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 帮助    
  文章搜索:
用户名: 密码: [注册][找回密码]  
写意沁园湖畔



  一个阴雨霏霏的周末,我在屋里坐得有点烦闷,于是走出小区散步,吸收着雨后清新的空气,舒展舒展筋骨,比闷在屋里好受多了。我住在小城东南角,散步一般往南往西,就这样沿着老路走,忽然想到修建了若干年的沁园,何不到湖边看看。沁园湖在小城西南,我散步一般也到不了那里,有时坐车或骑车经过,也只是匆匆一瞥,从没近距离观看过。沁园湖,只是别人的湖,我从未想去看看它,或者说沁园湖就是一个湾坑子,我觉得没有看的必要。这也是我住在小城若干年,而没亲临沁园湖畔的原因。
  这样想着,不知不觉就到了湖边。微风佛面,细雨纷飞,烟雨迷蒙,碧波聚散,方形的湖面看上去烟波浩渺,还真有点瘦西湖的味道。湖四周用石头垒砌,湖边铺了平整的料石,很多处安装了护栏,以防散步者不慎落水,再往外栽种了各种叫不上名字的树木,湖西边是类似于植物园的公园,面积与湖面差不多大,栽种的树木更多,树冠高低错落,枝叶深浅相间,垂柳是必不可少的,柳丝袅娜,倒映在水里,树光水色,相映成趣。正值末春时节,杂树生花,芬香浓郁,翠鸟啼鸣,空气新鲜,可谓天然氧吧,树木间安装了多种建身器材和石椅石凳,是人们健身游玩的好地方。
  湖边建有三亭,东面一座名曰浴霞亭,湖西北一座名曰益寿亭,湖西南一座名曰望月亭,三亭呈三角鼎立,不知有何来头。不要说坐在里边歇息,单是看看这亭子的命名,就胸中涌起无限诗意。如果雅兴大发,在月明星稀之际,邀三五文朋诗友小聚,清茶一杯,对月赋诗,思乡怀古,天远水阔,水光明灭,风声灯影,诗情随水波荡漾,诗心因月色舒放,评风流人物,论天下要事,远远望去婆娑的身影,宛如唐宋骚客穿越了千年的时光隧道,回到生活现场。
  晚上望月也好,早晨浴霞也好,都是何等文雅浪漫的事情,来到这里,简直如在梦中。想想那些年轻的情侣,在这里又会萌生出多少恋人之情,衍生出多少恋人的故事?小城故事多,这个不起眼的小湖,成全了多少美人韵事,谁说不是小城一首别致的诗?而西北处的踩云桥,一座袖珍小桥,却因了这诗意的名字,任谁站在上边都会想入非非。
  湖西北角,踩云桥以西有一小片呈梭状的水域,宽不过二十余米,长则四十余米,往西又是一座桥,桥底台面较高,这座桥以西,就是护城河,这块狭长的水域,可确保夏天突降暴雨水位猛涨时,可以把洪流泻出去,而不至于使湖水四处漫溢,甚至影响周边的居民生活。就在这一狭长水域,两边围满了垂钓者,他们戴着雨披,有的蹲着,有的坐着,一人一个小桶,小桶里有鲢鱼草鱼若干条,钓者自得其乐。如果晴天,在湖边钓鱼者肯定更多。湖中确有大鱼,因为我几次看见鱼尾跃出水面的情景,没看见鱼多么大,但翻出的水花很响,这样的鱼垂钓者们恐怕望鱼兴叹,他们的工具没法逮住兴风作浪的大鱼。或许他们本身也不打算逮住那些大鱼,而只在这里消磨时间而已,不为结果,只为过程,才使鱼有了藏身之处,越长越大,鱼越来越多,或者钓者都装着美人鱼的梦,希望它们有一天能变成美人鱼自己上岸呢。
  湖西有游艇二十余艘,有的小艇锈迹斑斑,不到夏天,这些艇子就闲置着,经过漫长的冬天,恐怕也等得不耐烦了。这些游艇是属于年轻人和孩子的,他们驾舟疾驶,飘飞水上,心花荡漾,笑声朗朗,盛夏的炙热全然消去了。在湖边,青年人变成了孩子,孩子则更加天真,水使人轻松愉悦。
  沁园湖的修建结束了小城无湖的历史,是一件值得浓墨重彩的盛事。湖正北,有一圆形广场,广场中心立有巨石,上有石刻,背湖的一面刻有“沁园”二字,向湖的一面记录了建园缘由及时间,不妨引用几句:“沁者三心也,寓党心政心民心之聚也。沁者亦水心也,水乃无色无味透明之物,亘古未易。若爱民之心若水之清澈,则民心归矣;若爱民之心与民心聚之,则事业成矣,又寓雨心之聚也。 ”由此读出为何命名“沁园”,读出地方官员的政绩观。修湖建园,致力于为民造福,体现了地方官员的爱民利民情怀,也是“党心政心民心之聚”的见证。石刻时间是2005年5月,转眼已经十个年头了。看看周围高耸入云的商厦和民居,感知到小城快速发展的节奏。历任地方官员皆致力于打造宜居的人文环境,使“幸福晏城”的期盼,与现实越来越近。
  湖乃大地的眼睛,有湖就有灵气,人就活得精神光艳。试想,在傍晚,绕湖散步的人三五成群,望着开阔的水面,和水面上倒映的楼宇,穿行于树木花草点缀的小径,呼吸着独有的新鲜空气,边走边聊,一天紧张忙碌的疲惫纷扰都卸下,那是可等的惬意。
  这么好的一个去处,却没有好好享受过,太可惜了。
  人们往往对远处的风景极为向往,一旦有空就远走高飞,去遥远的异地游览名胜。善于涂鸦者,每到一处,题字作诗,×××到此一游,并自鸣得意,仿佛没有枉活一生。至于名胜名在何处,不一定能说出一二三来,或者游览了一阵子竟然一塌糊涂,只赚来一身的疲惫而已,故有看景不如听景之说。我以为这样的旅游除了攀比,就是遭罪,还真不如在近处转转走走,也许在习以为常的风景中,发现别样的乐趣。内心生出这么一个消极观点,好歹也给像我这样的穷文人找到了一条不外出旅游的理由。
  恰巧,近日又读了张爱玲的散文《道路以目》,其中有这样一段话:“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我们从家里上办公室,上学校,上小菜场,每天走上一里路,走上一二十年,也有几千里地;若是每一趟走过那条街,仿佛都是第一次认路似的,看着什么都觉得新鲜稀罕,就不至于‘视而不见’了,那也就跟行万里路差不多,何必一定要飘洋过海呢? ”我的揽胜观,与张氏也多少有点相似。我们还是多发现身边的风景吧,只要怀有一颗热爱生活的心,人生随处皆风景。
□韦清
更多>>  齐河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写意沁园湖畔
  本文所在版面
【第 04 版:休闲汇】
Document

免责声明

  德州新闻网是由德州日报社所创建的综合性网站,所刊登的第三方发表的各类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资料的版权,均为第三方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所有。

  所有与德州新闻网链接的网站及其内容和版权,由相应的提供者与拥有者负责,德州新闻网对链接网站的内容不承担任何商业法律责任。

  德州新闻网刊登的电子报,均为报纸出版方提供的原版期刊杂志内容。德州新闻网不对报纸做任何内容方面的增减修改,对此等信息的准确性、完整性、合法性或真实性均不承担任何责任。

  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使用了您拥有著作权的作品并对我们的编辑方式有任何异议,请向我们提供您的身份证明及您对该作品拥有著作权的相关文件,我们会尽快根据法律法规妥善处理。

  对于本站拥有版权的稿件,未经书面协议授权,禁止其他网站等有关信息服务企业予以转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