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 帮助    
  文章搜索:
用户名: 密码: [注册][找回密码]  
在幸福平原“新农人”走出新时代的范儿
  本报讯(平原融媒通讯员 李超)不远万里,从湖南跑到山东种地;用时5年,从种地“小白”成为种地“大拿”。这就是何石宝,平原县土地鲁望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的一位农场主。
  “胆子大,不管会不会,都要闯一闯。 ”身边的人都说这是何石宝最大的“毛病”。 2018年,何石宝初到平原县土地鲁望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虽是农学硕士出身,但大学时学植保专业的他,种地却是个“门外汉”。面对5000多亩玉米播种任务,何石宝并没有被吓倒。
  别的农户地里玉米已出苗,但鲁望农场仍是光秃一片,何石宝连地块都认不全,他手里拿着农场地图,接连几天在田间巡视,结合地图、没出苗地块,逐一辨认 “领地”。不懂如何计算播种密度、如何掌握播种深浅,他就给县农技专家打电话,请他们现场教学。凭着勤学好问,何石宝的工作很快上手,次年夏种玉米,已基本掌握了种地流程。
  2018年,因为地里草多,鲁望农场被当地农户戏称为鲁望牧场,小麦亩产只有400多公斤,比其他农户种植的小麦亩均少了100多公斤。但广泛涉猎农书的何石宝爱琢磨、敢闯敢试。他了解到农场流转的土地已20年没进行过深翻,这或许是导致病虫草害增加的原因。 “接连几年我们进行了土地深翻。 ”何石宝说,深翻、旋耕极大提高了整地质量,农场又采用先进的气吸式精量播种机,何石宝把每亩地的播种量减少到10公斤,比普通农户少了三分之一,这样的做法能否增产也让县农业农村局的专家表示怀疑。何石宝却充满信心:“只要提高出苗率,实现苗齐苗全苗均,丰收没问题。 ”
  夏收时节,麦浪翻滚,农场5000多亩麦田增产近50万公斤。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提出‘以我为主、立足国内、确保产能、适度进口、科技支撑’的国家粮食安全战略,为新时代端牢中国饭碗指明了方向。国家又相继出台了不少的强农惠农政策,种粮大有可为。 ”作为一名有着11年党龄的年轻党员,何石宝不只埋头种粮,他对各级农业政策极为关注,始终坚定走科技兴粮之路,带动更多农户多种粮、种好粮。
  中耕施肥、推行“211”种养循环模式、开展玉米大小行种植试验……何石宝带领团队尝试了不少新品种、应用了不少新技术,他管理的粮田连年保持高产稳产。特别是2021年秋汛时,农场玉米产量不减反增,延迟播种的小麦亩产也达到800多公斤,何石宝获评平原县桃园街道“粮王”。
  搞农业离不开科技,也离不开吃苦耐劳、脚踏实地。从地头到办公室,距离不远,但何石宝每天往返达到2万余步。不管酷暑严寒,他都会来到田间地头查看作物长势,手把手教新人做好农情记录。
  前来向何石宝讨教种粮经验的农户越来越多、主动要求加入农场的农户也越来越多。 2020年,全省首个“农场主大学”在平原县鲁望农场成立,组织农场主系统学习农业知识、形成农业产业联盟,实现科技助农、科技兴农、科技富农。何石宝时常给大家讲,“新农人”一定要耐得住寂寞,有精进精神和长期目标,对农民这个职业有自信、有底气。
更多>>  平原时讯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在幸福平原“新农人”走出新时代的范儿
  本文所在版面
【第 03 版:智慧】
Document

免责声明

  德州新闻网是由德州日报社所创建的综合性网站,所刊登的第三方发表的各类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资料的版权,均为第三方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所有。

  所有与德州新闻网链接的网站及其内容和版权,由相应的提供者与拥有者负责,德州新闻网对链接网站的内容不承担任何商业法律责任。

  德州新闻网刊登的电子报,均为报纸出版方提供的原版期刊杂志内容。德州新闻网不对报纸做任何内容方面的增减修改,对此等信息的准确性、完整性、合法性或真实性均不承担任何责任。

  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使用了您拥有著作权的作品并对我们的编辑方式有任何异议,请向我们提供您的身份证明及您对该作品拥有著作权的相关文件,我们会尽快根据法律法规妥善处理。

  对于本站拥有版权的稿件,未经书面协议授权,禁止其他网站等有关信息服务企业予以转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