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 帮助    
  文章搜索:
用户名: 密码: [注册][找回密码]  
平原王杲铺镇洼董村抗美援朝老兵董曰强——
遥远的歌声里有他的青春

董曰强正在讲述自己的从军故事


  

峥嵘岁月 历历在目
  “当时参军,就是一心要上战场,击退敌人,保家卫国!”平原县王杲铺镇洼董村88岁的退伍老兵董曰强向年轻人讲述自己67年前参军入伍的初心时,语气坚定,铿锵有力。
  作为村里目前年龄最大的退伍军人,上世纪五十年代初参军的董曰强,见证了新中国建立之初筚路蓝缕的历程。今年是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为了让后辈牢记那段峥嵘岁月,洼董村党支部特意邀请老兵董曰强为村里年轻人上了一堂“历史课”。
  董曰强1953年6月入伍,那年正好21岁,谈到自己为什么参军,他说:“我们这一代人有福,1949年新中国成立时也就十七八岁,本想着成家过个安稳日子,可是面对敌人越过三八线,威胁到国家安全,那时候年轻,血气方刚,就想着上战场硬碰硬,击退敌人!”
  1950年10月,中国人民志愿军入朝作战,“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消息传到村子里,刚刚18岁的董曰强第一时间准备报名参军,可作为家里的老大,他的顶梁柱角色让他的从军报国梦暂时搁浅。又过了两年多,弟弟已经可以在家里独当一面,董曰强再也等不及了,坚定地报名参了军。
  “临走时我就做了最坏准备,没打算活着回来。”时隔67年,董曰强回忆起1953年6月离家参军时的壮志雄心,十分平静淡然,让人内心颇受触动。
  “到了部队就开始新兵训练,那时候是训练1个月就入朝作战,我们就像是打了鸡血一样,虽然训练强度很大,但并不觉得累,就是每天都盼着上战场实打实地打。”正当董曰强和战友们为入朝作战刻苦训练时,1953年7月,交战双方签订《朝鲜停战协定》,抗美援朝战争胜利结束,董曰强这批新兵不再被派遣入朝。董曰强谈起当时的感受时说:“没能上战场亲手打敌人,多少有些失落,但还是为国家取得战争胜利而高兴!”
  新兵训练结束,董曰强最终被分配到驻上海承担防空任务的某部队。当时,败退台湾的国民党不断派军机对大陆进行轰炸,上海更是国民党军机轰炸的重点目标。“我负责打探照灯,敌人飞机一来,我们就用探照灯照敌机和天空,为高射炮击落敌机创造条件。”董曰强谈到这段故事时,声音提高了几度,十分激动。
  “有时候一晚上警报电铃响三四次,听到警报就要马上起来准备战斗。退伍复员后,我好长时间晚上睡不安稳,总觉得有警铃响。”听到这里,年轻人们禁不住笑了。
“光荣人家”熠熠生辉
  1957年6月,25岁的董曰强复员回乡,那个时候他可算得上是村里的“大龄剩男”。“参军报国嘛,从古家国不能两全,我当兵前就有这个思想准备,所以当时很看得开,但是家里人可急坏了。”董曰强说到这,不自禁地和台下的年轻人一起笑了起来。因为年轻帅气,又有军人那股子英雄气质,后来,董曰强娶了个十里八乡都说得出去的漂亮媳妇。
  成家后的董曰强又开始为村里忙了起来。他担任了5年的小队长,那时全村分4个小队,村民以小队为单位开展生产生活活动。“队长就是个管家,不但要管队集体的事,还要张罗村民家的事,事情杂得很。”军队的烙印让董曰强一直保留着军人的本色,他处理起事务来,分得清轻重缓急,该柔时柔,该严厉的时候从不犹豫,小队的大小事情都被他安排得井井有条,小队指标连年在村里排第一。后来他还担任了3年的村治保主任,更是把军人的优良传统发挥得淋漓尽致。
  几十年来,董曰强都对军队和军人有着特殊的感情,这份真挚的情谊也深深地影响到了他的家人。 2016年,他的小孙子选择高中毕业后参军入伍,“爷爷对我选择参军的影响很大,他很鼓励和支持我当兵。”今年已经是董秀瑞参军的第4个年头了,他每次给家里打电话都要首先向爷爷汇报自己的军队生活。
  如今,董曰强家的大门上悬挂着两块牌子,上面分别写着“光荣人家”“五星之家”,在阳光的照耀下,熠熠生辉。
曲曲红歌 永葆本色
  洼董村每周六下午都会举办文艺活动,董曰强每次都会上台展示才艺。“强爷爷虽然八十八了,但是身体健康,精力充沛,是我们村首屈一指的‘文艺骨干’。”洼董村党支部书记董秀政笑着说道。
  1998年,村里开始策划组织文艺活动,从扭秧歌、唱歌曲再到近年来的广场舞,二十年来,董曰强和老伴一直积极参与、主动出力,并带动身边的人参与其中,也许这正是军人“集体主义精神”的最好写照。
  “我喜欢唱歌,爱好文艺,年轻当兵的时候就有这个爱好,现在生活美满顺心,歌‘瘾’更大了!”每次才艺展示时,董曰强有两首必唱歌曲,一首是《歌唱祖国》,另一首是《小白杨》。
  “每次唱《歌唱祖国》我都攒足了劲,要唱出那种精气神,我们国家从弱到强,今天拥有这么好的生活,我唱歌每一字每一句都是从心眼里出来的!”88岁的董曰强说起话来仍然有一股子大嗓门、不服输的精气神,他笑称这是退伍老兵的本色出演。一首首爱国之歌,成为了他晚年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因为在那遥远的歌声里有他青春的模样!

  作者:董明东 董秀政

更多>>  平原时讯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遥远的歌声里有他的青春
  本文所在版面
【第 4 版:平原魅力】
Document

免责声明

  德州新闻网是由德州日报社所创建的综合性网站,所刊登的第三方发表的各类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资料的版权,均为第三方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所有。

  所有与德州新闻网链接的网站及其内容和版权,由相应的提供者与拥有者负责,德州新闻网对链接网站的内容不承担任何商业法律责任。

  德州新闻网刊登的电子报,均为报纸出版方提供的原版期刊杂志内容。德州新闻网不对报纸做任何内容方面的增减修改,对此等信息的准确性、完整性、合法性或真实性均不承担任何责任。

  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使用了您拥有著作权的作品并对我们的编辑方式有任何异议,请向我们提供您的身份证明及您对该作品拥有著作权的相关文件,我们会尽快根据法律法规妥善处理。

  对于本站拥有版权的稿件,未经书面协议授权,禁止其他网站等有关信息服务企业予以转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