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 帮助    
  文章搜索:
用户名: 密码: [注册][找回密码]  
父爱 无法替代



  阳煤平原 李世荣
  昨天从《爱你》刊物健情栏目,看见一篇散文《我们认识吗?》相当感人。作者写的是与父亲的顶撞、沉默及深深的懊悔。读后我感慨颇深。
  作者岑桑说他父亲是中学语文老师。他成绩不好就罚他。那次还反驳父亲,说他变态。父亲用钢尺抽了他。因此高三那年,迷恋动漫专业的他毅然报考远离老家的在广东的动漫专业。临行父亲送他时,要了他的qq号。在大学生活期间,他找了很多理由不回家。大四那年,父母千里迢迢来看他,父亲拉着他:“以前打你,还记恨我吗?这辈子要能重来就好了。”说完,用
  力抱了抱他。工作后 还是不回家,
  一天给家里打 电话,问母
  亲:“爸爸 呢?”“在睡
  觉。” “大白天睡啥觉?“后来才听母亲说:父亲患了老年痴呆。当时只是不愿告诉他。他急忙赶回家,已是深夜。父亲仍然在睡,一会儿醒了,摸索东西,母亲说:“在找电脑,你走后常常给你留言,你老不上线,现在糊涂了,只记得这事。”他忽然想起当年怕麻烦,给了父亲一个旧的qq号,加上他之后,再也没上过。他急忙登上qq查看,空间里都是父亲的留言,有长篇励志文,有琐碎生活片段,这时作者好像看见父亲在对着电脑自言自语。最后的一条:“别记恨爸爸了,回家看看,快忘了你的样子。”那天,作者紧紧抱住父亲,泣不成声,可父亲忙推开着突来的亲热:“你是谁?我们认识吗?”我看到此处也潸然泪下。这就是父亲,把全部的爱无私献给了子女。父爱不同于母爱,严厉无声,无法替代。我不由得联想到我的父亲。
  我的父亲今年78岁了,体格硬朗,就是心脏不好。却总是挂念我和孩子。有一次,我和丈夫都上班,父亲和母亲一起用三轮车,把孩子及所用的被褥、脸盆等等日用品,绕西道送到一中操场后面的宿舍。回来时走到琵琶湾南门时,父亲突然心脏病犯了,坐在了路边,母亲忙给哥哥打电话,哥哥匆匆赶到,将父亲送到医院。
  父亲一生不容易。我们小时候家境贫寒,父亲和母亲每晚蒸签子馍馍,第二天一大早,用板车推着沿街叫卖。卖的钱供应一家七口人的生活。平时还和母亲一块儿用柳条编篮子、用棒窩编小辫。每逢集市,骑着自行车拿到集上去卖,用换回的零钱供我们念书,用善良和勤劳支撑起我们贫寒的家。
  都说穷人的孩子早当家。我们虽小却懂得父母的辛苦,每年拿回奖状让父母高兴。后来,我们四个都相继考上大学。临行前,父亲总是用家乡的一抔黄土,裹着他半生的泪水送我们上路。我们念大学的日子,他赶着毛驴又去集市卖酱油、醋、甜酱等等,换回钱支付我们姊妹四个的学习费用。由于去的集市有的很远,赶完集不回家,接着到周围村里再沿街叫卖,回来时已是夜幕降临,母亲每晚都到村头翘首盼望。父亲用强有力的臂膀,和母亲一道,支撑着当年的穷家;用最有力的手,拉扯着我们姊妹四个度过了最困难的童少年时期,把我们培养成人。
  后来生活条件好了,改用机动三轮车。能早去早回了,但母亲不太放心父亲骑机动三轮。听母亲说,有一次父亲去王庙镇小李寨村赶集,回来晚点了,因没看清,前面拴住两树的一细长铁丝拉着了父亲的脖子。从那以后,母亲再也不敢让父亲去赶集,说成天在家担心受怕。再说,父亲年纪已大,我们知道后,也不愿让父亲出去受罪。生活上省吃俭用,勤工俭学。后来我们都参加了工作,结婚成家。哥姐把父母接到了城里来住。父母到了颐养天年的时候,父亲这时耳朵却失聪了,哥姐为父亲买了助听器,可晚上父母在房间里看电视时,母亲戴着老花镜,父亲把电视声音调得很大,总之听力跟原来不一样了。可父亲依然挂念我,挂念我们的孩子,但看着我们都很好,很欣慰,操心点也心甘。
  “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孝而亲不待。”好多我这个年龄的没了父母,我很庆幸,我的父母都健在。我能在父母健在时尽孝。
更多>>  平原时讯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父爱 无法替代
  本文所在版面
【第 04 版:文艺】
Document

免责声明

  德州新闻网是由德州日报社所创建的综合性网站,所刊登的第三方发表的各类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资料的版权,均为第三方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所有。

  所有与德州新闻网链接的网站及其内容和版权,由相应的提供者与拥有者负责,德州新闻网对链接网站的内容不承担任何商业法律责任。

  德州新闻网刊登的电子报,均为报纸出版方提供的原版期刊杂志内容。德州新闻网不对报纸做任何内容方面的增减修改,对此等信息的准确性、完整性、合法性或真实性均不承担任何责任。

  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使用了您拥有著作权的作品并对我们的编辑方式有任何异议,请向我们提供您的身份证明及您对该作品拥有著作权的相关文件,我们会尽快根据法律法规妥善处理。

  对于本站拥有版权的稿件,未经书面协议授权,禁止其他网站等有关信息服务企业予以转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