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电一次检修班的成员正在一起研究简易升降机。
变电一次检修班的成员在变电站进行现场勘查。
本报讯(平原融媒记者 贾宁邱冰菲)在国网平原县供电公司变电工程部变电一次检修班,有这么一群年轻人,为了确保全县电网设备安全稳定运行,检修班所有工作人员做出了巨大的努力,默默无闻坚守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挥洒青春汗水,用行动诠释着年轻一代的理想、信念与抱负。
援藏重任挑在肩
2017年,国网平原县供电公司变电一次检修班27岁的王瑞,响应省公司的号召,毅然奔赴西藏日喀则进行电力建设技术援助。日喀则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面积大、人口稀、海拔高、环境差、高寒缺氧、气压低、空气干燥、温差大,最近的工地地点距离日喀则驻地也需要2个小时以上的车程。不仅如此,语言交流的不便、工作模式的不同、高原反应等困难,也在时时刻刻考验着王瑞,面对困难,他咬紧牙关不放松。
“虽然日喀则的环境比较恶劣,但是,看到通知的第一时间,就选择了报名。我认为,作为年轻人要有不怕吃苦,不怕累,敢于奉献的精神。”4年过去了,王瑞这样评价自己当年的决定。
在日喀则工作70多天的时间里,王瑞先后参与了10座110kV变电站、7座35kV变电站前期施工技术指导工作,协调了2座110kV变电站的停电施工协调工作,组织了5座变电站的验收送电任务。有效提升了日喀则整体变电管理水平和设备水平,也将国网平原县供电公司变电一次检修班青年的风采书写在壮美的雪域高原。
务实作为提技能
“我们要对平原县南部三站(腰站镇变电站、张华镇变电站、王庙镇苏集变电站)进行一次二次设备的验收以及设备的前期校验工作。因为变电站内部环境比较复杂,设备比较多,安全性较低,在工作之前,大家一定要对现场进行认真仔细地勘察,保证现场零违章,工作零失误,保证人身、设备、电网的安全。”变电一次检修班担负着平原县22座变电站设备的检修、试验、维护、抢修等工作。变电设备的安全运行是电网可靠供电的根本,变电站出现故障,将面临大范围的停电,直接影响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
平原县南部区域电网建设相对较弱,每逢用电高峰期,易发生用电故障。为彻底解决这一问题,2020年,国网平原县供电公司在迎峰度夏强网工程中,要求在不停电的情况下,新建4座35kV变电站,并将原有变电站的线路迁移到新变电站。经过多方面的慎重考虑,最终国网平原县供电公司将这个艰巨的任务交给了变电一次检修班。
“一个月内投产4座35kV变电站,完成19条10kV负荷切改工作,16公里35kV线路建设,此次工程密集程度、工作强度是创平原电力史上的历史之最。变电一次检修班这个年轻的团队,发挥出了年轻人激情澎湃的朝气与干事热情,团结协作,克服了重重困难。”国网平原县供电公司变电运检中心主任黄廷平说。
四座变电站投产后,平原县南部区域的四个乡镇变电容量较原来增加了3倍,设备老旧等顽疾彻底根除,电网实现由“最差”向“最强”的颠覆性转变,供电能力、可靠性实现跨越式提升。这一骄人的成绩背后,彰显出的是电力系统年轻一代大胆尝试、勇于创新的革新精神。
充电探索善创新 “螺旋式升流线夹、交流失电告警装置等产品是我们前期发明的一些创新产品。像这样的发明还有很多,其中,现在比较常用的一种带电注油工具,它的主要作用是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减少停压停电,然后对带电设备进行注油。”他们利用业余时间,集思广益,发明的一系列“小玩意儿”,大大提高了工作的安全性,提高了工作效率。之前,设备带电时不能对刀闸进行注油润滑,尤其是母线侧的隔离开关锈蚀严重时,检修的时候还要扩大停电范围。现在检修人员在带电的情况下,通过带电注油工具定期对刀闸进行润滑注油,将锈蚀缺陷消灭在萌芽状态,减少停电范围及次数,避免了停电造成的社会影响及电量损失。这种带电注油工具虽然设计简单,但是却能极大地改善变电站户外刀闸生锈的问题,正可谓是小发明,大作用。
过去变电站检修设备只能靠人拉肩扛,较重的一些设备搬运比较困难,而且停电范围比较大。为解决这一难题,变电一次检修班的年轻人又一次突破常规思维,经过反复尝试,发明了一款简易的升降机,利用滑轮原理人工拉升、降落设备,操作简单、快捷,不仅起到了缩小停电范围、缩短停电时间,又提高了工作效率,同时,还提升了施工人员的安全性。
惟创新者进,惟创新者强,惟创新者胜,在国网平原县供电公司变电一次检修班的创新工作室内,像这样的发明专利还有许多,防触电雷达报警器、便夹式升流线、断路器跳闸自动通知装置等,这些都凝结着平原电力人的智慧和心血。
新时代阳光下,一代代的青年电力人,正在以初心和使命践行着“人民电力为人民”的誓言,以“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的豪情投身于电力事业的发展,以“恪尽职守、扎实肯干、勇于奋斗、不断创新”的精神交响与时代主旋律的脉动深度契合,奏响了一首昂扬向上的青春进行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