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 帮助    
  文章搜索:
用户名: 密码: [注册][找回密码]  
  当前位置:齐河报20210106期 >> 第04版:文化
额尔古纳的齐河人(一)


  

□赵方新 张勇
  编者按1955年,为支援祖国边疆建设,中央人民政府决定,从内蒙古的昭乌达盟和山东省向内蒙古额尔古纳旗(现额尔古纳市)移民,屯垦戍边。山东移民共计513户,2398人,其中齐河移民63户,254人。我县组织专题摄制组奔赴额尔古纳采访移民当事人见证人49人,摄录影视音像资料40多小时,搜集整理图片资料1000余幅、文字材料近20万字。在此基础上,编辑制作出电视纪录片《额尔古纳的齐河人》。本报自本期起,开辟“在他乡”栏目进行连载,敬请关注。
  额尔古纳市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东北端,是中国最北的边境城市,与齐河县相隔2000多公里。就在这遥远的祖国边疆,有这样一个小村庄,全村绝大多数人说着一口地地道道的齐河话。
  在那里,你能听到熟悉的齐河乡音,还有那怀念家乡的歌谣:“发的那些锅饼,那个老牛车拉着我们上晏城……俺这叫锅台,唱什么歌也是山东味儿,齐河味儿,齐河味儿,人家对我评价就是‘家是齐河米三里的’……老家哎。”
  许多人并不知道,在这个边陲小村的背后承载着一段艰辛而骄傲的历史。60多年前,为响应国家屯垦戍边的号召,63户齐河农民离开了祖祖辈辈生活的故乡,移民来到了呼伦贝尔大草原,带着对新生活的憧憬开始了艰苦的创业之路。
  2017年8月,为了探寻这段历史,我县组织专题摄制组奔赴额尔古纳河畔的这个小村庄,寻访齐河移民走过的不平凡的足迹。
迁往远方的家
  2017年8月10日,对于额尔古纳市苏沁农牧场建设队的居民们来说,是一个不同寻常的日子。上午人们带着各种工具陆续来到村子中心的清真寺,开始了一年一度的修缮工作,不大的院落立时热闹起来。
  “这不行,这不行,你找螺丝刀子,上我那边车里就有。”
  “来点水,伙计们,好了。”
  “上电视呗我们,哈哈哈……”
  “一说你老家是哪的,我说山东齐河的,尤其是咱们出门见到老乡,一问你是哪的?我是齐河什么地方的,也感觉心里特别近。”
  “我们来时小,现在都老了,都接近70的人了……”
  少小离家,乡音未改,60多年时光荏苒,这些来自山东齐河的移民依然保持着黄河岸畔的淳朴民风,浓浓的乡音如水一般依旧流淌在每个人的心间。
  静静的额尔古纳河穿过广袤的大草原,无数历史的烟云随着时间飘散在风里。这个叫建设生产队的小村庄,人们过去叫它建设屯,而1955年齐河移民入驻以前,它还有个俄语名字叫“保比来”。“保比来”是我国境内额尔古纳河沿岸几十个俄国人聚集的村庄中的一个,它尘封着一段沉重的历史记忆。
  额尔古纳市是蒙古族的发祥地,与俄罗斯隔额尔古纳河相望,面积2.84万平方公里,总人口8.6万。
  早在17世纪中期,俄国人就开始进入额尔古纳河一带谋生;19世纪末,更有大批俄国淘金者涌入我国境内的额尔古纳河流域采金;十月革命后,苏联农牧民、白俄贵族因种种原因越过额尔古纳河到中国定居。截至新中国成立,额尔古纳境内的俄罗斯人已达9400多人,占该地总人口的76%。1954年苏联当局向我国政府请求遣返苏联侨民回国。由此,额尔古纳境内人口骤减,大量房屋空置,土地撂荒,牲畜无人饲养,为充实边疆人口,国家决定从山东移民支援边疆。
  当地的博物馆解说员介绍,解放后随着共产党政权的逐步确立,边疆秩序得到稳定,政府掀起了开荒种地生产自救的大生产运动。上世纪50年代苏侨回国,中共中央和自治区为了建设边疆,紧急从山东齐河、曹县、泰安等地移民760户回族,定居在三河回族乡,现在我们看到的就是早期回族所定居的这个俄侨的村落,以及回族当时来的时候所使用的农业生产工具以及他们边疆建设的一些场景照片。
  米双勤的老家在齐河县桑梓店乡老寨子村,全家14口人。1955年,县里号召人们移民支援边疆建设,米双勤家在全村第一个报了名。
  今年78岁的米双勤回忆:“55年4月份,县里上我们村去宣传,宣传东北怎么好。可是没有几个报名的,那时候我爷爷说,因为他下过关外,告诉我们海拉尔那个地方挺好,吃饭、干啥也好,都不错,都能吃饱。那时候正好统购统销,一家人吃饭也是个事。我爷爷说咱上东北吧,上海拉尔。随后,我们家就决定去报名,在报名现场,发现我们的邻居有好几家都报了名。”
  84岁的左殿昌老人说,60多年前,正是为了改变家庭生活的困境,他毅然决定响应国家号召,从齐河县左三里村移民内蒙古:“都没多少地,我这个家庭那时候七八口人,只有五六亩地,吃粮不够。一方面自己需要土地,另一方面是国家号召上这里迁,我们就响应。是国家送来的,开头难啊,哪个都是这样。那时候国家没这么富裕,俺岁数大点了,没有这么好的时节,你看日子越过越好了,刚才也说到了主要是咱共产党带好,不然能到这个程度吗。”
  像左殿昌一样,许多移民都有一个共识:他们并不是单纯为了生活而背井离乡,他们是为了响应毛主席、响应党和政府的号召而来的,这种自豪感几乎涨满了每个人北去的行囊。63户齐河移民,分别来自米三里、左三里、三王城、老寨子、小寨子等几个村,年纪最大的76岁,最小的只有28天,其中61户回族群众、2户汉族群众。
  1955年5月23日,晏城火车站充斥着离愁别绪,惜别的话语、殷殷的叮嘱、模糊的泪眼,这一切都定格在63户齐河移民的记忆中。随着一声汽笛的长鸣,他们将被带往遥远的他乡。(未完待续)

更多>>  齐河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额尔古纳的齐河人(一)
  本文所在版面
【第 04 版:文化】
Document

免责声明

  德州新闻网是由德州日报社所创建的综合性网站,所刊登的第三方发表的各类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资料的版权,均为第三方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所有。

  所有与德州新闻网链接的网站及其内容和版权,由相应的提供者与拥有者负责,德州新闻网对链接网站的内容不承担任何商业法律责任。

  德州新闻网刊登的电子报,均为报纸出版方提供的原版期刊杂志内容。德州新闻网不对报纸做任何内容方面的增减修改,对此等信息的准确性、完整性、合法性或真实性均不承担任何责任。

  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使用了您拥有著作权的作品并对我们的编辑方式有任何异议,请向我们提供您的身份证明及您对该作品拥有著作权的相关文件,我们会尽快根据法律法规妥善处理。

  对于本站拥有版权的稿件,未经书面协议授权,禁止其他网站等有关信息服务企业予以转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