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暇之余,朱兆鹏总会拿出珍爱的藏书进行鉴赏。
一个没有多少文化的农民,却花费30多年的时间迷上了收藏。古董是历史、文化的物质遗存。他收藏古董,更是收藏历史,多年的收藏经历,让他对中国历史、对中国传统文化有了更深刻的理解,更增加了他对历史的怀念。他就是我县民间收藏家、恩城镇农民朱兆鹏。
朱兆鹏:只为传承中国传统文化
记者 解桂颖
喜爱历史,让他爱上收藏
1949年,朱兆鹏出生于我县恩城镇西四街村一个普通的农民家庭。“我这个人不抽烟、不喝酒,就是爱买点东西。”他口中的“爱买点东西”,其实就是收藏古董。
“记得小时候,家里的桌子上曾经摆着一对‘帽筒’,最初是清朝官员用来放置顶戴花翎的,特别精致漂亮。”可每次朱兆鹏想要摸摸的时候,总是被家里的长辈警告不许摸不许碰。“我家里还曾经有过一个绣着龙的 ‘桌围’,也被家里人当做宝贝收藏着。”
虽然让朱兆鹏记忆深刻的“帽筒”和“桌围”已经不知去向,但却是他对于“古董”最初的印象。长辈们对几件宝贝的珍藏和小心翼翼让他对“古董”的价值开始有了朦胧的认知。而且,恩城是旧恩县驻地,又是现在的恩城镇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街面上自然形成的民间收藏市场和时常出现的古物交易使他受益匪浅。
那时候,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匮乏,朱兆鹏最喜欢跟着大人到恩城剧团去看戏。在那里,他知道了《三国》、《水浒》等历史故事,对中国历史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而对于那些见证历史的“古董”,心里更是充满了向往之情。
然而,接下来的十年“文革”动乱,许多古代藏品遭到破坏,朱兆鹏心里在滴血,一种责任感油然而生。尽自己的微薄之力,抢救、收藏、保护这些珍贵物品,传承中国传统文化成为他心心念念要做的事。
藏品包罗万象,让他怀念历史
1978年,随着改革开放的春风,正值盛年的朱
兆鹏开始涉足商海,凭智慧和汗水在恩城商界打拼出属于自己的一片天地。殷实的家境为朱兆鹏
喜爱的收藏事业奠定了坚实的经济基础,他开始涉足收藏界,在经商的同时,打出了“收古董”的招牌。
然而,对古董知之甚少,让朱兆鹏的“收藏之路”举步维艰。为了提高自己识宝鉴宝的能力,他努力通过各种途径自学收藏专业知识。他不断购买相关书籍,订阅专业杂志,向专家教授和市井闲人虚心请教,从而积累了丰富的收藏知识。仅《收藏》《中国收藏》杂志,从1988年至今,朱兆鹏已经连续订阅了26年。
三十多年来,朱兆鹏广泛收集了各种有价值的藏品。有品相一流的古版书籍、历久弥香的传世佳墨和文人字画;有精巧玲珑的古代玉器、瓷器、巧夺天工的宜兴紫砂壶、四大名砚;有历经各个朝代的古代铜钱;还有针法精绝的民间刺绣、材料上佳的各种印章、历经百年锋利无比的古代兵器等等,玲琅满目,令人目不暇接。
“每件藏品都有他的文化内涵,通过这些年对藏品的研究,我不仅增长了知识,对我国的历史有了更深刻的理解,而且更增加了我对历史的怀念。”谈起这些年收藏古董的收获,朱兆鹏说。
收藏不为钱,只为传承文化
三十年来,为了收集各种喜欢的藏品,朱兆鹏花出去的金钱已经算不出有多少。家人一开始竭力反对收藏,但朱兆鹏很固执,家人也无可奈何。
“收藏文物就是收藏历史,文物是文化的物质遗存,具有独特的历史、科学和艺术价值。这些东西都是不可再生的,不是能用金钱来衡量的。”朱兆鹏说。
古今书籍是朱兆鹏藏品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内容。30多年来,他收藏的书籍已经超过了1000册。其中,有“真书之冠”、晋代名帖《大令十三行御帖》、《淳化阁法帖》、宋朝米芾的《贯经堂米帖》、元代赵孟頫的《清华斋赵帖》、清代颜陵书院保存的颜真卿《东方朔画赞碑》碑拓(上下两函)及其他碑拓。
朱兆鹏爱书如命,每年的农历六月初六,是古时文人的“晒书日”。每年的这一天,朱兆鹏也坚持为自己的爱书举行一个家庭“晒书日”,把所有藏手一册册仔细的排列在院子里,铺晒于阳光中,驱赶藏匿其间的书虫。今年,朱兆鹏还花费一个星期的时间,为自己的1000多册藏书进行了目录整理。
朱兆鹏的藏书吸引了许多收藏爱好者慕名前来,其中不乏有人想要高价收购他的藏书。但不管来人开多高的价,都被朱兆鹏一口回绝:“我是收藏家,不是文物贩子,我搞收藏不是为了赚钱,只想让这些文化在我手中传承下去。”如今,在朱兆鹏的影响下,他的大儿子也开始从事收藏事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