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 帮助    
  文章搜索:
用户名: 密码: [注册][找回密码]  
平原:党建引领产业兴 带动一方经济活
作者:张越刘素李阳



  本报讯 (平原融媒记者 张越 刘素 李阳)在平原县王庙镇有一座正在建设中的山东花神谷有限公司。当记者走进这家公司的临时展厅,霎时间被眼前繁花似锦、佳果满枝的景象所震撼。直到用手触摸的那一瞬,我们才发现,原来眼前的这些仿佛有蝴蝶立在上面的花果居然都是仿真的。
  与此前见过的绢花不同,眼前的这些产品,设计更为精巧,制作更加精良,仿真效果也明显更好,如果不是走进了仔细观察,几乎难辨真假。
  陪同记者一起参观的王庙镇党委副书记、政协联络室主任孙宁看出了我们的震撼,笑着跟我们说起了一个不太一样的招商故事。
  2021年,王庙镇党委政府组织起一个由班子成员、党建共同体书记、村支部书记代表组成的考察团,赴天津市武清区曹子里镇等地进行考察学习。
  在这次考察学习中,王庙镇与投资建设了今天的山东花神谷有限公司的天津馨晟有限公司有了第一次接触。
  “天津市武清区曹子里镇的特色产业就是绢花,曹子里镇的绢花产业群体多、群众参与度广,真正形成了 “家家有项目、户户干绢花”的发展态势。在这里,个体连着个体、卖场连着卖场、企业连着企业。全镇2.8万人中有1.5万余人从事绢花生产,有3000个绢花生产专业户,绢花生产企业达到1156家,其绢花产品占据全国市场40%的份额,是北方最大的绢花生产基地。”现在谈起此事,王庙镇党委书记魏长峰依然感触良多。“当时我们是到天津馨晟有限公司进行了考察,一方面是想多了解,多学习,另一方面也是想向对方介绍一下平原县王庙镇。”
  正是源自这一次的接触,双方建立起了初步的印象。在此后,王庙镇党委政府一次次的诚挚邀请,让天津馨晟有限公司总经理呙春柱下定决心也来平原做一次考察。
  “我来到平原以后的几天里,魏书记是寸步不离的陪着我到处去看,一个劲的向我介绍平原,介绍王庙镇。平原的干部队伍这种务实、热情的工作态度,是我对平原感兴趣的第一步。 ”呙春柱告诉记者。 “不仅如此,王庙镇还为我拿出了一整套的发展计划,考虑到平原优越的区位优势、充沛的人力资源还有良好的营商环境,最终坚定了我想要在平原做一番事业的想法。 ”
  目前,山东花神谷有限公司已完成注册、立项、设计和前期审批工作,正式启动厂区建设工作,预计2022年年底可以建成投产。项目全部达产后,将成为华东地区最大的仿真花生产基地,年可实现销售收入1.8亿元,上缴税金近500万元、出口创汇3000余万元。
  “山东花神谷有限公司这个项目,属于整个仿真花产业集群效应的台风眼,一个企业会带动围绕他服务的多个产业启动发展。因为这个项目在王庙镇的顺利落地,目前,天津又陆续有8家相关企业明确向我们表达了入驻意向,一个焕发着蓬勃生机的项目集群即将诞生。同时,生产基地的落成,也能够有效的解决张官店、王庙社区群众住进新社区后的剩余劳动力就业问题,预计可辐射带动1.2万名群众家门口就业,有效带动王庙镇的小城镇物流、餐饮等行业的发展,实现了引进一个项目、带动一个产业、富裕一方群众的目的。 ”孙宁对记者说。
  发展一个产业可以带动一方经济的发展,而经济发展也离不开党的理论指引,离不开政府的扶持帮助。作为劳动密集型产业,仿真花产业不仅需要充足的人力资源,更重要的是一个稳定有序的生产、加工、组装平台。为此王庙镇党委政府设计的发展方案中,将采取 “党建+”的运行模式,在全镇6个区域党建共同体成立共富工坊,对接、带动全镇所有村庄参与生产,进行统一管理、统一定价。
  “成立共富工坊的目的,一方面是为了方便企业运营,企业出订单,共富工坊为企业组织人力生产。另一方面主要是为了防止出现无序竞争的风险,这个风险不仅会影响企业的发展,更有可能影响整个产业的发展。”王庙镇张官店区域党建共同体党委书记姜小瑞对记者解释。 “同时,我们将会以企业与共富工坊的差价作为村集体收入,仅此一项预计全镇的村集体增收就可以达到300万元以上。真正实现集体与群众增收的双赢,在依靠组织振兴实现产业振兴的同时,为生态、文化等方面的振兴提供更好的基础,继续叫响平原 “乡村振兴”品牌。”
  采访中孙宁告诉记者,下一步,王庙镇将继续强化加强机关自身建设要求,不断提升履职能力,充分运用本地资源,通过做大、做强传统绢花、手套加工、畜牧养殖等产业,打造一个 “大进大出”的物流业、 “人来人往”的服务业,逐步形成多元发展、多极支撑的现代产业体系,实现外来资金、人员的聚集,促进三产融合发展,为镇域经济发展增添动力,打响平原“乡村振兴”品牌,为平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做出应有贡献。
更多>>  平原时讯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平原:党建引领产业兴 带动一方经济活
  本文所在版面
【第 02 版:平原动能】
Document

免责声明

  德州新闻网是由德州日报社所创建的综合性网站,所刊登的第三方发表的各类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资料的版权,均为第三方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所有。

  所有与德州新闻网链接的网站及其内容和版权,由相应的提供者与拥有者负责,德州新闻网对链接网站的内容不承担任何商业法律责任。

  德州新闻网刊登的电子报,均为报纸出版方提供的原版期刊杂志内容。德州新闻网不对报纸做任何内容方面的增减修改,对此等信息的准确性、完整性、合法性或真实性均不承担任何责任。

  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使用了您拥有著作权的作品并对我们的编辑方式有任何异议,请向我们提供您的身份证明及您对该作品拥有著作权的相关文件,我们会尽快根据法律法规妥善处理。

  对于本站拥有版权的稿件,未经书面协议授权,禁止其他网站等有关信息服务企业予以转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