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 帮助    
  文章搜索:
用户名: 密码: [注册][找回密码]  
胡官屯是如何打造鲁西“小寿光”的?

  近日,从县蔬菜局传来喜讯,今年1—7月,该镇新增蔬菜种植产业基地3个,蔬菜大棚800多个,蔬菜种类拓展6个,年产出各类蔬菜1500吨,实现经济收入2亿元,种植户户均增收3万元。请看——


记者 宋宜广 通讯员 王建锋 张荣荣
  7月31日,记者驱车赶往胡官屯镇探析破解瓶颈,短时间内发展壮大高端蔬菜产业“秘诀”。“借助地方资源、当地风俗,以寿光发展蔬菜模式为蓝本,突破难点、用好政策、发展特色,成为我们胡官屯破解瓶颈、高规格快速发展蔬菜特色产业的关键点……”胡官屯镇党委书记缑文利在纸坊村扶贫基地现场介绍。


  攻克项目选址难题,
  发展精准扶贫蔬菜产业基地


  走进胡官屯镇纸坊村扶贫基地,看到的是横平竖直的菜畦,错落有致的小板房,绿油油的无公害韭菜长势正旺,浅水藕池里荷叶婷婷,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
  精准扶贫工作全面铺开以来,该镇确定了“依靠产业促扶贫,抓好扶贫促产业”的思路,互相促进,形成良性循环。为找准合适的扶贫产业,该镇多次带领村支部书记外出参观学习,经过多方考察并结合部分村庄的种植习惯,决定在靠近黄河的纸坊村建设无公害蔬菜拱棚。在纸坊村投资 500多万元,流转土地500亩,建设无公害韭菜拱棚 802个,全镇 401户贫困户每户 2个棚;浅水藕池 26个,每个省定贫困村 2个。目前,韭菜基地水、电已全部通到地头,拱棚物料已全部购进,韭菜长势旺盛,年底前收割 2茬,预计每棚纯收入 2500元左右。浅水藕生长良好,年底前可采挖 1茬,预计每池收入5000元左右。


  攻克技术薄弱难题,打造齐河最大无公害蔬菜产业基地


  胡官屯镇充分发挥紧靠济南的区位优势和沿黄乡镇的无污染的天然环境优势,在纸坊村选定无公害韭菜产业,破除环境污染难题,通过技术扶持,发展起来全县最大的无公害韭菜基地。目前,基地总面积达到500多亩,年产无公害韭菜 3000吨,销往京津冀和济南等地,年销售收入600万元。
  “这片无公害韭菜基地共有 500多亩,全部使用的有机肥,我们致力于生产优质农产品,打造省会济南和京津冀的‘放心农场’。 ”镇长郭洪海在现场说。


  攻克盲目发展难题,
  “一张图”勾画出打造
  鲁西“小寿光”远景


  科学规划、合理布局、梯次跟进是该镇做大做强蔬菜产业,打造鲁西“小寿光”的主要抓手。盲目发展,只能以劳民伤财、失败告终。为避免这种事情发生,该镇根据各村产业基础、土质异别等因素不同,进行蔬菜发展科学规划,做到合理布局,让蔬菜真正成为富民主导产业。
  以前该镇蔬菜方面,由于没有合理规划,村民盲目种植,出现土质、水质不符和种管技术跟不上,导致效益低下。
  为做大做强蔬菜产业,该镇在编制全镇的总体规划时,提出了在镇驻地以南、以西发展设施农业,并重点发展无公害蔬菜。这一规划为该镇发展蔬菜产业指明了发展方向。
  该镇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建基地、培龙头。通过农业招商和大户投资,先后建起高标准蔬菜种植园区 15个,像沙张康惠循环农业示范园、胡官食玖康无公害蔬菜种植园区、金齐无公害农产品基地等大型高标准蔬菜园区已成为该镇的龙头,在全镇形成了有效的带动作用。


  攻克引领不到位难题,
  批量引进“巨头”企业
  助推蔬菜效益最大化


  该镇在扶持群众发展蔬菜产业中,认识到没有科技含量高的企业引领,蔬菜产业发展很慢、效益也不会最大化。为攻克引领不到位这个难题,他们以打造济南周边最具魅力的生态小镇和农业投资名镇突破口,通过招商引资引进北京客商,投资 1 .8亿盘活倒闭企业妙赛食品,更名妙齐食品有限公司,注册商标“食光旅程”,主要生产航空、高铁食品。
  通过外引内联,增加科技投入,拉长产业链。今年年初,该镇通过“鑫联模式”引进的“中国放心菜篮子工程”正式在康惠循环农业科技示范园挂牌落户,该园区成为“中国放心菜篮子工程”在山东省的示范基地。该园区将通过与专业公司合作,实现种植技术、产品包装、销售的全面提档升级。该园区还引进了磁化分解果蔬农药残留项目,该技术是全国先进专利技术,降解过程环保、可靠,非常适用于大规模果蔬农药残留的降解。
  该镇还把蔬菜产业与发展旅游业相结合,利用镇驻地以西 1000亩耕地,引进了光伏大棚农业项目,集蔬菜产业与观光旅游于一体。与河北一家公司达成合作协议,利用沙张老村址建设一处生态农庄,建设仓库、果蔬加工车间、开发无公害农产品。

更多>>  齐河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胡官屯是如何打造鲁西“小寿光”的?
  本文所在版面
【第 02 版:齐河要闻】
Document

免责声明

  德州新闻网是由德州日报社所创建的综合性网站,所刊登的第三方发表的各类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资料的版权,均为第三方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所有。

  所有与德州新闻网链接的网站及其内容和版权,由相应的提供者与拥有者负责,德州新闻网对链接网站的内容不承担任何商业法律责任。

  德州新闻网刊登的电子报,均为报纸出版方提供的原版期刊杂志内容。德州新闻网不对报纸做任何内容方面的增减修改,对此等信息的准确性、完整性、合法性或真实性均不承担任何责任。

  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使用了您拥有著作权的作品并对我们的编辑方式有任何异议,请向我们提供您的身份证明及您对该作品拥有著作权的相关文件,我们会尽快根据法律法规妥善处理。

  对于本站拥有版权的稿件,未经书面协议授权,禁止其他网站等有关信息服务企业予以转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