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 帮助    
  文章搜索:
用户名: 密码: [注册][找回密码]  
农家的日子画中过
作者:解桂颖
  大雪时节,万物凋敝,黯然无华。在这样冷清的日子,恩城镇五里庄村却朵朵 “花儿”迎寒绽放。
  12月12日,冬日的阳光在五里庄整洁的街道上跳跃,暖暖地打在行人的身上。村民杨秀芬迎着阳光,徜徉游览村里的新景观。
  新修建的公园、新铺就的村路、新安装的路灯、新建设的乡村记忆馆、新绘制的文化墙……街道还是熟悉的街道,然而眼前的新景观与记忆中的样子,却是 “新旧两重天”,用她的话说, “真跟做梦一样”。
  走在村南街上,杨秀芬说: “就说这条街吧,以前坑坑洼洼的,现在铺了水泥路,走在上面多平整、踏实。道两边以前也是长满乱草、垃圾到处都是,现在栽上了景观树,多好看呀。”
  不到一年,五里庄变了样, “变干净了、变亮堂了、变漂亮了,变得不认识了……”说起村里的变化,村民们都有自己的感同身受。五里庄之变,是美丽乡村建设让它 “脱胎换骨”。
  2017年年初,美丽乡村建设之风劲吹平原乡村,乘着 “美丽东风”,恩城镇成功申报了省级美丽乡村示范社区和连片治理项目,五里庄村被划为全镇美丽乡村建设的 “示范版图”。
  打扮 “自己的家”,怎么建,先听听村民的意见。恩城镇在五里庄召开村民大会,征求村民的 “美丽建议”,并聘请专家对五里庄精心设计,形成了一套从 “硬件”到 “软件”的规划体系。“建设美丽乡村,我们遵循群众心中的美丽向往,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扎扎实实地把这项美丽工程,建成惠民工程,打造成乡村景观,真正实现镇美、家乡美。”恩城镇党委书记魏凯章说。
  说了就干,半年多的时间里,五里庄的旧貌不断被镇村干部群众的干劲改变着。硬化、亮化、净化、美化、绿化……心中向往、纸上蓝图,一一变成实景,一个 “脱胎换骨”的五里庄,映入乡亲们的眼帘。
  “建设美丽乡村,不仅要景美,更重要的是人美。开始时,有些村民等待观望,当看到身边变化,他们不再乱搭乱建,主动清理自家房前屋后的垃圾、杂物。”恩城镇党委副书记、镇长孙健感慨地说。
  有了群众的参与、镇村的齐心协力,建设美丽乡村才有活力、有动力。以美丽乡村建设美化群众生活环境、改变群众生活习惯,恩城镇还把美丽乡村建设与人文风尚、特色挖掘和民生改善结合起来。目前,五里庄的道路、环境等 “硬件建设”接近尾声,文化、人文等 “软件建设”正在推进。
  “村南头正在建乡村记忆馆,俺打算把家里那些 ‘下岗’多年的织布机啊、小推车啊都收拾出来,等村里的记忆馆建成了,俺就都送过去,到时候,这些老物件又能派上大用场了。”村民杨秀芬说。
  杨秀芬说的乡村记忆馆,是五里庄美丽乡村软件建设的 “重头戏”。随着社会发展,一些乡村生产生活习惯、民俗文化传统,逐渐淡出人们的生活。为了让年轻人 “留住乡愁”、让老年人留下念想,美丽乡村建设中,恩城镇在五里庄村规划建设了 “乡村记忆馆”。
  “等乡村记忆馆都收拾好了,就动员乡亲们把家里用不着的一些猪槽子、小推车、风箱、耙子等老物件都搬到馆里展示,大伙可以经常过来看看,在享受现在好生活的同时,也能记得住过去。”五里庄村村支部书记杨兆国说。□   记者 解桂颖 通讯员 米瑶
更多>>  平原时讯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农家的日子画中过
  本文所在版面
【第 1 版:新闻】
Document

免责声明

  德州新闻网是由德州日报社所创建的综合性网站,所刊登的第三方发表的各类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资料的版权,均为第三方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所有。

  所有与德州新闻网链接的网站及其内容和版权,由相应的提供者与拥有者负责,德州新闻网对链接网站的内容不承担任何商业法律责任。

  德州新闻网刊登的电子报,均为报纸出版方提供的原版期刊杂志内容。德州新闻网不对报纸做任何内容方面的增减修改,对此等信息的准确性、完整性、合法性或真实性均不承担任何责任。

  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使用了您拥有著作权的作品并对我们的编辑方式有任何异议,请向我们提供您的身份证明及您对该作品拥有著作权的相关文件,我们会尽快根据法律法规妥善处理。

  对于本站拥有版权的稿件,未经书面协议授权,禁止其他网站等有关信息服务企业予以转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