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景涛(左)参加党员服务日活动,解答客户咨询。
在一次线路巡视中,他与王传香老人的一次偶然相遇,引出了“花所长买锦旗”的故事,也延续出了五年的帮扶相助,演绎着电力人与客户的鱼水情深。这,只是他扎根基层、服务群众的冰山一角——
甘做万家灯火一点光
——记县供电公司开发区供电所所长花景涛
初识花景涛,跟想象中的一样:平和,憨厚,干练中透着几分踏实。扎根基层11年,他在开发区供电所所长这个位子上,一直都没有把自己当“官”。贴近农民群众,致力于新农村建设,服务经济发展,他都率先垂范,像一名普通农电工一样,用自己的一颗赤诚之心点亮了万家灯火。
五年相助,缘起“花所长买锦旗”的故事
在供电所办公桌抽屉里珍藏着一面锦旗。农电工说,这是所长花景涛自己花钱买的。事情还得从头说起。
2010年初,根据城市总体规划要求,姚居村要进行拆迁,该村电源也随着拆迁工作的进行被切断。一天,花景涛到拆迁现场巡视线路,无意间发现拆迁范围之外,矗立着一幢孤零零的小房子。职业的敏感让他长心头一惊,村里电源都切断了,他们家还能有电吗?
花景涛来到房前,眼前的一幕让他有些意外。没有院墙的两间瓦房里,一位头发花白的老妇人带着一个残疾的青年人在收拾一堆废纸盒。经询问得知,老人叫王传香,当年63岁,老伴去世多年,独自带着残疾的儿子靠捡废品生活。这几天姚居村拆迁,电源被切断,老人家里也就断了电。
老人的住所距最近的台区也有200多米。一听说要单独架设线路,老人面露难色,花景涛一眼就看出了老人是因为钱的事犯了难。
回到所里,花景涛和同事们说起这件事,大家纷纷表示愿意捐款帮老人架设线路。说话间,大家你50元我100元,不一会就凑起了1000多块钱。第二天一大早,花景涛就带领施工人员来到现场,从台区架设线路到老人住所100多米,途中架设两根水泥杆,还为老人安装了漏电保护器。家里的电灯又亮了,王传香娘俩高兴得合不拢嘴。
一个星期之后,王传香老人把一面写着“体恤民情送光明,老残含泪赞电力”的锦旗送到了供电所。听说这面锦旗花了45元,花景涛马上掏出50元钱给了老人,之后,他仔细地把锦旗珍藏在抽屉里。
“花所长买锦旗”的故事,按说讲到这里也算是结束了,而在花景涛和同事的眼里,这仅仅只是一个开始。“有困难找我们,没有过不去的坎!”花景涛与老人临别前的一句话,成了他和同事共同的承诺。有困难就要帮,而他们这一帮,就是五年。
王传香老人被列为供电所的重点帮扶对象,每月定期走访,及时了解生活情况,过年过节送油送面,冬日里送棉衣送毯子,将温暖和关怀无微不至的送到老人身边。2012年8月,平原遭遇50年一遇的特大暴雨袭击。暴雨刚过,花景涛和同事们冒雨来到王传香老人家,卷起裤腿,通水沟,排积水,修缮房屋,并用碎砖瓦块铺成一条小路,方便老人进出。在王传香老人眼里,这位普通的供电所所长,是一个管着她和残疾儿子衣食住行的“父母官”。
扎根基层,他是百姓心头的一盏明灯
花景涛参加工作30多年,在供电所工作18年。长期的基层工作,使他深刻认识到管好电对促进经济发展、改善人民生活起到的重要作用,他一直在用实际行动践行着优质服务的真谛。
2013年,供电公司给开发区供电所下达了改造9个村的低压维护任务,要求白天施工,晚上送电。为保障百姓用电,花景涛深入农村调查研究,逐村制订维护方案,合理布局配电设备,优化供电质量,并现场指导施工,一次在贾庄进行维护施工时,下午3时天气突变下起小雨,为不影响客户晚上用电,维护工作一刻也没有停,职工们的衣服被淋湿了,村民们看在眼里、疼在心上,纷纷拿出雨披送到电工手上,极大的鼓舞了士气,施工进度有条不紊的进行。当夜幕降临时,光明送到了千家万户。
为了让客户过亮堂年、实现零报修。花景涛每年春节临近,组织农电工义务维修各村路灯,检修配电设施是他的“必修课”,按照电工管村范围,包村到人、逐村验收、不留死角。
除了干好本职工作,花景涛还当上了百姓的“编外致富信息员”,他通过看报纸、杂志、电视等渠道搜集经济信息资料,分类整理、归纳为养殖信息、打工信息、市场经销等信息,利用到农村办理用电业务、走访客户之机,向群众宣传自己梳理的各种信息,帮助寻找致富之道。闫庄客户鲁金山从事养猪业,冬天猪下仔保温一直是道难题,花景涛闻知后,主动向他介绍了在猪舍内建小保温室的办法,使鲁金山顿开茅塞,去年冬天他进行试验,取得良好效果,小猪仔成活率达100%。
怪不得群众都说花所长是他们心头的一盏灯,是啊,有这样一位真心为民、处处为百姓发挥光与热的基层好干部,老百姓的心里能不亮堂吗!
(相子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