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 帮助    
  文章搜索:
用户名: 密码: [注册][找回密码]  
工作6年获得国家专利63项
李琛:热爱发明的“专利哥”
作者:李晓楠



  记者 李晓楠 通讯员 王保华
  29岁,工作6年,获得国家专利63项,24项成果进入发明专利实质审查阶段,每年为企业节支20余万元……这一系列闪光的数字,来自齐河县供电公司抄表班班长李琛。
  李琛是齐河供电公司抄表中心主任、扬帆创新工作室技术带头人。在他的带动下,该公司职工形成了“发明热”。截至7月1日,齐河公司共计申报专利145项、获得专利授权68项,是山东省获得专利授权最多的县供电企业。这些成果已经在生产中得到应用,累计创造经济效益80余万元。同事们说,李琛是职工创新创效的“酵母”,并亲切地称他为“专利哥”。

  “申请专利一点也不神秘”

  李琛的专利之路始于一个电话。 2009年6月22日,他当时是齐河公司检修工区专工,接到好友郑杰打来的电话。郑杰在电话中说:“我的专利证书下来了! ”
  在山东工商学院读书期间,李琛和郑杰共同参加过“挑战杯”大学生创业大赛。2008年参加工作后,李琛一直没有松下弦来,在职攻读了山东大学计算机学院的工程硕士。这个电话,让李琛深受刺激,感觉自己好像落后了。
  李琛随即上网搜索了相关知识,知道了申请专利的程序。申请专利真的很难吗?他决定试一试。
  一年一度的电网秋检开始了。其间,李琛和同事王继鑫到客户的35千伏变电站,帮助客户做电缆交流耐压试验。电缆位于开关柜内,试验时需要将电缆某一相电压升高,其他两相导体和铠甲层一起接地。但是,该变电站电缆试验相与开关柜的距离过近,产生放电现象,试验无法进行。如果把电缆拆下来,会给客户增加工作量,有没有更巧妙的办法呢?
  在一筹莫展的时候,李琛找到了一个伞盖样的塑料绝缘体。“用这个做个绝缘罩把做试验的电缆罩起来,能不能解决问题呢? ”李琛对王继鑫说了自己的想法,两人对塑料伞盖进行改装,套在做试验的电缆上,放电的问题解决了。
  要是在往常,问题解决也就万事大吉了。李琛想起了专利的问题,这个成果说不定能申请专利呢?当李琛把这个想法告诉妻子张艳的时候,却被当头泼了一盆冷水。张艳说:“专利申请哪是这么容易的事,齐河县也没几个,你还是省省吧! ”
  有枣没枣,打一竿子再说。 2009年11月28日,李琛和王继鑫完成了首个实用新型专利“电缆交流耐压试验用绝缘罩”申报材料的准备上报工作。 2010年8月,李琛拿到了他的首个专利证书。“当时,比接到山东大学计算机学院的在职研究生录取通知书都高兴。 ”李琛说。
  获得首个专利授权让李琛信心倍增,在2010年剩下的3个多月时间里,他和同事又相继申报了两项实用新型专利,并分别于2012年5月和8月获得授权。李琛还“一鱼两吃”,把研制电缆交流耐压试验用绝缘罩的实践写成论文,后来发表在《农村电气化》杂志上。(下转第二版)

更多>>  齐河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李琛:热爱发明的“专利哥”
  本文所在版面
【第 01 版:齐河要闻】
Document

免责声明

  德州新闻网是由德州日报社所创建的综合性网站,所刊登的第三方发表的各类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资料的版权,均为第三方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所有。

  所有与德州新闻网链接的网站及其内容和版权,由相应的提供者与拥有者负责,德州新闻网对链接网站的内容不承担任何商业法律责任。

  德州新闻网刊登的电子报,均为报纸出版方提供的原版期刊杂志内容。德州新闻网不对报纸做任何内容方面的增减修改,对此等信息的准确性、完整性、合法性或真实性均不承担任何责任。

  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使用了您拥有著作权的作品并对我们的编辑方式有任何异议,请向我们提供您的身份证明及您对该作品拥有著作权的相关文件,我们会尽快根据法律法规妥善处理。

  对于本站拥有版权的稿件,未经书面协议授权,禁止其他网站等有关信息服务企业予以转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