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 帮助    
  文章搜索:
用户名: 密码: [注册][找回密码]  
  当前位置:齐河报20141218期 >> 第01版:要闻
破常规新型模式增收 千万元专项基金“助跑”
我县全力壮大村级集体经济
作者:宋宜广
  本报讯(记者 宋宜广 通讯员 张娟娟 司鑫)“打破往年常规,创新措施助推,是我乡今年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实现全面富裕奔小康的一个新举措。通过活动开展,取得了阶段性成效……”12月10日,在安头乡大屯村沙土地五谷杂粮合作社指导工作的该乡乡长赵其俊介绍。
  沙土地五谷杂粮合作社是大屯村党支部书记曹廷光借着安头乡发展壮大花生产业的政策,采取“村社合作”模式组建的,即合作社借用村级活动场所、租用村集体土地,合作社收入村集体和入社社员分成。为帮助合作社发展,该乡政府一方面规范合作社内部管理,另一方面帮助引进先进的花生油、花生酱生产设备,注册“晏喜坊”商标,合作社实现了增收,也保证了村集体的分成收入。今年,合作社有机彩色花生种植面积达 1200亩、普通花生种植面积达 1万亩,收入突破900万元,大屯村集体收入20.8万元,成为全县发展村级集体经济的一个典型缩影。
  全面推动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既要用好内力,又要借好外力。为整合力量,今年7月,我县出台了《中共齐河县委关于实施“帮扶社区(村)上项目发展壮大集体经济”工程的意见》,10月份,又出台了《齐河县扶持经济薄弱村发展集体经济项目专项资金管理办法(试行)》,推进全县村级集体经济发展“三年规划”落实。我县安排157名县乡干部抓经济薄弱村帮扶,县领导、部门单位主要负责同志、各乡镇(街道)党委书记、乡镇长(街道办主任)、副书记,每人包一个村,负责帮助村庄引进集体增收项目、成立合作社或增收产业,力争经过两三个月的努力,实现经济薄弱村都有增收项目。
  打破往年常规,新型助推模式全覆盖和设立 1000万元专项基金,是我县今年正在实施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的主动力。
  在借鉴外地经济的基础上,我县提出了“九大”增收模式,有两区同建增收、资源开发增收、资产盘活增收、土地流转增收、合作组织增收、商贸市场增收、经营实体增收、物业经济增收和扶贫开发增收,实现了助推模式县域全覆盖。大黄乡大张村就通过资源开发,发展边角经济,实现了村级经济的发展壮大。
  一棵树能卖到 360元—500元,是普通树木单棵价的四五倍,这么高的卖价是大张村发展村级经济的一大看点。该村利用街道两侧土地种植绿化树,由于通风透光、长势良好,树苗长大后,远销北京、青岛、济南。目前,该村发展成500亩规模的绿化树木苗圃,分批轮植,预计年出售高档苗木5000株,实现效益100余万元。这个明星村还带动周边6个村开始推行这种模式,来促进村级经济的快速发展。
  说起大黄乡大张村是怎么成为“种树状元村”的?还得从该村创业之初说起。前期,该村群众遇到种植观念、树源、技术和市场等诸多问题后,乡党委政府主要负责人带领乡村干部一线调研,结合该村种树平台资源大、种植树木传统久等特点,提供服务、解决困难。通过镇村干部的协调帮助,群众算清经济账、转变了观念,形成发展苗木主导产业经济新格局。为让群众得到更大实惠,大张村以宅基边为界,实行属地管理,由农户看管,村户按3:7进行效益分红,既调动群众的积极性,又给村里节省下管理费用,今年仅此项收入就达到15万元,其中村集体收益4万多元。在发展“街道经济”的同时,该村还积极整合闲置土地,流转种植绿化苗圃。
  为进一步破解各村社区在壮大村级集体经济资金难题,县里拿出 1000万元,作为专项基金,推动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充分表明县委、县政府突破村级集体经济薄弱难题的决心。村级发展集体增收项目,县里协调县农商行提供信贷服务,并且提供贷款担保、贴息服务。按照村内提报、乡镇审核、县农商行审批、县财政部门和组织部门备案的程序走下来,集体增收项目最高能获得50万元的贷款,并且县财政贴息,对村集体收入贡献大的,项目可获得全额贴息,破解了项目发展中的资金瓶颈。目前,全县已有8个项目获得了贷款支持。
  另外,我县在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中,还采取配强带头人、强化“三资”管理等办法解决“空壳村”难题。“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是县委、县政府农村工作一项重要内容。相信随着我县富民强村政策的实施、各项工作的不断开展,全县农民群众经济收入会大幅提高,为全县早日实现小康社会起到很大助推作用……”县委常委、组织部长沙淑红说。
更多>>  齐河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我县全力壮大村级集体经济
  本文所在版面
【第 01 版:要闻】
Document

免责声明

  德州新闻网是由德州日报社所创建的综合性网站,所刊登的第三方发表的各类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资料的版权,均为第三方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所有。

  所有与德州新闻网链接的网站及其内容和版权,由相应的提供者与拥有者负责,德州新闻网对链接网站的内容不承担任何商业法律责任。

  德州新闻网刊登的电子报,均为报纸出版方提供的原版期刊杂志内容。德州新闻网不对报纸做任何内容方面的增减修改,对此等信息的准确性、完整性、合法性或真实性均不承担任何责任。

  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使用了您拥有著作权的作品并对我们的编辑方式有任何异议,请向我们提供您的身份证明及您对该作品拥有著作权的相关文件,我们会尽快根据法律法规妥善处理。

  对于本站拥有版权的稿件,未经书面协议授权,禁止其他网站等有关信息服务企业予以转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