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 帮助    
  文章搜索:
用户名: 密码: [注册][找回密码]  
刘新华:丹心育桃李,师爱沁人生
  讲台上,书桌边,她寒来暑往,洒下心血点点;润花蕾,育桃李,春华秋实,她拳拳赤诚一片。从教32年来,她爱岗敬业、刻苦钻研,始终把“学为人师,行为世范”作为自己的座右铭,用爱浇灌孩子渴望知识的心田,用爱托起明天的希望,她就是县文昌小学教师刘新华。
  以生为本,打造“动感课堂”
  最大限度调动学生积极性

  近日,笔者走进文昌小学五年级五班,聆听刘新华老师对于“分数与小数互化”课题的授课。
  “我认为,把分数化成小数,可以采用分子除以分母的方式转化。”“我认为,分母是10、100、1000的分数,可以直接转化成一位小数、两位小数、三位小数。”“还可以……”学生们积极踊跃地提出自己的思路、办法。
  刘新华告诉笔者:“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只有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才能深挖学生的智力潜能,提升学生追求知识的自主性。”
  鉴于这样的认识,刘新华积极打造“动感课堂”,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在课堂教学中,她根据小学生的特点,创造条件,最大限度地利用学生好奇、好动、好问的心理特点,积极创设使学生感到真实、新奇、有趣的学习情境,引领学生进入探究学习中,激发学生心灵深处的强烈求知欲望,引导学生主动动手、动脑、动口,让每个学生都有充分表现自己的机会,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生赵美瑜说:“我最愿意上刘老师的数学课了,因为课上,我们做到了‘手动’‘口动’‘脑动’‘心动’,老师鼓励我们积极思考,又跟同学们一起分享自己的思考感悟,每次上课都感觉是一场‘动感课堂’!”
  据了解,刘新华老师曾被市、县评为“优秀教师”“教学能手”;《浅谈课堂有效练习的设计》获山东省中小学教育科研优秀成果三等奖;多次参加省小学教师远程研修,被评为“优秀学员”。
  实践证明,刘新华老师主导的“动感课堂”,让学生真正“卷入”了学习过程,让教学具有了生命气息和成长性,也结出了丰硕的成果:刘新华老师所带的班级在学校年终考试中,平均成绩年年第一;2008年,在“小升初”考试中,刘新华所带的班级平均成绩全县第一,有7名学生成绩跻身全县前十;2014年,在“小升初”考试中,班级平均成绩全县第一。
注重细节,培养“数学习惯”
  培养学生的扎实基本功

  笔者在刘新华的办公桌上,翻开了学生的习题册。工整的字迹、显明的关键词条、整洁的卷面,令人心情舒畅、清新。
  恰逢学生张长琦的父亲张连东在场,他说:“孩子在刘新华老师的班里,养成了良好的‘数学习惯’,这是我始料不及的,这样的好习惯将让孩子受益终生!”
  在刘新华看来,良好的 “数学习惯”是学生后续学习和发展成长的根基。她说:“培养好习惯,要比拿高分更为重要。好的习惯,会像天性一样自然、坚固,为日后取得成功、创造奇迹打下坚实的基础。”
  培养好习惯,刘新华注重抓细节,有意识地进行训练和指导。为了培养学生审题认真全面的好习惯,她常常让学生自己看图读题,弄清题意后交流 “你都知道了什么?你觉得哪些地方需要大家注意?”再表扬学生是细心的孩子、会读题的孩子等等。又对学生提出的细节字(词、句)进行分析,提醒大家细心读题,弄懂题意。这样不至于学生囫囵吞枣,粗心大意,读题不清,审题不全,造成做题错误。
  在做题过程中 ,她要求学生书写要整齐、格式要规范。平时写作业的时候,她就要求学生想好再写,督促学生不用或少使用橡皮。认真检查是做题不可缺少的重要步骤,做完一道题,并不代表“万事大吉”,在平时的作业中,她要求学生做完一道检查一道,养成善于检查、自查的好习惯。
  谈及“数学习惯”,学生肖雯苒的母亲赵娜更是对刘新华感激不已。以前肖雯苒总是马虎,错题很多,数学成绩在七、八十分打转转。 “自从刘老师督促孩子养成了仔细审题、做题、检查的好习惯后,孩子因为马虎出现的错误少了很多,现在数学成绩稳定在95分以上,真是太感谢刘老师了!”
  关心学生,爱润花蕾
  在孩子们心里点燃希望

  4月2日上午11点半,恰逢放学,笔者看到一名小女孩拿着课本匆匆地赶到刘新华的办公室。“老师,我上课有两个知识点还不是太理解。”刘新华耐心地给她讲解起来。
  这时候,小女孩的父亲贾彦志来到了刘新华的办公室。他来接孩子放学,见孩子长时间没出校门,就知道孩子又来找刘新华问问题了。他告诉笔者说:“这是我的女儿,叫贾梓艺,以前呀,很刻苦,成绩就是提不上来,小梓艺都有些自暴自弃了,多亏了刘老师的指导关心,现在成绩是直线上升。”说到这儿,贾彦志的脸上写满喜悦。
  刘新华说:“师德之魂在于‘爱’,爱是感情诱导的本源,没有爱便没有真诚,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爱是沟通师生思想感情的桥梁。如果学生是一朵含苞待放的花蕾,教师的职责就是让他们在生活这片温暖的阳光里绚丽绽放。”
  作为一名教师,刘新华对学生一视同仁,对于调皮生,她从来就没有放弃,任其破罐子破摔,而是给予他们更多的关爱,坚持正面教育,用循循善诱的方法,耐心细致地做好学生的思想转换工作,让孩子们敞开心扉,快乐地融合到班级的集体中去。在课下,她经常和学生们以朋友相称,与他们共同站在同一条线上,用教师特有的语言和行动去唤起学生的热情,产生共鸣,激发学生的热情。
  在刘新华眼里,爱是成功教育的动力,师爱是师德的灵魂。为师者要热爱、关心、善待每一个孩子,以平等的尊重和真诚的爱心去打开每一个孩子的心门,在孩子们心里点燃希望,并且照亮他们的一生。
  张娜 朱方臣
更多>>  平原时讯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刘新华:丹心育桃李,师爱沁人生
  本文所在版面
【第 3 版:民生】
Document

免责声明

  德州新闻网是由德州日报社所创建的综合性网站,所刊登的第三方发表的各类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资料的版权,均为第三方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所有。

  所有与德州新闻网链接的网站及其内容和版权,由相应的提供者与拥有者负责,德州新闻网对链接网站的内容不承担任何商业法律责任。

  德州新闻网刊登的电子报,均为报纸出版方提供的原版期刊杂志内容。德州新闻网不对报纸做任何内容方面的增减修改,对此等信息的准确性、完整性、合法性或真实性均不承担任何责任。

  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使用了您拥有著作权的作品并对我们的编辑方式有任何异议,请向我们提供您的身份证明及您对该作品拥有著作权的相关文件,我们会尽快根据法律法规妥善处理。

  对于本站拥有版权的稿件,未经书面协议授权,禁止其他网站等有关信息服务企业予以转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