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 帮助    
  文章搜索:
用户名: 密码: [注册][找回密码]  
  当前位置:齐河报20210127期 >> 第04版:文化
额尔古纳的齐河人(四)


  

□赵方新 张勇
  “到了大学里才发现,天底下这么大,还有这么多的东西我没有见过的。但是再回过头来,和那些城市的孩子一起学习的时候,我就发现他们没有我们这么刻苦,那么原因是什么呢?就是老一辈的移民,我的父辈们在这小小山村,从无到有,把这个地方建设到这个程度,我也继承了他们吃苦耐劳、不断奋斗的精神。”马玉岩介绍。
  大学毕业后,马玉岩被分配到一家军工厂,从技术员到教授级高级工程师,他在自己热爱的这个领域不断钻研,不断突破,取得了一项项填补省市和国家空白的新成果。他参与研究的新材料被应用到核工业生产和登月航天器,打破了欧美国家在此领域的垄断局面。多年来,马玉岩的足迹踏遍大江南北,他以自己雄厚的专业背景行走于国内铝加工行业,在高端精密铝材的研制开发领域有独到建树,是业内公认的资深铝加工科研专家,2000年他获得了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待遇。
  “这一辈子干了这个专业,感觉到也挺骄傲的,但是还有好多没有完成的。我希望将来有一天,我们国家的贵重金属材料,特别是像客机用的材料,能有80%是我们国家的,不是国外的,这是我最大的愿望。”马玉岩表示。
  杨兆华退休前是苏沁农牧场的纪检委副书记,退休后他干了一件大事,了结了多年的夙愿,2015年5月23日,由他操持着办理了齐河移民六十周年纪念活动。在杨兆华看来这是对长眠于此的老辈移民最好的安慰和缅怀。
  “这算我第二故乡,我已经在这里生活六十多年了,我对它有着非常深厚的感情,这片山、这片地、这片水它养育了我。”杨兆华说。
  1969年10月,18岁的杨兆华初中毕业后回村里当了一名乡村教师。建设小学建立于1955年,当时只有一名老师,一个人要教4个年级,教室是俄罗斯人留下的一座“木刻楞”。到杨兆华来时,学校已经重新盖起了一排红砖房,教师也增加到了10多人,学生最多时候达到100多名。1976年,杨兆华当上了建设小学的校长,一干就是20年。
  “我们当时的条件非常艰苦,连像样的黑板都没有,当时就是用一个木头框把三合板镶上,再弄个木头架子支起来,这就是黑板。这个期间老师的流动性非常大,因为很多老师是外地来的,来了一看这个条件这么艰苦,呆不住人就要走了。”杨兆华回忆。
  艰苦的条件并没有动摇杨兆华为移民后代办教育的决心,他坚信孩子们有了文化才会有更好的未来。在他的执着和坚守下,建设小学一直办到2005年苏沁农牧场合并办学。
  “咱们这个学校你别看它破旧,也培养了咱们这个农垦后代,培养出了不少人才,有绝大多数已经成为建设苏沁牧场的主力军了。”杨兆华自豪道。
  因为工作业绩突出,杨兆华调到了建设队担任副书记,当时,正赶上农牧场大干快上的关键时期,牧业向着现代化集约化发展,农业向着高效节能发展。刚开始,移民开荒耕种,小麦的亩产多年徘徊在50多公斤,后来发展到一二百公斤,二三百公斤,逐年提高,到了1996年的时候,小麦亩产达到了近400公斤。2011年,已升任苏沁农牧场纪检委副书记的杨兆华正式退休。
  “从移民过来一直到70年代末,这个阶段比较艰苦,到了改革开放,这才把牲畜分到各家各户,让你自己去承担,土地开始承包后,这个条件就一年就比一年好了。发展到现在,咱这个牧场的机械化水平几乎达到世界先进水平,这个真是了不起的变化。”回首走过来的路,杨兆华一直以自己作为齐河人为荣,他最引以自豪的是自己见证了整个齐河移民的历史。

更多>>  齐河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额尔古纳的齐河人(四)
  本文所在版面
【第 04 版:文化】
Document

免责声明

  德州新闻网是由德州日报社所创建的综合性网站,所刊登的第三方发表的各类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资料的版权,均为第三方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所有。

  所有与德州新闻网链接的网站及其内容和版权,由相应的提供者与拥有者负责,德州新闻网对链接网站的内容不承担任何商业法律责任。

  德州新闻网刊登的电子报,均为报纸出版方提供的原版期刊杂志内容。德州新闻网不对报纸做任何内容方面的增减修改,对此等信息的准确性、完整性、合法性或真实性均不承担任何责任。

  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使用了您拥有著作权的作品并对我们的编辑方式有任何异议,请向我们提供您的身份证明及您对该作品拥有著作权的相关文件,我们会尽快根据法律法规妥善处理。

  对于本站拥有版权的稿件,未经书面协议授权,禁止其他网站等有关信息服务企业予以转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