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昌邑城乡环卫一体化国家级服务业标准化试点项目通过了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专家验收,521项服务标准成为国家级标准。
自2008年以来,昌邑市大胆创新,将全市镇街区驻地和农村的环卫工作全部委托环卫局,由 “户、村、镇、市”4个管理主体变为一个管理主体,实行 “一杆到底”的管理机制和 “统一收集、统一清运、集中处理、资源化利用”的垃圾收集处理新模式。在昌邑市的691个行政村,环卫部门按每100户村民设1名保洁员的标准,共配备1500余名保洁员;按每10~15户村民设置1个垃圾
桶的标准,设置2万余个垃圾桶;按照 “一镇一站”
的标准,建成了10处镇街区垃圾中转站;按照15
个村配备1辆垃圾清运车的标准,配备了近50辆
垃圾清运车。
村内的保洁员负责所在片区的垃圾收集、道
路清扫、垃圾桶清洁等环卫工作。而保洁员工作
做得好不好、有没有达到标准要求,昌邑市各镇
街区驻地环卫所管理员心中都有数。因为他们的
任务就是每天到自己负责管辖的几个村里进行巡
查,重点查看保洁员的出勤和保洁标准执行情况,
一旦发现卫生清理不到位问题,及时通知保洁员
进行清扫。
各管理员每天履职是否到位,同样有管理标
准。这需要管理员随身携带的GPS对讲机来实现。
每位管理员每天工作的行程,包括到过哪些村、停留了多长时间,都能够在昌邑市环卫局调度中心的智慧环卫平台上直观地体现出来。
在昌邑市环卫局智慧环卫平台上,全市2.5万个垃圾桶的清运情况可直观体现出来。该市每一个垃圾桶上都安装有一个电子标签,相当于身份证。垃圾清运车上安装有无线扫描仪,在清运垃圾时,扫描仪识别电子标签,就可以记录下清运的时间、地点和次数。这2.5万个垃圾桶每清运一次,就会向昌邑市环卫局调度中心信息管理系统传回一次数据。如果24小时之内不清运,环卫信息管理系统就会自动报警。
从村庄保洁员、环卫所管理员、垃圾清运人员,到昌邑环卫调度指挥中心,521项服务标准使各层级的工作人员按规范进行高效、有序、稳定地运作,并且不会随着人员的变动而影响正常运转。
昌邑环卫创新建立的一系列作业模式和规范,有效改善了当地城乡人居环境,破解了 “垃圾围城”、 “垃圾围村”问题。这一经验做法,也被有关专家称之为 “昌邑模式”。如今,随着 “昌邑模式”的日臻完善成熟,昌邑环卫也凭借着市场化运作、标准化经营、信息化管理,成功到山东省内外各地 “开疆拓土”。目前,昌邑环卫已相继成立了潍坊奎文区、高新区、寒亭区、聊城高新区、高密姜庄、烟台莱州、青岛平度、济南平阴、临沂临沭、德州乐陵、河北故城、湖北宜昌等省内外近40个项目部,与安徽淮北、蚌埠、河北黄骅、保定等大中城市进行洽谈签订保洁托管事宜,托管保洁总面积达2.2亿平方米,总营业额达1.38亿元。一个模式、一套标准体系,让昌 邑 环 卫“扫”出了蓬勃发展的现代化服务大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