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 帮助    
  文章搜索:
用户名: 密码: [注册][找回密码]  
齐河吹响精准扶贫攻坚冲锋号
  按照中央、省、市扶贫开发战略部署,我县不断探索扶贫工作新模式,在创新中寻求新突破,制定和推行了“六个精准”实施六项扶贫措施,全力推进精准扶贫,绝不让一个贫困户“掉队”。请看—
  本报讯(记者 宋宜广 通讯员 王亮 王海霞 宋伟光)12月1日,从县扶贫办公室获悉,我县自 2014年全面启动农村精准扶贫工作以来,各项工作稳步推进、进展良好,并取得了精准识别准确、扶贫措施到位、帮扶效果显著等阶段性成效。
  县乡村三级联动精准扶贫,40余个县直部门分配精准扶贫任务,44个涉农项目资金分解支持贫困村、户,78家重点企业帮扶省级重点贫困村,近400名乡镇干部精准帮扶边缘贫困户……昔日的贫困村、贫困户正在悄然发生着变化。
  县委书记孟令兴在全县农村精准扶贫开发工作会议上提出了“精准扶贫要突出工作重点,紧盯 2016年底全县贫困人口脱贫致富‘一个总体目标’,做好顶层设计和摸清底数‘两项基础工作’”的工作要求。在精准扶贫工作中,我县精准识别、精准施策、精准发力,紧盯最贫困的乡村、最困难的群体、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从根本上破解制约群众脱贫致富的瓶颈。
  我县在顶层设计基础工作上,印发了《中共齐河县委、齐河县人民政府关于农村精准扶贫开发工作的实施意见》,确定扶贫范围和目标。工作中,围绕扶贫对象、产业、力量、管理、资金、时限“六个精准”,采取因地制宜、分类实施产业扶贫、金融扶贫、民生扶贫、保障扶贫、教育扶贫、文化扶贫等六项扶贫措施,县四套班子领导、各乡镇(街道)、县直部门、企事业单位层层帮扶。
  “大水漫灌”式粗放扶贫转为“滴灌”式精准扶贫,是我县精准扶贫的重要措施。打赢脱贫攻坚战,精准识别是基础。在摸清底数基础工作上,我县扶贫办、乡镇(街道)、开发区及相关部门按照县里《意见》规定,实行因村因户施策,做到精准发力。摸清贫困村60岁以下、扶贫标准线内、贫困边缘农村低收入、农村低保对象和录入去年农村贫困户建档立卡等贫困家庭的底子,做到精准扶贫到人。相关部门完善扶贫产业程序,逐户了解情况,分析致贫原因,反复甄别,因户制宜,分类指导,精准施策,对帮扶对象做到一人一本台账、一个脱贫计划、一个帮扶项目、一套帮扶措施、一名帮扶责任人,实施精准帮扶。
  “今年扶贫开发在组织保障、队伍建设和资金到位力度明显感觉出比往年大,这让我们基层参与扶贫一线的镇村干部鼓足了干劲、坚定了信心。相信,随着县里各项工作保障措施的实施,我们一定能圆满完成贫困户的脱贫任务。 ”华店镇华南社区总支书记郭连珍心有感触地说。
  该社区按照县、镇精品扶贫工作安排部署,通过驻村入户排查、登记造册备案、分析致贫根源、一户一策帮扶,积极采取为贫困户联系进园区企业务工、发展大棚西瓜种植等方式使20户贫困家庭脱贫,其中13户有了新的经济主要产业。该社区精品扶贫成为华店镇、我县农村精准扶贫让贫困户脱贫的一个缩影。
  扶贫队伍和资金到位,使这项工作在规定时间内高效完成。我县成立了由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担任组长的扶贫开发领导小组,从12月1日起,对78个贫困村及有边缘贫困户的73个村,实施驻村帮扶全覆盖。根据“县级领导包保乡镇,县直部门结对帮扶到村,乡镇干部结对帮扶到户”的结对帮扶机制,每位县级领导结对帮扶20个贫困户,科级以下干部不低于15户,做到逐户摸底号脉、逐户建立台账、逐户制订帮扶计划、逐户考核脱贫效果,不脱贫不脱钩,绝不让一个贫困户“掉队”。我县安排800万元专项扶持资金,为每户边缘贫困户提供5000元扶贫资金。资金下放中,我县各部门做到精准使用,确保扶贫资金一分不少地用于贫困村、贫困户。
  在帮助城镇群众脱贫中,我县将月均收入低于500元的群众纳入城镇低保范围,将贫困群众纳入医疗救助体系,做到应扶尽扶。
  扶贫开发,啃的是“硬骨头”,趟的是“深水区”,打的是“攻坚战”。我县广大党员干部自觉践行“三严三实”,把扶贫攻坚作为重大政治任务,决心打好这场攻坚战。工作中,我县精准扶贫时限,将扶贫工作纳入重点工作督查和年度目标考核。扶贫工作队由县委组织部、县农业局进行管理考核,对精准扶贫业绩突出的派驻干部予以表彰,或在选拔任用时优先考虑;对未按规定时间完成脱贫任务的单位和个人,全县通报批评,并取消评先树优资格。
  截至目前,全县现存重点贫困群众20663人。从县发改局了解,我县已将扶贫开发落实到正在编制的“十三五”规划中,为加快贫困村庄、贫困群众脱贫致富步伐,建设小康齐河奠定了坚实基础。
更多>>  齐河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齐河吹响精准扶贫攻坚冲锋号
  本文所在版面
【第 01 版:齐河头版】
Document

免责声明

  德州新闻网是由德州日报社所创建的综合性网站,所刊登的第三方发表的各类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资料的版权,均为第三方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所有。

  所有与德州新闻网链接的网站及其内容和版权,由相应的提供者与拥有者负责,德州新闻网对链接网站的内容不承担任何商业法律责任。

  德州新闻网刊登的电子报,均为报纸出版方提供的原版期刊杂志内容。德州新闻网不对报纸做任何内容方面的增减修改,对此等信息的准确性、完整性、合法性或真实性均不承担任何责任。

  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使用了您拥有著作权的作品并对我们的编辑方式有任何异议,请向我们提供您的身份证明及您对该作品拥有著作权的相关文件,我们会尽快根据法律法规妥善处理。

  对于本站拥有版权的稿件,未经书面协议授权,禁止其他网站等有关信息服务企业予以转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