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 帮助    
  文章搜索:
用户名: 密码: [注册][找回密码]  
走访群众11.2万余户,现场解决问题1392个——
平原:五色台账化解急难愁盼
□ 张大伟 曹伟

△ 接到转办单后,国网平原县供电公司迅速组织人员维护农电设施


  本报讯 日前,在平原县王庙镇李德俭村,镇供电所所长高圣贵巡检线路后,来到村民家中回访:“村里换上新电线后,用电稳定了吗?” “现在再也不用担心跳闸了,感谢党委政府为我们解决了问题。”村民季红新说。
  在平原县开展的 “我为群众办实事 共建幸福新平原”实践活动中,王庙镇干部蔺兆平在李德俭村走访时,季红新等村民反映 “家里电器一多就跳闸,影响了正常生活”。他立即记录问题、迅速上报。镇供电所接到转办单后迅速派人现场勘察,快速完成了李德俭村600米线路更换。从提出问题到解决问题,只用了不到5天时间。
  自 “我为群众办实事 共建幸福新平原”实践活动开展以来,全县始终坚持人民至上理念,动员和组织广大党员干部走出机关,下乡访民情、入户解民忧,与群众面对面沟通、心贴心交流,用心用情用力解决好群众反映的急难愁盼问题,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聚焦群众的 “关键小事”
  结合党史学习教育,平原县启动了 “我为群众办实事 共建幸福新平原”实践活动。通过问计于民、问需于民、问政于民,打通服务群众 “最后一公里”。
  实践活动开展前,平原县委、县政府主要负责同志多次深入基层调研,并召开座谈会征求意见,迅速统一了思想、明确了目标,聚焦群众的“关键小事”,全力把好事办好、实事办实。
  平原县成立了实践活动指挥部,抽调20余名同志组成工作专班集中办公。指挥部制定了 “四个100%落实责任制”等一系列措施,绘制出问题转办流程图、责任单、登记表等,以清单化、责任制推动工作落实。全县选派290余名基层工作经验丰富的机关干部作为走访组成员,各镇街选派精干力量,共同进村入户走访群众。
  “我们对走访人员集中培训,提高他们的沟通能力,从而准确了解群众的真实想法和实际需求;提高他们的业务水平,用群众听得懂、愿意听的方式宣传党委政府的惠民政策。”平原县实践活动指挥部综合协调组组长王路纵介绍。
  全力化解急难愁盼问题
  按照 “村不漏户、户不漏人”的原则,走访人员利用早晚时间对群众逐一走访,家庭成员有外出的通过电话、微信等方式联系到人。“对群众反映的问题,能现场解决的,我们连线有关部门答疑解惑;不能现场解决的,一户一台账,如实记录汇总上报。我们走访时共发现问题 36个,现场就解决了 30个。”龙门街道莲花池社区党支部书记张志强说。
  在实践活动指挥部采访,一叠《群众反映问题汇总台账》引人注目,上面清晰记录了受访群众的姓名、联系方式、反映问题、交办部门和责任人、解决时间、群众回访满意度及台账颜色。根据群众反映问题的轻重缓急、难易程度,分类分级建立了五色台账。绿色台账是村级层面能够解决的;蓝色是镇级层面能够解决的;黄色是需报指挥部,转交县直部门解决的;红色是县直部门提报,需县级以上层面解决的;白色是群众提出的不合理诉求,需持续关注并做好解释的。对问题接收、登记、界定、转办、反馈等环节,实行精细化管理、闭环运行,明确办理、回访时间,提高问题转办效率和准确度。
  化解问题时他们分类施策,根据台账类别及处理权限,绿色和蓝色台账由镇村自主解决;黄色和白色台账报指挥部,黄色由指挥部转交相关县直部门,第一时间解决;黄色台账一时难以解决的转为红色,由县直部门拿出解决方案后上报县领导。群众有所呼,党委政府有所应。压实工作责任,清单式推进,确保群众反映的问题事事有回音、件件有着落。
  截至目前,全县实践活动共走访群众11.2万余户,梳理群众反映问题2941个。其中绿色台账问题695个,蓝色台账问题 750个,黄色台账问题 104个。现场解决问题1392个,其他问题正在积极办理,已解决问题群众满意率达100%。
  问题清单变幸福账单
  供暖不热、排水沟渠不畅、小区卫生管理不到位,所属镇街迅速解决;县生态环境分局整改环境异味、教体局改善学生食堂伙食、交通局解决公交车次少问题…… “五色台账”建立之初,它是问题清单,摆出了群众的困难事、烦心事、揪心事。随着问题一个个及时化解,问题清单变身为百姓的幸福账单。
  通过实践活动,广大干部实地走访,工作接了地气,加深了与群众的感情。结合群众提出的问题,县直部门和镇街主动作为,优化服务流程,简化办事环节,提高服务效率,真正建立了一个 “我为群众办实事”的有效路径和长效机制,不断推动党史学习教育走深走实。让群众尽享改革发展成果。
更多>>  平原时讯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平原:五色台账化解急难愁盼
  本文所在版面
【第 03 版:平原社会】
Document

免责声明

  德州新闻网是由德州日报社所创建的综合性网站,所刊登的第三方发表的各类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资料的版权,均为第三方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所有。

  所有与德州新闻网链接的网站及其内容和版权,由相应的提供者与拥有者负责,德州新闻网对链接网站的内容不承担任何商业法律责任。

  德州新闻网刊登的电子报,均为报纸出版方提供的原版期刊杂志内容。德州新闻网不对报纸做任何内容方面的增减修改,对此等信息的准确性、完整性、合法性或真实性均不承担任何责任。

  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使用了您拥有著作权的作品并对我们的编辑方式有任何异议,请向我们提供您的身份证明及您对该作品拥有著作权的相关文件,我们会尽快根据法律法规妥善处理。

  对于本站拥有版权的稿件,未经书面协议授权,禁止其他网站等有关信息服务企业予以转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