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现全面小康,重点在农村;推进跨越发展,后劲在农村。我县把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作为重中之重来抓,从选好带头人、选准发展路子、强化帮扶入手,因村制宜,对症施治,昔日的经济薄弱村实现了华丽嬗变。
配强培优带头人 村集体经济发展有了 “主心骨”
当记者走进龙门街道办事处军屯村,顿时眼前一亮:宽敞整洁的进村大道,栩栩如生的 “四德”文化长廊,功能完善的文化广场……在这个小村庄里,到处洋溢着新农村富裕文明的气息。
“说起我们村,原先连正常开支都成问题,更不用说为我们办点儿事了。如今变化这么大,多亏有一个能人书记。”说起村里的变化,军屯村的老少爷们都想说道说道。多年来,军屯村集体经济薄弱,收入渠道单一,村干部抓发展不知从何处入手,乡亲们想致富不知富从何来。养殖大户杨孟涛担任村党支部书记后,树立经营村庄理念,与村 “两委”成员一起,理顺合同清尾欠,流转土地建园区,盘活资产搞开发,年集体收入总计10万余元,不仅把 “集体的锅”支起来了,而且火越烧越旺。
我县始终把带头人队伍建设作为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的基础工程来抓。在村 “两委”换届选举中,提出了 “选能人、用强人、推新人”的总体思路,着力构建 “创富型”村党组织班子。同时,在坚持政治标准的前提下,采取回请、下派等方式,选拔懂经营、会管理、发展集体经济意识强人才担任村党组织书记,破解了选人难、发展慢的问题。在此基础上,采取菜单式培训、实践式教学、 “一对一”包靠和跟班锻炼等方式,加强对村党组织书记的教育培养,使他们真正成为发展壮大集体经济的 “领头雁”。
选准选好路子 村集体经济发展有了 “敲门砖”
西红柿大棚成方连片,加工厂鳞次栉比,专业批发市场人流如织。仅仅几年时间,原本默默无闻的前曹镇鸣店村,如今已通过种植冬暖式大棚西红柿出了名,村集体投资建设了物资供应站、劳务服务站、蔬菜监测站等设施,为农户提供产前、产中、产后“一条龙”服务,年集体收入达20万元左右,集体和农户实现了互惠互利。
唱戏要搭台,发展要引路。村级集体经济如何走出阴霾,尤其是一些无资金、无资产、无资源的 “三无”村,如何开好头、起好步,基层组织十分困惑。 “没路子,集体就没钱,就不好办事。实在逼得没办法,就动员村民捐点儿,到镇里、县里讨点儿,以解燃眉之急”,前曹镇一名村党支部书记如是说。
为此,我县积极引导各村因地制宜确定发展路子。对特色产业明显的村,引导村党组织书记创办、领办专业合作社,通过有偿服务增加集体收入;对区位优势明显的村,引导其通过集体非农土地要素的入股、联营等形式,兴建工业园区、标准厂房、专业市场、仓储基地等,筑巢引凤,增加集体收入;对土地资源丰富的村,引导其进行土地流转,建设农业、畜牧业园区,实现强村富民。通过这些措施,村级自主 “造血”功能明显增强。2013年,全县年持续性收入超过10万元的社区105个,比2012年同比增长238%。
强化包靠帮扶 村集体经济发展有了 “助推器”
翻开三唐乡袁寨村 “第一书记”、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派驻三唐乡 “第一书记”负责人刘玉富的驻村日记,里面这样写到:10月16日,星期三,多云。袁寨村扬水站竣工,全村1700亩耕地的灌溉问题得到彻底解决,小麦良种繁育达到1500多亩,村集体经营性收入实现零的突破,每年有了3万多元的固定收入,可以多为老百姓办点儿事了。
今年3月底,省住建厅第二批 “第一书记”进驻三唐乡张言、袁寨、冯庄等6个村庄以来,把发展主导产业、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作为首要任务。驻村工作开展以来,落实了600万元的村级公益事业建设 “一事一议”财政奖补资金,6个经济薄弱村每年增加集体收入3万余元。
我县制定了扶持村集体经济发展的实施意见,出台了鼓励发展的优惠政策,电力、交通、水利、建设、国土、农业等相关部门积极给予扶持。同时,对集体年收入3万元以下的村全部列出单子,实行 “销号”制度,对症下药制定帮扶计划。如今,在 “第一书记”帮扶的6个村庄,老土路变成了柏油路,小村庄修上了下水道, “电子眼”取代了牧羊犬,扬水站送水到地头,多年的落后村晋升为小康村。记者 王斐 特约通讯员 林春冉 通讯员 张静 张梦 滕延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