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 帮助    
  文章搜索:
用户名: 密码: [注册][找回密码]  
红色记忆
  1924年,我县安头乡后里仁庄成立了鲁北第一个党支部,属于全国较早的基层党组织。为将这一重大事件铭记下来,弘扬光大,县委拟规划建设“鲁北第一个党支部纪念馆”,以充分发挥这一宝贵精神财富在新时期的巨大激励作用。值此,我有幸参与馆内布展的前期筹备,并受委托随行外出参观考察相关展馆,以期受到启发,开阔视野,提高境界,进而把我县“纪念馆”办得更好。

  11月13日,小雨下个不停,我们一行8人考察参观“中共高唐历史展览馆”。
  “展览馆”位于高唐县经济技术开发区纪念广场,坐西面东,建筑面积为991.38平方米,两层高大的台基,汉白玉护栏,馆体巍然屹立于台基之上,威严庄重。展馆正门两侧墙壁上饰有表现不同时期内容的四幅大型浮雕。馆内展览是一层大厅,展板居中分为两面隔断迂回,展出图片700余幅,分为平原日出、革命新篇,顺利过渡、探索前进,改革开放、铸就辉煌,科学发展、构建和谐等,全面系统地反映了高唐党组织诞生、发展、壮大,并带领全县人民进行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光辉历程,陈列珍贵革命历史文物100余件。该馆始建于2004年5月, 2008年7月1日正式开馆,每年都有大量游客前来参观游览,接受革命传统教育。
  上午10点多,又赶往茌平县博平镇袁楼村,参观考察“袁楼党史纪念馆”。据介绍,袁楼党支部成立于1927年8月,在整个鲁西地区革命斗争史上具有特殊的重要地位。为牢记历史,缅怀先烈,2008年6月博平镇党委在靠近原支部旧址上建设“纪念馆”, 5间平房的展室采用仿唐风格现代建筑设计,墙体下部和基座为青砖衬砌、上部为乳白色,门、窗、立柱、牌匾均为红色,顶部为飞檐齐脊青瓦,造型庄重肃穆,彰显革命主题;馆的西侧是原支部旧址,采用鲁西典型民居格局复建,室内外按照修旧如旧的原则,忠实再现当年场景特色,尤其是院里的两棵古榆参天,更有特别的历史记忆。布展内容按时间脉络分为支部建立、革命洪流、英雄儿女等部分,展出图片100多幅、革命文物80多件。

  11月17日,我们在德州市内考察参观有关“展馆”,学习提高布展经验。“冀鲁边区革命纪念馆”坐落于乐陵市朱集镇枣林旅游路东侧。总占地面积3000亩,分三期建设,其中一期为“纪念设施工程”,占地186亩,包括入口牌坊、挺进广场、主题雕塑、纪念馆(主馆)、烈士碑林、人民英雄纪念碑、烈士墙等, 2012年开始基础建设,2013年进行布展运作,2014年9月开馆展览。一走进园区,首先映进眼帘的是牌坊和主题雕塑,宽阔的广场,豪华的灯柱,很显气魄。随讲解员细步展厅了解到,总建筑面积3000平方米,馆内设计突出重大事件、重大活动和著名人物,以图板、文字、实物及绘画、模型、场景、展柜、多媒体等形式,全面反映了边区军民在党的领导下波澜壮阔的革命历史。纪念馆分为序厅和五个相对独立的单元,全面反映了抗战时期,以乐陵为核心的冀鲁边区24个县市区,为开创华北敌后抗战新局面、建立山东省抗日根据地,促进全国解放做出的突出贡献。其中在第一单元还突出展示了我县“后里仁庄党支部”作为鲁北乃至山东“第一个农村党支部”的建立与意义。
  随后我们又赶往大孙乡,参观刚开馆不久的“大孙爱国主义教育展览馆”。整个展馆分主体展馆、“千人坑”遗址和死难烈士纪念碑三部分,展馆约1460平方米,用图板、文字、圆雕、浮雕、多媒体、场景复原等形式,全面反映了大孙乡人民抗日战争期间在中共领导下奋起反抗、英勇杀敌的英雄事迹。馆展精致紧凑,主题突出,作为一个乡镇级、事件性的展馆,还是很不错的。
  下午4点多,马不停蹄地赶到“德州博物馆”,到这里主要是开阔眼界,学习布展的形式和手段。博物馆分为“历史足迹”、“文明遗珠”、“城市记忆”、“继往开来”四个展厅,立足于历史文脉回顾、文物精品展示、文化遗存及民俗风情再现,对德州各个历史时期做纵向全景式展示,并对德州的未来进行展望。在这里不仅看到我县“后里仁庄党支部”的展示,还看到较多有关齐河县内容的展板和介绍。总体感觉,市级展馆确实与基层展馆不一样,可谓“高端大气有档次”,尤其是所采用的布展手段和形式,体现了“融传统展陈方式与现代化手段于一体,将场景模拟再现与大型浮雕墙展示而互补”,在布展效果上能够拓展信息含量,渲染参观氛围,强化艺术效果,给人视觉上的震撼。

  11月19日一大早,我们前往河北省衡水市安平县台城村,考察瞻仰“全国第一个农村党支部纪念馆”,这里不仅具有很高的特殊地位,也与我们要开展的工作极为相近,因而崇敬和向往的心情尤为迫切,尽管天色阴沉,寒气弥漫,仍是一路北上!
  越德州,跨衡水,上午10点半到达安平县。“纪念馆”建在台城村中心街路北的方形院内,展馆筑台隆起,坐北朝南,单层展厅,高耸的火炬标志颇有气势,展馆前矗立着鲜红的党徽塑雕,辅以绿化点缀,主次分明,相应生辉。走进展厅,我们边看边思,该记的记,该照的照,敬仰先烈,学习经验,置身于布满各类革命照片和革命遗物的展室里,我们仿佛穿越了时空隧道,回到了那个艰难的岁月。观览后得知,馆内共展出老一辈革命家的照片、信件、书籍、原始档案、影视资料、生活用品等珍贵文物1793件,文字资料20多万字,分别运用声、光、电、多媒体和场景复原等现代化手段进行展陈,其教育效果直观、形象、生动。整个布展可以说“经纬清晰,纵横相适”,主题突出,特色明显。在主线上,以党的历史为脉络,共分为五部分,另附廉政建设等专题;在内容上,以党的创建为背景,突出“第一个农村党支部”的成立、发展和作用,再从该支部延展至整个党的成长壮大,特别突出了安平县党领导人民在各个历史时期的战斗历程,以及安平县人民在“第一个农村党支部”的鼓舞下所取得的伟大成就。在这里,我们还很欣喜的发现了有关“齐河县后里仁庄党支部”的信息,其成立时间明确标示为“山东省第一个农村党支部”,在全国列第四位,从而进一步为我县建馆提供了依据支持。
  为了深入了解,我们又请王馆长详细介绍了关于“全国第一个农村党支部”的来龙去脉和展馆建设情况。她告诉我们,1923年4月,出身农民的弓仲韬从北京法政大学毕业后结识了李大钊,并被介绍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派他回故乡发展党员,着手建立党的农村基层组织。弓仲韬回到老家后,先在村里创建了“平民夜校”,接着发展2名青年入党。 1923年8月,成立了“中共安平县台城特别支部”,开创了中国农村党建的先河,从而也就成为中国共产党第一个农村党支部,在我们党的发展史上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功绩。该馆始建于2002年,当时规模小、内容单薄;为唱响这一政治品牌、红色品牌,2010年又实施了新一轮改造提升工程,重新迁址新建,并通过深挖史料、增加实物、提升布展手段和形式,使该馆展览有了极大提高,年接待能力达到10万人次以上。
  回想走进6个不同级别、不同主题的纪念馆或展馆,一幕幕场景,一段段壮举,心里时而泛起阵阵红色的波澜,仿佛回到了那个充满红色、正义与激情战争年代,此情此景足能让人深深感受到应当有的历史责任感与使命感。联想我们参观的目的和职责,由衷地赞佩县委的英明决策,建设“鲁北第一个党支部纪念馆”,恰逢其时,意义重大。吾等有幸参与义不容辞,愿用炽热的心,微薄的力,再巧借他山之石,争取交出一份合格的答卷。
□ 阮兴珠
更多>>  齐河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红色记忆
  本文所在版面
【第 04 版:休闲汇】
Document

免责声明

  德州新闻网是由德州日报社所创建的综合性网站,所刊登的第三方发表的各类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资料的版权,均为第三方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所有。

  所有与德州新闻网链接的网站及其内容和版权,由相应的提供者与拥有者负责,德州新闻网对链接网站的内容不承担任何商业法律责任。

  德州新闻网刊登的电子报,均为报纸出版方提供的原版期刊杂志内容。德州新闻网不对报纸做任何内容方面的增减修改,对此等信息的准确性、完整性、合法性或真实性均不承担任何责任。

  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使用了您拥有著作权的作品并对我们的编辑方式有任何异议,请向我们提供您的身份证明及您对该作品拥有著作权的相关文件,我们会尽快根据法律法规妥善处理。

  对于本站拥有版权的稿件,未经书面协议授权,禁止其他网站等有关信息服务企业予以转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