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 帮助    
  文章搜索:
用户名: 密码: [注册][找回密码]  
群众来办事“最多跑一次”
——县人社局实施 “最多跑一次”活动
作者:徐卓
  今年6月份,县人社局实施“最多跑一次”服务承诺活动,重点解决好群众办事排长队、企业办事时间长的问题,倒逼人社服务转型升级。人社服务改革,引来企业普遍叫好、群众纷纷点赞。
  跑不完的窗口,打不完的电话,盖不尽的公章……“一直在路上”,这曾是群众和企业办事的境遇。群众和企业办事“一直在路上”,拷问的是政府服务的效率。
  基层是干事的主战场,一线是落实的最前沿。提高为群众、企业服务的效率,让群众少跑腿,必先从各服务窗口前沿发起,提高各部门服务发展的水平,优化政府服务优质供给。文明之风,让文明社区孕育文明之城。当前,创城已进入冲刺阶段,社区已成为进一步延伸创城工作广度和深度的突破口。
集约化,只用跑一次
  “最多跑一次”,就是群众和企业到人社办事最多跑一次。
  6月10日,征宙机械公司人力资源主管王琳,到我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综合服务大厅办理为企业职工办理劳动关系,她初次体验了办理业务的便利。
  以前,她为办理完这项业务之后,后续地还要为职工办理就业失业登记、社保参保等事项,不仅要往人社大厅跑,还要准备好相应的办理材料,缺少一项就无法办理,这么多员工来来回回不知道要跑多少趟。
  “没想到在准备好人社局提前告知要准备的材料之后,只把材料提交到相关办理窗口就全都办好了,流程简洁,时间也快,真的非常方便。”王琳 “点赞”道。
  王琳点赞的业务流程,也是县人社推进的“五险合一,一票征缴”业务,实现了 “劳动关系网上备案、就业失业登记、社保参保”一体化,这是县人社局实施 “最多跑一次”服务项目中最直观,最显著的一项。
  为让 “最多跑一次”改革落到实地,县人社局在服务项目设置、服务环节上下足功夫,也在诸多细节上 “查漏补缺”。比如,该局在综合办理大厅咨询服务台设置了免费打印复印机,碰到忘记相关材料复印件的群众,就不用再跑一次了。
简单化,就近跑一次
  广厦建安退休职工张万林是一名退休人员,每年进行退休资格认证时,他都要一大早来人社局排队,不起早就等,时间紧,人员多,只能排队等候,一大把年纪了非常辛苦。
  今年,他不用来人社局专门排队等候了。“现在我们资格认证,可以在退休金代发的银行直接认证,去银行取钱的过程中,就可以直接认证,省了我不少事呢。”张万林说。
  以往,每年退休人员的资格认证都是个大“难题”。人多,需要办理的人员常常从业务窗口排到大厅门外,来认证的都是老年人,长期的等待常常引起他们的不满,认为政府办事效率低下,常常引起矛盾。
  每年职工医疗保险代扣业务涉及人数众多,一到一定的时间节点等候办理的人员就挤满大厅,为解决这个问题,人社局与银行签订了协议,由银行代扣医疗保险,这样一改革,群众少跑腿、不等待,”顺手 “就交上医疗保险了。
  智能化,数据多跑路
  县人社局“最多跑一次”承诺的“启发”,源自于今年初一次到浙江省的对标学习。“‘最多跑一次’透露的是政府进一步加大‘放管服’改革力度的决心,饱含着全面推进简政放权的魄力,将持续推动政府职能转变”,县人社局局长张严新说。
  今年5月,县人社局份组织人员到浙江对标学习“最多跑一次”。浙江模式是,利用高科技全面建立认知度高、覆盖面广的线上办业务,实现了线上线下相互联动,提高了办事效率。今年初,我省出台了关于“三化”改革的具体意见,对推进深化简政放权改革提出具体意见。
  有成功样本借鉴,有明确政策导向,县人社局“按图索骥”,对人社大厅270项业务进行梳理、筛选,精选群众办事的难点、焦点、堵点,出台了“最多跑一次”服务承诺活动实施方案,公布实施了首批 “最多跑一次”项目清单,首批包括39项业务,并向社会做出郑重承诺。
  “用 ‘最多跑一次’来全面推行 ‘互联网+政务服务’,形成人社各项便民服务的高效运行机制,把复杂的事情弄简单,这是我们推进这项活动的初衷和目标。”张严新说。
  顺应大数据领跑的时代特点,县人社局全面深化 “互联网+人社”的改革办法,通过人社官网、微信公众平台,开发人社APP,实现让数据 “多跑路”,让群众、企业少跑腿,甚至不跑腿。
  □记者 徐卓 通讯员 李奎伟 刘文恒
更多>>  平原时讯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群众来办事“最多跑一次”
  本文所在版面
【第 2 版:要闻·综合】
Document

免责声明

  德州新闻网是由德州日报社所创建的综合性网站,所刊登的第三方发表的各类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资料的版权,均为第三方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所有。

  所有与德州新闻网链接的网站及其内容和版权,由相应的提供者与拥有者负责,德州新闻网对链接网站的内容不承担任何商业法律责任。

  德州新闻网刊登的电子报,均为报纸出版方提供的原版期刊杂志内容。德州新闻网不对报纸做任何内容方面的增减修改,对此等信息的准确性、完整性、合法性或真实性均不承担任何责任。

  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使用了您拥有著作权的作品并对我们的编辑方式有任何异议,请向我们提供您的身份证明及您对该作品拥有著作权的相关文件,我们会尽快根据法律法规妥善处理。

  对于本站拥有版权的稿件,未经书面协议授权,禁止其他网站等有关信息服务企业予以转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