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 帮助    
  文章搜索:
用户名: 密码: [注册][找回密码]  
一堂实战培训引发的深度思考
  (上接一版)
风景背后的风景
  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人在楼上看你。境界不同,风景不同。
  4月23日下午,多式联运“德州港”、京德智造产业园、联化科技、晋德公司……四大专业园区、四个标志企业,组成平原高质量发展的风景线。行走在这条风景线上,兰建平院长现场讲解,以数字经济的视角,为我们描述了远方更美的“风景”。
  多式联运“德州港”项目是一处“无水港”,在这里,随着德州首列海铁联运集装箱班列“平原号”开通新疆、中欧班列,平原成功跨入“一带一路”。这个项目,使平原融入国家战略,县域经济发展的国家价值实现“增值”。
  打造物流产业园区,我们在探索前行。就如学画的学生,我们拿出自己的画作,兰院长如画家,现场指导我们绘制更完美“物流图”:德州港项目的综合效益,必须从物流、信息流、资金流、人流上去考虑,要有流量,更要有“留量”,要做物流的“物流”。
  实施开发区转型提升工程,打造“一区多园”格局,建设专业产业平台,正成为平原高质量发展的新高端、最前沿。目前,平原正打造京德智造产业园、高端装备制造园、企业孵化园等9大专业园区。京德智造产业园,是平原为中关村科研成长型企业打造的“生产飞地”,目前,一期8万平标准厂房正在建设,7家中关村企业等着“拿钥匙入驻。”
  在京德智造产业园,听了平原建设产业园区的构想,和园区经营方的服务管理理念。兰建平院长谈了更深、更前沿的见解:国投公司要主动融入产业平台建设,把今天的钱投在明天的平台上;一个好平台要有工业互联网平台的定位,“数字+模型=服务”,用大平台打造新动能;工业园区、工业地产,这些产业配套还不够,要建产业创新综合体。
  什么是高端,什么是装备,什么是制造?围绕平原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园定位,兰建平院长拆词解句,指出方向:要做高端就必须突出专业化,要做装备就必须突出系统化,要做制造就必须突出生态化。指明路径:要引进世界500强等级的企业,支撑抬升园区定位,成为平原新动能的高地。
  一个园区要留住人才,是靠 “喝咖啡的环境”,还是靠“舒适的双创环境”?在企业孵化园,针对园区引进“海尔海创汇”项目和建设”中国机床附件之城”展厅的构想后,兰建平院长提出了一个“选择题”,亮出一个响亮的观点——让平原有高地。机械制造,要重“产品形”,更重“数字魂”,用智能化、网络化、数字化的标准定位产业流程。留下人才,就要有代表山东、代表国家的高端“双创平台”。
  福洋生物、联化科技、晋德公司、东鸿制膜……这些平原行业领军型企业,就是平原高质量发展的“宝贝”。平原这些鲜活的样本激发了兰院长的诸多感想。在福洋生物制造工程研究院、福洋玉米淀粉自控车间自控中心,“要保护好这些研发的工业装置,这是公司研发水平、创新水平的‘宝贵遗产’”“要优化、重造工业能链,提升工业化生产的可靠性、安全性”“未来的车间,就是数字车间,无人车间,这样,人工成本降下来,安全底线守住了,绿色发展实现数字化。”兰院长侃侃而谈。
  联化科技、晋德公司,两家企业,都是浙企。在平原,身为浙江人,兰建平院长“他乡遇故知”,看到了两家浙企总部的“发展过去和数字未来”。见证了浙商在平原的成长环境,兰院长举例说明政府服务企业的“三到服务”:在杭州滨江,有个理论叫“树论”,意思是自己种树、自己育苗;在滨江,还有一个理念,叫“三到服务”,就是政府服务企业,要做到“不叫不到、随叫随到、服务周到”。
  东鸿制膜是成长在平原的行业“隐形冠军”,“我们双向拉伸技术是独创的”“我们湿法锂离子电池隔膜技术打破日本和韩国企业的垄断”“我们是国内最大的尼龙薄膜生产基地”……听了这些,兰建平感慨地说:“核心技术很重要,企业创新必须不断往前走,不能只满足市场,而要创造市场”。看了企业客户分布图后,兰建平突然发问:“若高铁有锂电池隔膜需求,您们能生产出来吗”,“能!”听了公司负责人的回答后,大家都笑了。
学习背后的学习
  “要站在浙江肩膀上思考问题!”用他山之石筑实平原发展之路。
  4月24日上午,桃园宾馆仁和厅内,一场数字化促进高质量发展专题辅导报告会上,兰建平院长直奔主题——巧借他山之石,攻坚平原高质量发展之玉。
  就在23日,兰建平院长要在平原举办专辅导报告会的消息,就已经成为了平原朋友圈、微信工作群的“热搜”,期盼接受一次“思想洗礼”!超高规格、传经指点、实践探索……多重因素叠加在一起,更凸显这场报告会的丰富寄意。
  逐浪前行,“平原号”航船高质量发展能否行稳致远?兰建平也给出了最直观的答案:高质量发展的背后是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那么,这场高规格的报告会,为2019年平原高质量发展带来了哪些有益借鉴?
  让我们把目光转向课堂,看看学生与老师。学生:县级领导班子全体成员及各乡镇(街区)党政主要负责同志,县直各部门主要负责同志,相关部门中层以上干部。这些是推动平原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少数”。
  老师兰建平更是全国经济领域的“顶级大咖”:浙江省工业和信息化研究院院长(之江产经智库负责人),浙江大学管理学博士、研究员,长期从事工业经济发展、先进制造业基地建设、转型升级、创新发展等方面研究与实践。
  课堂上,一次次雷鸣般的掌声,印证了报告会的“高质量”。兰建平院长的讲课,包括四个部分:数字经济的发展趋势、浙江省发展基本情况、“一号工程”推动高质量发展、平原创新转型的若干思考,这些都是我们关注的焦点。报告会以数字化开篇,以思考探索结尾,从国外到国内,从“互联网+”到实体经济,从浙江模式到平原路径,兰院长的课图文并茂、旁征博引、深入浅出,使我们拓宽了发展思路、创新了发展思维、明确了发展方向。
  用苏浙经验启迪平原发展,以浙为师,对标学习,这次报告会是平原高质量发展的又一生动实践。学思悟践,方能扬帆起航。课堂中,兰院长抛出的关于平原创新转型的若干思考,让我们更好将所学、所思融汇贯通。
  “城市是否应该承担国家与省的生产力新布局?”“平原如何成为创新大县?”“要依托龙头企业,推动高质量发展”“德州港项目的综合效益,要有流量,更要有‘留量’”……这些一连串的启迪性的探讨,与大家频频产生共鸣,不断引发对高质量发展的深入思考。
  借用他山之石,兰院长给我们带来高质量发展“施工图”。
  作为传统制造业占大头的县级市,余姚把智能制造作为经济转型的突破口,以机器人产业为切入点,大力培育发展智能经济,构建新型制造体系,提升余姚制造业竞争力。同时,把人才工作放在第一位置,营造良好的创业条件和营商环境,激发人才特别是高层次人才的创业创新活力,使人才成为推动经济转型升级、高质量发展的有力支撑。
  县域通常被认为是区域科创体系的“最弱一环”。然而,浙江东部山区县新昌却实现了创新驱动这个“大战略”,在“小县域”生根发芽,乃至开花结果。该县铁了心抓创新破“四不”(科技投入产出不匹配、产学研用结合不紧密、科技成果评价不科学、科技创新的体制机制不适应)促转型,先后实现了从欠发达山区县到全国百强县、从全省重点污染县到国家级生态县的跨越,走出了一条创新驱动发展、打造经济升级版的新路子。
  “千万工程”在浙江落地生根,深刻改变乡村面貌,实现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协调推进。2003年,浙江作出实施“千村示范、万村整治”的战略决策,16年的时间里推进“千万工程”不断深化。浙江的农业变强、农村变美、农民变富,“千万工程”累计让3000万人口受益。
  浙江缙云乡愁经济铺富民路,“一只烧饼”产值逾15亿。缙云县成立烧饼办,注册统一商标、设计统一门店形象,还整合各方资源,利用“缙云烧饼文化节”、省农博会等载体进行宣传推介。缙云烧饼办还专门更新了包括烧饼门店标准、制作工艺等要求,既符合国际化的需求,又留住烧饼制作传统技艺的精髓,有助于进一步提升乡土小吃的品质和竞争力。
实干背后的实干
  抓工作、干事业,关键都在“实”,除此而外,别无他途。县委书记王洪霞在去年8月份就发出“学苏浙敢于‘想’求突破奋力‘干’”的号召,文章在新华社客户端刊播,浏览量突破70万人次。
  着眼于担当作为,受兰建平院长启迪的平原县党政干部将在真干上下功夫,坚持知行合一、真抓实干,在“打造平原‘高地’”的赶考路上砥砺过硬本领,做起而行之的行动者、攻坚克难的奋斗者。
  转变思路为先,坚持解放思想再出发。思想是总开关、总闸门。没有思想上的破冰,就难言行动上的突围。打造平原高地,意味着标准更高、模式更新。平原县必须立足自身优势,大胆探索创新,以更加开阔的视野、更为广阔的胸襟,在全国坐标系下谋篇布局、求变求强,推动更大范围、更高层次、更宽领域的全面开放,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在发展数字经济、推进动力变革、促进文明交流、深化区域合作等方面探索新路径新模式,向着打造对外开放新高地的目标阔步前行。
  激活实力为上,开启数字经济新空间。数字化经济是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和新动能。平原县将积极推进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与实体经济的深度融合,合理有序推进大数据产业和制造业的协同化发展。同时,积极推进新型医药、高效农业、新材料等产业的数字化进程,加快发展数字化平台经济,创新发展数字经济新模式,更好发挥数字经济对经济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的带动作用。
  培强龙头企业,打造特色产业新集群。福洋生物、联化科技、晋德螺丝等企业已经成长为同行业的单项冠军、隐形冠军。打造平原新高地,要充分发挥龙头企业在协作引领、产品辐射、技术示范、知识输出和营销网络等方面的核心作用,带动越来越多的企业朝着规模化、集群化、专业化、高端化方向发展,打造现代产业集群,驱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依托东鸿制膜、江山碳纤维,打造新材料产业集群;依托晋德螺丝、征宙机械,打造高端装备产业集群;依托信谊制药、谛爱生物、诚汇双达,打造生物医药产业集群;依托多式联运集装箱班列项目,打造现代物流产业集群。
  夯实基础为本,构筑引才聚才新高地。人才,是生产力中最能动的因素,也是激活高质量发展的第一资源。要在新时代高质量发展中赢得先机,就必须把人才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积极引进高端人才,坚持以识才的慧眼、爱才的诚意、用才的胆识、容才的雅量、聚才的良方,广开进贤之路,改革人才激励、评价、分配机制,真诚关心人才、爱护人才、成就人才,营造各类人才来得了、待得住、用得好、流得动的人才创新创业生态系统,让各类人才的创造活力竞相迸发、聪明才智充分涌流,年内力争引进高技能人才400人、专业技术人才150人以上。□张娜 嵇磊 曹伟
更多>>  平原时讯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一堂实战培训引发的深度思考
  本文所在版面
【第 2 版:要闻】
Document

免责声明

  德州新闻网是由德州日报社所创建的综合性网站,所刊登的第三方发表的各类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资料的版权,均为第三方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所有。

  所有与德州新闻网链接的网站及其内容和版权,由相应的提供者与拥有者负责,德州新闻网对链接网站的内容不承担任何商业法律责任。

  德州新闻网刊登的电子报,均为报纸出版方提供的原版期刊杂志内容。德州新闻网不对报纸做任何内容方面的增减修改,对此等信息的准确性、完整性、合法性或真实性均不承担任何责任。

  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使用了您拥有著作权的作品并对我们的编辑方式有任何异议,请向我们提供您的身份证明及您对该作品拥有著作权的相关文件,我们会尽快根据法律法规妥善处理。

  对于本站拥有版权的稿件,未经书面协议授权,禁止其他网站等有关信息服务企业予以转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