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 帮助    
  文章搜索:
用户名: 密码: [注册][找回密码]  
平原:农民文化艺术节里的“三变”
———2020年德州﹙平原﹚农民丰收节群众性系列活动

王凤楼镇农民文艺作品展演


文化产品进行展出


老百姓在台下开心地看节目


老百姓锣鼓敲起来


龙门办事处书画展


王杲铺镇文化艺术节启动仪式


  庆丰收、话振兴、走进我们的小康时代。2020年9月19日—9月22日,以平原县为主会场的2020年德州(平原)农民丰收节即将举办,届时同步举办平原县农民文化艺术节、农民运动会、农洽会、农博会等群众性系列活动。
  为了营造喜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县广大城乡干部群众共庆丰收共享喜悦的社会氛围,眼下平原县农民文化艺术节正在全县各乡镇(街道)火热展开,今年的农民文化艺术节持续时间更长、群众参与度更广、活动形式更加丰富多彩,进一步提高了老百姓文化生活的获得感和幸福感,真正把农民文化艺术节办成“老百姓的节日”。截止目前,全县共有3000余名文艺爱好者参与演出,演出场次达到1500余场,实现文艺演出对全县855个行政村全覆盖。
“农民看戏”变为“农民演戏”
  盛世欢歌,鼓声铿锵。9月8日,在王杲铺镇王杲铺社区党群服务站,伴随着王杲铺镇鲁北大鼓协会锣鼓展演的出场,王杲铺镇农民文化艺术节拉开了帷幕。活动现场,舞蹈、京剧、歌曲、朗诵、本土特色节目轮番上阵,精彩纷呈,把整场演出推向了一个又一个高潮,赢得了围观群众的阵阵掌声。
  “今天的节目办得挺好,大部分都是农民自编自演的,非常接地气。我最喜欢的是《四个毛驴庆丰收》这个节目,小毛炉活泼好动,赶驴人时而严肃时而搞笑,逗得老的少的笑声不断。”王杲铺镇王杲铺社区居民孙洪霞专门带着小孙女来看演出,小孙女在她怀里不停挥舞着手臂,紧跟台上音乐的律动。
  “现在生活好了,空闲时间也多了,没事娱乐娱乐也挺好,不仅锻炼了身体,关键是自己也开心。我们自己编排节目,演的就是身边的事,群众也爱看。”《四个毛驴庆丰收》的表演者郑义清是王杲铺镇董路口村的村民,他告诉记者,他们村不仅有传统的京剧、大鼓、秧歌、跑驴表演队伍,还有广场舞、歌伴舞等表演人才,今年他们村的表演队除了日常在本村演出之外,还到周边村庄、镇上、县里演出了20多场。
  据了解,王杲铺镇现有管理规范、活动积极地文艺爱好者表演团队38支。2020年,该镇举办社区级、镇级表演20多场次,平均每场演出有200余名文艺爱好者参演,极大地丰富了周边群众的文化生活。这些文艺演出不仅体现了新时代农民群众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双丰收,也表达出了广大农民丰收的喜悦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期许。
  自8月14日腰站镇锅培口村在平原县第一个启动农民文化艺术节活动以来,各乡镇(街道)组织社区(村)全面发力,全民参与的局面已经形成,各种文艺活动都在有序进行。 “我们举办农民文化艺术节的目的就是要达到‘群众演群众看’的效果,这样才能极大的提高老百姓的积极性和参与感,让老百姓叫好的农民文化艺术节才真正是老百姓的节日。”平原县文化和旅游局局长刘有冰说。
“单个活动”变为“组合发力”
  “现在家家户户都有电视,但是我们仍然十分怀念大家一起坐在小马扎上看露天电影的感觉。现在晚上没事的时候,约上几个不错的老邻居,一起坐在荧屏前,看看老电影,挺好的。”9月8日傍晚,天气渐渐凉爽,家住龙门街道金河源社区的张阿姨早早来到了法德文化广场,等待着精彩露天电影的上演。
  一块幕布、一个投影仪,将喜剧片《奇葩胖嫂》《喜盈门》、故事片《最后一公里》《苹果村里的喜事》、戏曲片《女婿》《梨乡妹子》《王宝钏》等多种题材的优秀影片送到居民身边,既丰富群众的精神生活,还增进了邻里之间的感情。
  “我们现在正在开展‘订单放映’模式,根据老百姓选择的影片订购放映,不断调整和完善公益电影放映服务。”平原县电影发行放映公司党支部书记蔡连国说,今年围绕脱贫攻坚、生态文明建设等重点工作,放映员深入全县各小区、村庄放映,截至目前,已放映电影6000余场,9月底可放映6500场公益电影,实现电影放映全覆盖。
  同一天,“大美龙门 共庆丰收”农民文化艺术节书画展在龙门街道书画室成功举办,此次展示的书画作品均由龙门街道各界书画爱好者报送。在活动现场,5位书画爱好者提笔挥墨为前来参观的群众展示书法技巧,不时有文艺爱好者上前请教,切磋技艺,取长补短。
  除了电影下乡放映、书画展,今年平原县还组织开展了“新时代乡村阅读季”、广场舞大赛、特色乡村游、农民歌手大赛、锣鼓大赛、戏曲进乡村、广场百日文化等系列活动,活动多样,时间跨度长,影响面广,掀起了人人展才艺,人人练才艺,人人比才艺的时尚之风。
“文艺爱好者”变为“文化管理员”
  9月15日,在王凤楼镇和谐社区的文化大院里,一场小型的文化惠民演出正在进行。唱歌、唱戏、扭秧歌......节目形式丰富多样,来观看的老百姓看地也是津津有味。“‘梁文管’经常组织文艺队伍来这里演出,现在家里也没什么事,我们天天过来看。”前何寺村的村民张晓霞乐呵呵地说。
  张晓霞所说的“梁文管”就是王凤楼镇和谐社区文化中心的文化管理员梁志秋。他本身就是一名文艺爱好者,自从上任以来,在村里组建了一支30多人的文艺队伍,开展了多种多样的文化惠民活动,老百姓都亲切地称他为“梁文管”。在平原县,像梁志秋这样的文化中心管理员一共有213名。他们活跃在各个乡镇社区,是平原文化艺术活动组织的基层力量。
  自今年8月14日,农民文化艺术节村级启动仪式举行以后,各乡镇社区的文化管理员们更加忙活了。
  “现在,我们把这些文艺爱好者组织起来进行演出的频率更高了,既能让老百姓们看到演出,也能把好的节目推荐到镇上。”梁志秋一边说着一边拿出手机告诉记者,县文化和旅游局的工作人员还建了一个“平原县基层文化管理员微信工作交流群”,大家随时把开展的活动发到群里,这让文管员们有了归属感和竞争力。看到别的乡镇社区有什么创新的做法,文管员们也会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学习借鉴,“咱这工作大家都看着呢,不能落到别人后面去啊,你看这三唐乡文化站的沙志娟,她就组织老百姓排练了很多优秀的广场舞,参与的老百姓很多。”梁志秋告诉我们。
  为了让此次农民文化艺术节顺利开展,平原县多次召开会议进行统筹调度,由县、乡、村三级自下而上逐级开展。平原县文化和旅游局还成立6支艺术指导小分队深入全县12个乡镇(街道)对节目进行指导,力求让节目形式更加新颖,内容能够与本地民俗文化、农时农事相结合。
  “正是有了这些文管员,我们的工作才能扎根基层,深入百姓,真正丰富老百姓的精神文化生活。”县文化艺术中心党支部书记郭小朋说。
  平原融媒记者 王亚群 柴娜
更多>>  平原时讯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平原:农民文化艺术节里的“三变”
  本文所在版面
【第 4 版:平原魅力】
Document

免责声明

  德州新闻网是由德州日报社所创建的综合性网站,所刊登的第三方发表的各类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资料的版权,均为第三方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所有。

  所有与德州新闻网链接的网站及其内容和版权,由相应的提供者与拥有者负责,德州新闻网对链接网站的内容不承担任何商业法律责任。

  德州新闻网刊登的电子报,均为报纸出版方提供的原版期刊杂志内容。德州新闻网不对报纸做任何内容方面的增减修改,对此等信息的准确性、完整性、合法性或真实性均不承担任何责任。

  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使用了您拥有著作权的作品并对我们的编辑方式有任何异议,请向我们提供您的身份证明及您对该作品拥有著作权的相关文件,我们会尽快根据法律法规妥善处理。

  对于本站拥有版权的稿件,未经书面协议授权,禁止其他网站等有关信息服务企业予以转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