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 帮助    
  文章搜索:
用户名: 密码: [注册][找回密码]  
平原:“联”就基层治理“红色矩阵”
  本报讯(平原融媒通讯员 张大伟嵇磊)每周一、三、五,平原县融媒体中心办公室主任张德超担任“平原县南都名苑小区直联干部”微信群值班员。直联干部微信群包含在小区居住的直联干部153人,覆盖小区38栋楼、240户群众。 “值班员负责随时关注群内直联干部和住户群众的问题建议和需求,及时回应、协调解决。建群两周,我们先后帮助解决了独居老人就医、火灾隐患排除等事项7件。 ”张德超说。
  干部直联群众是平原“三联”机制的最后一环。聚焦问题导向,平原县探索建立“县级领导包联社区、县直部门企事业单位党组织书记担任第一书记帮联小区、居住地干部直联群众”的“三联”工作机制。
  “三联”的核心是创新机制,重构社区“块块”与部门单位“条条”之间的基层治理权责结构,变“千线一针”为“红色矩阵”,释放基层党建引领力和组织力,破解治理难题,更好服务群众。
强化红色引领——深化“双报到”,推动治理体系“沉底到边”
  平原现有12个城市社区和5个开发区区域网格、211个小区(家属院)网格,全县各机关企事业单位党组织和在职干部分别到共驻共建社区党委和居住地小区(家属院)网格党支部“双到”。
  对症下药,“原汤化原食”。平原县在落实“双报到”基础上,以“推动在职干部回居住小区报到”为核心搭建“三联”帮包体系。 26名县级领导包联12个城市社区和5个开发区区域网格;147个县直部门、企事业单位帮联211个小区(网格);6144名党员干部回居住小区报到,直联5万户、11.7万余名群众。
  培育 “红色头雁”——
  147名 “一把手”双岗双奉献
  “三联”机制的关键是为147名第一书记赋权明责。
  平原县东关小区第一书记、畜牧业发展中心主任刘建峰,明确工作在单位、服务在社区、奉献双岗位的自身定位,按照“三联”机制工作安排,带领居住在小区的68名楼长、楼道长、在职干部,熟悉掌握住户群众信息,结合实际完善“一本通”台账,建立19个楼长群、68个“直联住户群”,对41户困难群众和特殊群体坚持每日一访。
  社区党委向科局“一把手”安排工作,过去想也不敢想。平原县龙门街道聚福社区党委书记马啸不禁感慨。 “在下沉帮联干部的通力配合下,社区两周时间收集群众各类需求56条,全部妥善解决,群众满意度显著提升。 ”马啸说。
  过去乡镇“块块”与部门“条条”对接不齐,解决棘手问题,通常需要上级领导亲自“挂帅”,但这样做法难以常态化运转。
  如何理顺条块关系?平原县完善“三定”机制,明确帮包职责任务。定岗位,结合共驻共建情况,合理安排全县147名县直部门、企事业单位党组织书记担任小区 (网格)第一书记,兼任社区 “大党委”委员;直联干部认领楼长、楼道长,积极参选小区党支部书记、业委会主任。定职责,明确 “县级领导3条”,即示范带头、包管指挥、协调督导;明确 “第一书记7条”,即户情摸底、政策宣传、困难救助、联建共建、小区治理、新风引领、生活服务;明确 “直联干部6条”,即平时常寒暄、弱困挂心间、小事马上办、大事靠 “三联”、政策广宣传、发动做示范。定奖惩,第一书记每年向县委报告一次帮联情况,直联干部每半年向所在单位党组织报告一次直联情况,县委定期评选 “善治有为奖”和 “后进鞭策奖”。
激活红色细胞——6144名党员干部直联11.7万名群众
  金河源小区21号楼2单元楼道长是裴维亮的新身份。在“直联住户微信群”中,一楼住户反映下水道堵塞,他第一时间询问情况,并联系物业处理。
  “经过与物业沟通,安排了修下水管道的师傅及时维修,现在已经圆满解决了问题。”平原县气象局科员、直联群众干部裴维亮说。
  眼下,平原每名在职干部直接联系6到10户居民,形成6100余个 “微网格”,分级建立县级领导包联、第一书记帮联、干部直联住户共3级6400余个“微信群”,“大群围着小群转”,政策宣传同频发力,问题诉求线上办理。
  由第一书记组织下沉干部认领群众“微心愿”,今年以来协调解决扩建电动车棚、小区“停车难”等民生实事157件。以开展“暖心行动”为载体面向空巢独居老人、困境儿童、特殊疾病人员开展“微服务”,疫情期间摸排解决生活保障及就医用药等问题876件。
  以小区为单位成立 “平原红”志愿服务队做活 “微治理”,今年疫情防控特别是全员核酸检测工作中,近万名党员干部、医护人员、志愿者加入志愿服务队,闻令而动、火速集结,在城区、镇村、方舱医院、核酸检测实验室等成立435个临时党支部,累计完成52轮次全员核酸和30余个昼夜值守任务,创造出12小时、 32.6万人应检尽检的最快最高记录。
更多>>  平原时讯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平原:“联”就基层治理“红色矩阵”
  本文所在版面
【第 03 版:平原智慧】
Document

免责声明

  德州新闻网是由德州日报社所创建的综合性网站,所刊登的第三方发表的各类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资料的版权,均为第三方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所有。

  所有与德州新闻网链接的网站及其内容和版权,由相应的提供者与拥有者负责,德州新闻网对链接网站的内容不承担任何商业法律责任。

  德州新闻网刊登的电子报,均为报纸出版方提供的原版期刊杂志内容。德州新闻网不对报纸做任何内容方面的增减修改,对此等信息的准确性、完整性、合法性或真实性均不承担任何责任。

  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使用了您拥有著作权的作品并对我们的编辑方式有任何异议,请向我们提供您的身份证明及您对该作品拥有著作权的相关文件,我们会尽快根据法律法规妥善处理。

  对于本站拥有版权的稿件,未经书面协议授权,禁止其他网站等有关信息服务企业予以转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