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 帮助    
  文章搜索:
用户名: 密码: [注册][找回密码]  
双区同建:让百姓绽放幸福笑脸
作者:王斐张娜

搬上新楼房,60岁的付秀芹对未来的生活充满期待与憧憬。



小区内设施齐全,干净整齐,居民围坐在一起下棋、打牌,其乐融融。



闲暇时,老党员张德勤给老伴儿讲解政府惠民好政策。



住上新楼房,家门口打工,居民栗桂凤摇身一变成为产业工人,每月收入2000多元。





  7月21日,龙门街道办事处张家仓群众利用三天的时间顺利实施了搬迁和拆迁,159户群众住上了宽敞明亮的新楼房;7月24日,刘家仓、郑家仓拆迁动员会议召开,从上午11:44验收第一个拆迁顺序号到晚上8点,顺利完成了168座房屋的拆迁工作。7月25日,县委、县政府组织的以农村社区建设工作为核心的观摩团来到龙门街道办事处,实地检验了郑家仓拆迁现场,拆迁现场的平稳有序让全县领导齐声称赞。
  “做饭不再乌烟瘴气,省时又干净。”8月5日上午10时许,笔者在社区建设办主任魏树东的带领下,来到居民刘长华的家。这是一个很漂亮的两居室,屋内宽敞明亮,干净利落,沙发、彩电、冰箱等家用电器一应俱全。
  刚一落座,正在厨房忙着蒸馒头的张春梅老人迫不及待地拉着笔者的手,说起了住楼的好处。 “原来啊,做个饭,又是抱柴火,又是拉风箱,还得在锅底下烧火,满屋子的烟,那个呛啊。一顿饭下来,费时费力不说,人也弄得灰头土脸的。现在可好了,厨房里用的都是煤气、电锅,还有油烟机,这做出来的饭菜可口不说,再也不用受烟熏的罪了。”老人满是皱纹的脸上绽开了花。
  刘长华老人今年64岁了,四个儿子早已结婚另过。 “一开始要俺们上楼,俺们也不太接受。都在村里过了大半辈子了,真是舍不得。”老人道出了自己的心里话, “后来,在社区工作组的劝说下,俺在这里一下换了四套楼,和孩子们靠的这么近,生活非常方便,现在俺们一大家子过得甭提多舒心了。”刘长华老人掩饰不住内心的喜悦之情。
  今年年初,龙门街道办事处成立了社区建设指挥部,指挥部下设四个工作组,负责社区建设工作中的具体事宜。4月初,为抢时间、赶进度,办事处又安排三位社区同志脱岗,加入到社区建设行列,以倒排工期,挂图作战,明确责任,严格奖惩的工作方法,强力推进社区建设,严把每项工程进度、质量关。不到一个月的时间,社区内13栋安置楼的内外装、防盗门、外墙保温等工作全部完成。7月初,办事处又根据天气情况,结合实际工作,制定了社区回迁的工作进程表,实现了张家仓群众提前25天顺利回迁。
  “从今年3月中旬开始,我们指挥部的全体成员全天盯靠在社区,早上7点前准时报到,晚上8点以后才回家。回想那段时间,工作时间紧、任务重,非常辛苦。不过现在看到回迁群众一张张幸福的笑脸,我们觉得非常有成就感,再苦再累也值得!”社区建设办公室主任魏树东说。
  为了让老百姓感受到新楼房的干净、整洁、明亮,办事处要求全体机关干部分成十三个组为搬迁上楼的老百姓打扫卫生,看到干部们为老百姓忙前忙后,社区的群众高兴地合不拢嘴,不时地给他们送水送饭。根据社区群众上楼情况,办事处及时成立了社区物业办公室,负责13栋楼的卫生清理、水表止码数的校验、水电费代缴等,只要老百姓需要,物业管理办公室人员随叫随到、立马解决。办事处的每一项细致工作,都赢得了群众的心。
  今年70岁的张德勤老人是退居二线的老党员、老干部,认识到社区建设的好处,他便和领导小组成员共同走访,反复耐心地到每户群众家中进行走访。张泽明由于去年刚刚新盖了五间厦房,日子过得非常紧巴,他说: “俺把半辈子挣来的钱全投到房子上了,拿什么去住楼啊?”听到这一番话,张德勤立即找领导拿出相关政策协商,不到两天的时间就为他按相关规定做出了补偿,当张泽明手拿小组成员送来的现金时,感激万分。现如今,张泽明分得了两套大面积的楼房,搬进新家的张泽明见到工作组成员高兴地老远便主动打招呼。
  百姓对社区并建心存疑虑的因素主要是舍不得自己的老宅子、对楼房质量不放心、岁数大不方便、自家的农机具没处放。社区建设指挥部成员深入到群众家中,与他们促膝长谈,详细了解他们的真实想法,并针对百姓的这些顾虑拿出解决方案。他们请村里4个德高望重的老党员、老干部组成村民代表,在建设现场实地监工,亲眼见证工程质量;腾空原刘家仓大院,专门放置群众农机具;将补偿政策细化分解,为群众算好明白账。他们多途径、多形式、分门别类的做好回迁群众的宣传思想工作,为群众自愿上楼排除一切障碍,实现和谐回迁。
  “实现群众顺利回迁,主要得益于前期基础工作做的扎实。群众有什么顾虑,我们就想办法解决;群众有什么需求,我们最大化给予满足。给老百姓算明白了账,他们也就真正认识到上楼的好处,老百姓知道我们一心为他们着想,就会全力配合我们,工作也就好开展的多了。”军仓社区支部书记刘伟说。
  让百姓住得上楼,更要让百姓住得起楼。在军仓社区并建点建设之初,为拓宽群众上楼后的收入来源,龙门街道办事处按照农村居住社区、产业园区同步规划、同步建设的要求,统筹推进民营园区、工业园区、农业产业园区联动发展,规划建设了军仓创业园区和鑫河蔬菜示范园区,让农民住进楼房,蔬菜种进大棚,农民进了民营、工业小区上班,实现了农民增收、农业增效的效果。
  鑫河蔬菜示范园区位于龙门街道办事处鑫河社区姜庄村东,总投资1000万元,占地面积1000亩,是办事处今年新引进的农业项目,全面建成投产后,将进一步增强蔬菜综合生产能力,提升产业发展水平,加快先进蔬菜种植实用技术推广普及,带动农民转变农业生产种植结构,提高农民收入,推动 “菜篮子”工程建设。示范园规划建设日光温室74个,拱棚80个,智能温室大棚一座及陆地菜、观光采摘,今年3月份已开工建设,9月份即可竣工,届时可吸纳300余个劳动力就业。
  “以前,俺们村的年轻人都出去打工了,家里就剩下一些老人和孩子,不但家里的重活没人干,收入也不多。现在上楼以后,好多年轻人都回家来去创业园区和蔬菜园区工作了,不但家里有人照顾了,而且收入还增加不少呢!”刚搬上楼的居民许爱辉兴奋地对记者说。
  “目前,社区内正在进行绿化工作,力争在8月底提前实现刘家仓、郑家仓群众回迁。下一步,我们计划9月份开始在并建点的西侧和东侧实施二期工程,建设万人社区,集中安置军屯、姜庄、堤下等村的群众。”党委副书记陈付涛信心十足地说。
□记者 王斐 张娜 通讯员 张静 张彬
更多>>  平原时讯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双区同建:让百姓绽放幸福笑脸
  本文所在版面
【第 A3 版:龙门视线】
Document

免责声明

  德州新闻网是由德州日报社所创建的综合性网站,所刊登的第三方发表的各类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资料的版权,均为第三方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所有。

  所有与德州新闻网链接的网站及其内容和版权,由相应的提供者与拥有者负责,德州新闻网对链接网站的内容不承担任何商业法律责任。

  德州新闻网刊登的电子报,均为报纸出版方提供的原版期刊杂志内容。德州新闻网不对报纸做任何内容方面的增减修改,对此等信息的准确性、完整性、合法性或真实性均不承担任何责任。

  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使用了您拥有著作权的作品并对我们的编辑方式有任何异议,请向我们提供您的身份证明及您对该作品拥有著作权的相关文件,我们会尽快根据法律法规妥善处理。

  对于本站拥有版权的稿件,未经书面协议授权,禁止其他网站等有关信息服务企业予以转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