  公共文化服务方面,我县重点聚焦教育、医疗、养老,推动公共资源向农村倾斜。近3年来,累计投入12亿元,对40余处乡村中小学、幼儿园进行提档升级,新建6处乡镇卫生院病房楼、5处乡镇中心敬老院。今年先后招引教师、医生740余人,引进紧缺专业人才130余人,其中一半以上扎根农村,让孩子在哪里都能上好学、让农民在哪里看病都有好医生。

更多>>  齐河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一村一落皆是景 宜居田园入画来
  本文所在版面
【第 02 版:专题】
Document

免责声明

  德州新闻网是由德州日报社所创建的综合性网站,所刊登的第三方发表的各类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资料的版权,均为第三方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所有。

  所有与德州新闻网链接的网站及其内容和版权,由相应的提供者与拥有者负责,德州新闻网对链接网站的内容不承担任何商业法律责任。

  德州新闻网刊登的电子报,均为报纸出版方提供的原版期刊杂志内容。德州新闻网不对报纸做任何内容方面的增减修改,对此等信息的准确性、完整性、合法性或真实性均不承担任何责任。

  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使用了您拥有著作权的作品并对我们的编辑方式有任何异议,请向我们提供您的身份证明及您对该作品拥有著作权的相关文件,我们会尽快根据法律法规妥善处理。

  对于本站拥有版权的稿件,未经书面协议授权,禁止其他网站等有关信息服务企业予以转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