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 帮助    
  文章搜索:
用户名: 密码: [注册][找回密码]  
“现在的生活和之前比真的是天上地下,以前每天都为了明天的生活绞尽脑汁,现如今在家门口有了稳定的工作,终于有了好的归宿了。今后我一定会在自己的岗位上尽心尽力,真正为当地的老百姓服好务,这样才对得起一名军人的身份。 ”
刘合强:退伍不褪色
作者:李烨
  “大家加油干,务必要按时保质保量完成上级下达的植树任务。”见到刘合强的时候,他正在河李村附近京沪高速公路沿线带领工作人员植树,一边说着,刘合强一边挥起铁锹,把泥土往树坑里填去,举手投足间的干练,还隐约透露着当年军人的风范。看到记者到访,他放下手中的铁锹,拍打着身上的灰土迎了过来。“不好意思啊,原本想在办公室等你们呢,这不,手上的活没干完,还让你们亲自赶过来,真是抱歉。 ”刘合强一脸歉意的说到。
  今年46岁的刘合强,2017年7月份被安置到南北社区,由于工作认真负责,被调任至晏北街道开兴社区,现任党政管理服务中心主任。
  刘合强在焦斌中学毕业后,响应国家政策积极入伍,成为一名光荣的解放军战士,于河北省滦平县服役,负责警卫排的工作。
  当过兵的人,永远对军营有一种莫名的情怀和感动,聊起当年当兵的故事,刘合强兴奋起来:“刚开始进新兵连的时候,受不了那么高强度的军事训练,很多比较内向的新兵白天坚持训练,晚上回来自己在被窝里哭,我自己也有了打退堂鼓的想法,直到有一天,我的这种想法就彻底烟消云散了。 ”
  “1992年夏天的时候,北方地区普降大暴雨,北京去往通辽的铁路有一段路基由于大雨冲刷受到了损毁,严重影响了铁路交通的正常运行,损毁路段距离我们部队的驻地很近,接到上级指示,我们连队就连夜赶往事发地点,对铁路沿线进行培土加固,抢修进行了三天。 ”刘合强说,“当时我们就住在附近村里的老百姓家里,村民们看到我们来修路,抢着拉我们到自己家里住,还有不少村民主动来抢修现场送水送吃的,那一次是我真真正正的感受到,军人和人民群众不可分割的深厚感情。当兵,值了! ”
  军旅生活总归要过去,刘合强退伍后回到地方,开始为生活奔波。为了赚钱,刘合强和村里的几个同乡一起远走浙江。
  在外打工的日子真的很难,刘合强说:“那个时候的自己虽然已经是成年人了,但是真真正正的离家打拼还是第一次,因为自己在部队学的技术,才勉强在一家很小的汽车修理厂找到了一份工作,那个时候一个月只能领到300元钱,好在老板管吃管住,自己每月满打满算才能存下一百多块钱。 ”
  因为汽修厂也是小本生意,厂子里加上刘合强只有两个维修工,另外一个是老板的亲戚,自然而然的,脏活累活全压在了刘合强身上。1995年的一个夏天,已经是深夜了,老板来店里叫醒了刘合强,让他连夜赶往余姚,有个老客户的车在余姚出现了故障,方向机损坏。刘合强揉着惺忪的眼睛往外一看,哗哗的大雨正在往下落。没办法,他只能赶紧穿上衣服,收拾好修理工具,连夜赶往事发地,将近一百公里的路,刘合强冒着大雨自己开车走在漆黑一片的路上,心里莫名的委屈,鼻子不禁酸了一下,眼眶就湿了。等他赶到余姚把车修好,已经是第二天清晨。
  在汽修厂工作了3年,受罪不少,却没有多少收入,加上思乡的念头越来越重,刘合强最终决定回到齐河。但是生活始终不易,回家后,他进入县水泥厂上班,没过多久又遭遇下岗,于是最近的十多年,刘合强始终在到处找工作,打零工,个中艰辛,冷暖自知。
  2017年,县里安置退伍军人上岗,刘合强和其他退伍军人一样,得到了稳定的工作,有了固定收入,不用再终日奔波。
  “现在的生活和之前比真的是天上地下,以前每天都为了明天的生活绞尽脑汁,现如今在家门口有了稳定的工作,终于有了好的归宿了。今后我一定会在自己的岗位上尽心尽力,真正为当地的老百姓服好务,这样才对得起一名军人的身份。 ”刘合强说到。
记者 李烨
更多>>  齐河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刘合强:退伍不褪色
  本文所在版面
【第 03 版:齐河社会】
Document

免责声明

  德州新闻网是由德州日报社所创建的综合性网站,所刊登的第三方发表的各类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资料的版权,均为第三方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所有。

  所有与德州新闻网链接的网站及其内容和版权,由相应的提供者与拥有者负责,德州新闻网对链接网站的内容不承担任何商业法律责任。

  德州新闻网刊登的电子报,均为报纸出版方提供的原版期刊杂志内容。德州新闻网不对报纸做任何内容方面的增减修改,对此等信息的准确性、完整性、合法性或真实性均不承担任何责任。

  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使用了您拥有著作权的作品并对我们的编辑方式有任何异议,请向我们提供您的身份证明及您对该作品拥有著作权的相关文件,我们会尽快根据法律法规妥善处理。

  对于本站拥有版权的稿件,未经书面协议授权,禁止其他网站等有关信息服务企业予以转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