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 帮助    
  文章搜索:
用户名: 密码: [注册][找回密码]  
双手托起“就业梦”
作者:姜广富

汤洪福在整理学员的特种作业操作证


  汤洪福在齐河职专一直负责学校的培训工作,他和他的团队一起,兢兢业业,不辞辛苦,为学校的培训工作做出了突出贡献——
  汤洪福1999年7月毕业于山东教育学院,在齐河职专一直负责学校的培训工作。汤洪福和他的团队一起,兢兢业业,不辞辛苦,为学校的培训工作做出了突出贡献。学校获评全国成人教育先进单位,被确立为德州市人社局定点培训中心,德州市安全培训考试中心考点,齐河县特种安全作业人员培训中心。汤洪福个人也被评为省级国家注册安全培训优秀学员,全省职业培训工作先进个人,今年获评齐河县优秀教育工作者。

  特种培训保障安全

  “特种安全作业人员培训合格后,国家安监局统一颁发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技术操作证,全国通用,这是企业安全生产的前提和保证。我们学校是山东省安监局定点特种作业人员培训机构,可以进行电工、电焊工、登高作业、制冷4个工种的培训。”汤洪福谈起了自己所负责的工作滔滔不绝。
  据了解,汤洪福负责的各种类型的特种作业学员已超过2万人次,培训从来没出现过一次差错。“看似一点小小的失误,比如身份证号码的“x”打成“X”,就会影响学员发证,所以这项工作必须细心再细心。 ”汤洪福说。
  汤洪福自从负责培训工作后,自己没有放过一个寒暑假。孩子生病,他都没有陪过。孩子上学,他几乎没有送过。暑假,很多企业往往是生产淡季,员工正好可以抽出时间参加培训;寒假,许多没有技术的农民工往往选择“充电”,参加技能培训。他的手机一直处于开机状态,随时可以报名。“每逢假期是最忙的时候,咱干的就是这个活,应该多为学员着想,搞好热情服务。 ”汤洪福说,“现在国家特别重视安全生产,企业越来越注重员工培训,我们培训的担子越来越重。 ”
  为了方便企业,汤洪福和他的团队还开展“送”培训进企业活动,解决了企业外出培训交通不便、组织困难、影响生产等诸多实际困难,进一步增强了企业员工的安全意识,受到企业和员工的欢迎。

  残疾人培训尽职尽责

  2009年,齐河职专开始承担齐河县首届残疾人计算机、数控、焊接和服装技能培训班,汤洪福担任了班主任。
  培训开班的第一天,他忙到了晚上12点,厕所安装无障碍设施,把教室和宿舍调到平房,去县特教中心拜师,掌握最基本的聋哑手势……一个月的培训,汤洪福吃住在校,照顾残疾人学生;一日三餐,他和学生一起吃,与学员谈心交流,比划着沟通,增强他们的自信;有的学员学习吃力,课下他就手把手地教。 27名残疾学员学得了一技之长,获得了和正常人一样工作的权利,增加了求职就业实现自我的砝码。
  刘桥镇的于得明,是培训班中最小的学员,由于小时候患小儿麻痹症落下残疾,非常自卑。汤洪福发现他学习动画与FLASH动漫设计特别灵通,就经常和他谈心,鼓励他自强不息。老师的关心使于得明越来越自信,更加勤奋好学,培训班结束,他又留在学校继续强化学习。
  2010年,于得明代表学校参加德州市中职生技能大赛,荣获全市二等奖,后来应聘到齐河隆鑫彩钢有限公司,独立进行设计。领到第一个月的工资,于得明首先来到学校,非要请汤洪福吃饭。“看到一个原先自卑的残疾学员,现在能自食其力,真替他高兴! ”汤洪福动情地说。
  几年来,学校先后开设残疾学员培训班6期,培训150多名学员。

创业培训成绩斐然

  2012年,汤洪福和他的团队开始了创业培训。截至目前,已经开设了11期培训班。学员通过学习,明白了创业程序,增强了创业信心,并开始了创业。退伍军人陈立华,经过培训,开办了完美新娘婚纱影楼和爱一婚庆,业务量不断扩大。
  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农村越来越多的劳动力需要转移。汤洪福和他的团队“送”技术下乡,开展农村电工、电焊工、计算机、服装和蔬菜大棚培训。目前已经在全县设立了20个教学点,深受农民朋友欢迎。
  殷吉星是安头乡京东村人,已经47岁,在接受技能培训前,一直在济南大桥下的劳动市场上市。“小工一天挣80元,而有技术的农民工,一天能挣到150元,还管两顿饭。这让我感到,没有技术是不行的。我格外珍惜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别人一星期学会的技术,我三天就学会了。 ”学会了焊工,取得了技能证,殷吉星和其他几位学员在济南巨力集团找到了满意的工作。
  同时,汤洪福和他的团队还积极开展“送岗位”活动。他们将需就业人员情况录入计算机,发送到学校网站,全部实行动态跟踪管理,先后帮助500多名学员落实了岗位。
  “今后我会更加努力,用自己的爱心、细心和踏实的作风,干好自己的本职工作,服务企业、服务百姓、服务社会。 ”汤洪福说。
记者 姜广富 通讯员 魏保和 郭祥峰

更多>>  齐河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双手托起“就业梦”
  本文所在版面
【第 03 版:社会·生活】
Document

免责声明

  德州新闻网是由德州日报社所创建的综合性网站,所刊登的第三方发表的各类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资料的版权,均为第三方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所有。

  所有与德州新闻网链接的网站及其内容和版权,由相应的提供者与拥有者负责,德州新闻网对链接网站的内容不承担任何商业法律责任。

  德州新闻网刊登的电子报,均为报纸出版方提供的原版期刊杂志内容。德州新闻网不对报纸做任何内容方面的增减修改,对此等信息的准确性、完整性、合法性或真实性均不承担任何责任。

  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使用了您拥有著作权的作品并对我们的编辑方式有任何异议,请向我们提供您的身份证明及您对该作品拥有著作权的相关文件,我们会尽快根据法律法规妥善处理。

  对于本站拥有版权的稿件,未经书面协议授权,禁止其他网站等有关信息服务企业予以转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