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前,县委、县政府做出战略选择——创建全国循环经济示范县。三年后,在发展循环经济征程中,平原树起了一座新丰碑。近日,省经信委公示了拟确定的省循环经济示范县(市)创建名单,平原县成功入选,成为山东省拟定的10个循环经济示范县之一,成为全市唯一入选的县(市、区),并被专家评审组评为第一名。三年实践证明,县委、县政府的战略选择是顺应时代发展要求的,是符合十八大精神的,是切合平原县情实际的。
长期以来,平原工业结构以造纸、化工等传统产业为主,发展方式粗放,严峻的现实告诉我们,要实现跨越发展、可持续发展,必须转方式、调结构,走节能环保、循环经济的发展道路。
发展循环经济,平原战略出发基点有三:一是全方位地改善和保护生态环境,构筑良好的生态环境优势;二是着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用循环经济发展理念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培植引进新兴产业;三是大力度地整合资源,克服经济发展受环境和资源制约的突出问题。
发展循环经济,先从破除 “思想樊篱”开始,针对我县资源贫乏、产业结构不合理以及人与资源、人与环境等矛盾日益突显的现实,我们在2012年县十三次党代会上提出了创建 “全国循环经济示范县”的目标,确定把发展循环经济作为县域经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主攻方向。
我县成立了发展循环经济工作领导小组,小组下设环境优化、宣传推介等10个工作办公室,建立了目标责任、监督监测、考核奖惩、统计评价 “四位一体”的组织保障体系,并将循环经济发展任务逐项分解量化,完成情况纳入年度考核,切实履行 “第一审批权”和 “一票否决权”。
发展循环经济,平原坚持规划先行,制定发展循环经济规划,2012年,我县按照 “顶层设计、规划先行、统筹推进”的原则,聘请国家发改委专家编制了 《平原县循环经济发展中长期规划》和 《平原县国家循环经济示范县创建实施方案》,与全国 “十二五”循环经济发展实现了无缝对接。
2012年12月8日, 《规划》在北京顺利通过专家评审,得到了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教授钱易等众多专家的高度评价。这个规划必将成为平原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创建循环经济示范县的 “百科全书”。
我县还出台了 《平原县发展循环经济专项资金管理暂行办法》,设立了循环经济发展专项资金。在此基础上,我们又制定出台了 《平原县循环经济重点发展目录》,明确了农林业、水利、新能源等14个重点行业的发展目标和任务。
在循环经济这条跑道上,平原与国家战略实现同频共振、无缝对接。国家发改委多位专家认为,作为一个经济欠发达县,平原举全县之力,整建制地打造国家级循环经济示范县,这是一个了不起的眼光、了不起的胸怀、了不起的动作,在转型发展道路上,平原必将赢得主动、彰显后发优势!
我县注重统一全县上下的思想,形成加快发展循环经济的强大合力。先后与中国环境保护产业协会、中国科技开发院等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与高层次人士交流接触,先后邀请国家发改委等单位20多位权威专家,对生态建设重大事项进行咨询论证,对全县干部进行循环经济知识培训。
同时,通过电视、报纸、网络等媒体,大力宣传循环经济发展理念,编写了 《绿色平原——中小学循环经济简明教育读本》,建立了循环经济教育示范基地,开展了 “绿色学校” “绿色社区”创建活动。自2012年以来,我县累计开展各类宣传活动20余次,举办各类讲座、研讨会等教育培训活动30余次,培训人数3000多人。
近年来,我县以企业为单元,建立 “点”上的小循环。引导企业增上技改项目,推进清洁生产,增加 “绿色利润”。2010年以来,先后有晋德公司、安华瓷业、德派克纸业、史丹利化肥等52家企业顺利通过清洁生产审核专家组评估验收。三惠木塑利用废塑料生产木塑复合材料,被省经信委授予 “山东省循环经济示范工程”。
我县大力实施治污减排工程,加快淘汰落后产能,方源纸业、德派克纸业、泰鼎新材料污水治理再提高和阳煤平原化工污水综合治理、氨法脱硫等工程实现了企业内部中水回用和污水零排放。在2014年3月份全国海河流域水污染治理核查工作中,以上企业作为工业点源治理的典型为德州市赢得全流域第一名做出贡献。
以产业为纽带,我县建立 “线”上的中循环。以 “资源—产品—再生资源—再生产品”模式,取代传统的 “资源—产品—废弃物”模式,形成了10条循环经济产业链,力争实现物尽其用、变废为宝。2014年,全县资源循环利用产业产值达到90亿元,占全县GDP比重达到45%。
以园区为平台,实现 “块”上的中循环。坚持以循环经济理念为指导,以引进循环型、科技型项目为重点,着力建设循环经济型产业园区。目前,初步形成济铁物流、高科技电子和绿色化工三大园区。
同时,我县以社会为整体,建立 “面”上的大循环。实施了六大工程:
——新能源利用工程。近年来,引进了一大批新能源项目,目前,汉源生物质发电、协合太阳能已建成并实现并网发电,中节能、中兴新能源利用开发区企业屋顶新上光伏太阳能发电项目,中节能、中兴新能源农业光伏大棚项目正在加速推进。平原现已审批的光伏发电达到230兆瓦,是目前山东省内审批最多的县份。
——城乡生活垃圾资源化利用工程。探索建立了户集、村收、镇运输、县处理的城乡环卫一体化垃圾处理模式,在2014年全省城乡环卫一体化群众电话满意度调查中,我县位居全省第38名,列德州市第1名。
——循环水供热工程。把阳煤平原化工、汉源生物质电厂的循环水用于城区集中供热,既降低了企业的生产成本,也减轻了县财政的集中供热补贴费用。
——城市污水处理利用工程。建成了城市污水处理厂一期、二期工程,采用世界上最先进的污水处理程序和技术,每天可处理污水6万吨,中水回用4万吨,广泛用于城市景观绿化灌溉、农业灌溉等。
——绿色建筑推广示范工程。我县城区25万平方米既有建筑节能改造项目全部完成,40万平方米太阳能光热建筑一体化项目正在实施,住宅小区统一安装太阳能热水器,高层住宅统一实行屋顶集中供热水系统或阳台壁挂式太阳能。
——人工湿地工程。投资近亿元,实施了德惠新河、马减竖河两个千亩人工湿地建设工程,对水质进行净化,实现了辖区污水全覆盖无缝隙治理,从根本上改善了生态环境。
我县引导现有骨干企业加强科技创新发展,做到产品相互衔接、相互促进,实现由初级产品向高附加值产品的转变,力争把资源 “吃干榨净”。近两年,先后有10余家企业实施了链条再造工程,延长拓宽产业链条,增加企业效益。
我县积极对接全市十大产业集群,依托协合太阳能发电、中远新能源、上海信谊制药、诚创医药、中国风力发电、中节能发电、三和管桩、申原新材料等40多个项目,重点培育新能源、生物医药、节能环保材料三大战略性新兴产业。
冬日,相家河水库东岸一边是绿水荡漾、波光粼粼;一边是一望无际的太阳能光伏电板,十分壮观。相家河水库属饮用水库,11公里长的库堤周边不许工业开发、畜牧养殖,我县引进中国风电集团投资5亿元安装13万块光伏电板,项目建成后,年发电量6000万千瓦时,可节约标准煤1.7万吨、实现销售收入6700万元,经济效益和环保效益显著。
前3季度,三大新兴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20.5%,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超过17%。目前,中节能、中国风电、中兴新能源三大光伏企业齐聚平原,全县已审批的光伏发电达230兆瓦,居全省第一。
我县还做好 “补链、建链、强链”的文章,培育产业集群。嘉施利复合肥项目是由上市企业——新都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投资11亿元兴建。项目落地后,创造了同行业项目建设史上的多个第一。一期工程从开工到投产仅用了9个月。去年企业纳税达500万元,项目全部建成后,年可生产新型复合肥100万吨。
嘉施利项目是平原化肥产业链上的重要一环。近年来,依托阳煤平原化工,我县引进了史丹利公司、嘉施利公司、众德公司等项目,从只生产尿素、甲醇发展到生产复合肥、控释肥、有机无机复混肥、掺混肥,实现企业产品的就地加工利用增值,形成了肥料产业集群。利用该公司生产的甲醇,引进了济南鑫岳化学生产甲醛、酚醛树脂项目,金地恒公司生产乙二醇项目;利用该公司生产中的副产品氢气,引进了鞍山七彩化学公司生产氯代苯胺系列产品项目,实现了煤化工向精细化工的转变。
“项目坐着火车来”,依托济铁物流优势,我县新签约项目20余个,总投资122亿元,嘉施利复合肥、晟合机电、通益水产、中储棉等强企和央企进驻平原。 “我们的原料运进、产品运出,用火车比用汽车成本节省一半多,物流园让众多企业受益。 ”嘉施利平原公司总经理龚正桃说。
回眸过去,在美丽发展的道路上,平原一路信步走过,在平原大地上,我们用生态底色描绘出一抹具有平原特色的“循环经济蓝”。展望未来,我们坚信,全县人民建设 “全国循环经济标范县”的脚步将更加坚定,足迹会更加深刻!
(王怀明 叶景禄 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