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 帮助    
  文章搜索:
用户名: 密码: [注册][找回密码]  
“全力提高卫生医疗服务群众满意度”
作者:姜广富

县卫生局局长苏宜良(左)在接受记者采访



  本期嘉宾 县卫生局局长苏宜良 本报记者 姜广富 通讯员 王靓
  记者(以下简称记):苏局长,今年以来,县卫生局带领卫生系统干部职工,任劳任怨,扎实苦干,全县卫生事业取得长足发展。县卫生局在提高农村居民医疗保障水平方面做了哪些工作?
  苏宜良(以下简称苏):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实行,已得到了广大农民群众的肯定和认可。今年1-11月份,共为58.96万人次报销医药费14037.90万元,农民总受益率达到了114%。住院补偿5000元以上的5260人次,补偿1万元以上的1788人次。2013年人均筹资额达350元,参合人数51.62万人,参合率100%。值得一提的是,今年自 4月 1日起,我们还启动了山东省新型农村合作医疗重大疾病二次报销制度,这次报销包括20类救治病种,此报销程序简单,就诊者报销完新农合后携有关资料直接参加二次报销,最高报销比例可到73%,截至11月底,已为4251人次报销总额346.25万元。同时,新农合制度的实施促进了农村卫生资源的整合利用,我们评审认定了3处县直医疗单位、15处乡镇卫生院和252处村卫生室为新农合定点医疗机构,确保了农民就近得到医疗服务。
  12月 4日,我县召开了2014年新农合筹资动员会,2014年个人缴费标准每人为80元,各级政府补助每人 320元,人均筹资额达到400元,比2013年每人提高了50元。目前,2014年筹资工作正在稳步进行中,全县筹资率已基本达到100%。
  近几年,我县进一步完善新农合基金监管、报销审核等各项机制,加强对定点医疗机构服务行为和费用的监管,从根本上有效解决了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
  记:现在,全县医疗卫生基础设施条件如何?
  苏:今年全县医疗卫生基础设施条件得到了很大改善,投资1000余万元,建设了县医院急救中心、刘桥、祝阿卫生院门诊楼等项目。目前,急救中心项目房屋完成改建并投入使用,刘桥卫生院门诊楼元旦前后投入使用,仁里卫生院病房楼年底竣工,祝阿卫生院门诊楼年底完成主体。另外,252处中心卫生室正逐步规范,2012年新申报的191处卫生室全部通过验收。
  记:我县基本药物制度是否实现了全覆盖?
  苏:我县基本药物制度基本实现了全覆盖,县乡公立医疗机构配备了基本药物,药品全面实行集中招标、网上采购、统一配送。同时,制定了《齐河县村卫生室实施基本药物制度绩效考核办法》,推进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在村卫生室有序、有效运行。今年采购基本药物2500余万元,基本实现县、乡、村基本药物零差率销售全覆盖。配合省、市做好新版基本药物省级招标采购准备工作,组织各相关医疗机构开展了新版国家基本药物目录政策解读培训。
  记:请您介绍一下我县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情况?
  苏:我县公共卫生服务逐步实现了均等化,我们以建立居民健康档案为重点,带动健康教育、预防接种、传染病防治、儿童保健、孕产妇保健、老年人保健、高血压和糖尿病管理、重性精神疾病管理等项目配套实施。并为36117名老年人免费进行了“6+1”健康查体,对43777名高血压、9153名糖尿病患者免费进行了“1+1”健康查体,对全县14138名农村已婚妇女进行了宫颈癌筛查。截止11月底,共为全县4042人免费补服叶酸11903瓶;为5617人农村孕产妇发放分娩补助196.6万元。同时,开展了贫困白内障复明工程,为195人完成白内障患者免费复明手术。
  记:县卫生局是如何提高县域医疗服务能力和水平的?
  苏:我们主要从三方面着手,首先加强技术协作,提升医疗技术水平,全县各医疗机构主动与省城大医院建立协作关系,加强了重点专科建设,积极开展技术创新;其次强化科学管理,加快信息化建设,提升优质服务质量,积极开展了“优质医院创建”、“优质护理示范工程”等活动,县级医疗机构83%的病区开展了优质护理服务,在乡镇卫生院推行了“先诊疗后付费”服务模式。截止目前,受益患者27052人次,垫付医药费3429万元;第三是突出特色优势,提升中医药服务能力,县中医院修建了7600平方米的病房楼,开放床位160张,为患者提供 10种以上的中医诊疗服务,日均门诊量提高了10%左右。同时,充分发挥中医药在基层卫生工作中的优势和作用,目前,85%以上的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70%以上的社区卫生服务站、55%以上的村卫生室都能够提供中医药服务。
更多>>  齐河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全力提高卫生医疗服务群众满意度”
  本文所在版面
【第 3 版:社会·生活】
Document

免责声明

  德州新闻网是由德州日报社所创建的综合性网站,所刊登的第三方发表的各类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资料的版权,均为第三方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所有。

  所有与德州新闻网链接的网站及其内容和版权,由相应的提供者与拥有者负责,德州新闻网对链接网站的内容不承担任何商业法律责任。

  德州新闻网刊登的电子报,均为报纸出版方提供的原版期刊杂志内容。德州新闻网不对报纸做任何内容方面的增减修改,对此等信息的准确性、完整性、合法性或真实性均不承担任何责任。

  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使用了您拥有著作权的作品并对我们的编辑方式有任何异议,请向我们提供您的身份证明及您对该作品拥有著作权的相关文件,我们会尽快根据法律法规妥善处理。

  对于本站拥有版权的稿件,未经书面协议授权,禁止其他网站等有关信息服务企业予以转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