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 帮助    
  文章搜索:
用户名: 密码: [注册][找回密码]  
王凤楼:扶贫出新招,助贫救困暖人心
作者:马乾
  王凤楼讯 “自从被评为贫困户那天起,我一直感到脸上火辣辣的,睡觉都不踏实,如今,我家依靠党的好政策,通过镇上的真帮实扶,靠着自己勤劳的双手实现了脱贫,今天我要带着大红花到镇上的脱贫表彰大会上领奖,别提脸上有多荣光”王凤楼镇王河沟村的省定贫困户王德顺对笔者说道。
  近日,王凤楼镇开展了“结贫亲·换新颜”四个一帮扶活动,即: “爱心捐献”活动、大走访活动、 “切尾巴”活动和脱贫典型表彰大会。
  王德顺家因妻子胰腺全部切除需常年就医,自身也患有心脑血管疾病,家里的独苗经济条件也不宽裕, 2016年他夫妻俩都被识别为省定贫困户,这一年来王德顺不等不靠,在镇政府的帮助下谋得了一份公路养护员的工作,每月有了300块的工资,他鼓励妻子在家编制藤椅,靠着双手挣钱,借助镇上的扶贫政策,他搞起了绵羊养殖,从去年的5只发展到今年的12只,日子越过越好。今年经过镇扶贫站的评估,一家人光荣的摘掉了 “贫困户”的穷帽子。王德顺的脱贫事例就是王凤楼镇贫困户自强不息积极进取的一个缩影。
  王德顺和其他26名省定贫困户也因此受到该镇的表彰并每人获得了300元的奖励金,脱贫典型代表通过讲述自身励志脱贫的故事,为全镇贫困户树立了榜样,发挥了引领带动作用。
  “我们的一点爱心能够解决部分贫困户的生活困难问题,我们在做大、做强自己企业的同时,也不能忘记回报社会,这也是我们追求的企业文化。”爱心企业老板代志涛说道。
  在爱心捐献活动,王凤楼镇机关干部纷纷献出爱心,你一百我两百,仅仅一天时间就募集善款14700元,该镇12家爱心企业也在扶贫倡议的号召下,纷纷慷慨解囊,捐出善款7.5万元。这部分善款全部用于改善贫困家庭的生产生活条件。
  在今年的初夏时节,天气渐渐炎热,王凤楼镇在得知部分贫困户纳凉还是用一把破蒲扇时,组织了包村干部爱心大走访活动,为715户贫困家庭均赠送了一台爱心电扇。
  礼虽轻,情意重,包村干部在入户发放的过程中也受到了一次精神的馈赠,他们感受到了授人玫瑰,手有余香的幸福,虽然是小小的一件礼物,换来的却是最真诚的感谢,鱼水情深的关系在这一送一收之间得到巩固和深化。
  据了解,王凤楼镇针对贫中贫困中困的家庭精准发力,开展“切尾巴”活动,通过筛选确定64名脱贫边缘户为“切尾巴”户,每户发放 “切尾巴”资金500元,为这小部分家庭“开小灶”,重点输送 “营养液”,尽最大努力帮助他们渡过难关。
  “‘子规夜半犹啼血,不信东风唤不回!’只要我们村干部齐心协力,在社会各界贤达人士和广大人民群众的共同参与下, 700多户贫困家庭一定会在大家的托举下,鼓起勇气,摆脱贫困的纠缠,与广大人民群众一道过上幸福安康的生活!”王凤楼镇扶贫站站长胡永信心满满的说道。(马乾)
更多>>  平原时讯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王凤楼:扶贫出新招,助贫救困暖人心
  本文所在版面
【第 3 版:要闻综合】
Document

免责声明

  德州新闻网是由德州日报社所创建的综合性网站,所刊登的第三方发表的各类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资料的版权,均为第三方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所有。

  所有与德州新闻网链接的网站及其内容和版权,由相应的提供者与拥有者负责,德州新闻网对链接网站的内容不承担任何商业法律责任。

  德州新闻网刊登的电子报,均为报纸出版方提供的原版期刊杂志内容。德州新闻网不对报纸做任何内容方面的增减修改,对此等信息的准确性、完整性、合法性或真实性均不承担任何责任。

  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使用了您拥有著作权的作品并对我们的编辑方式有任何异议,请向我们提供您的身份证明及您对该作品拥有著作权的相关文件,我们会尽快根据法律法规妥善处理。

  对于本站拥有版权的稿件,未经书面协议授权,禁止其他网站等有关信息服务企业予以转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