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 帮助    
  文章搜索:
用户名: 密码: [注册][找回密码]  
产业补 “短板” 生态谋 “加分”
我县工业转调焕发“绿色生命力”
作者:张娜
  本报讯 (记者 张娜 通讯员 房徳进 王金兵)7月13日,全市现场观摩考评团来到我县济铁物流园项目建设现场,热火朝天的建设场景得到市县领导一致好评。
  铁路物流基地规划占地面积6200亩,先期建设的煤炭物流功能区占地面积600亩,设计年物流能力900万吨。整个工程包括平原站改造、平原站货场扩建和物流配套工程三部分,新建线路8.7公里、桥涵8座、房屋建筑6300平方米、货位及道路硬化18.7万平方米,总投资约2亿元。项目投产后,预计年到发货物450万吨,可实现经营收入27亿元,上缴税金6亿元,将成为华北地区大型煤炭及大宗货物交易中心,届时我县将成为济铁北线唯一一家承办集装箱及火车专列业务的“旱码头”,成为全国重要的铁路物流“内陆港”。
  以济铁物流园项目为龙头的现代物流业便是我县产业补“短板”的一个鲜明印证。我县地处鲁西北内陆区,不靠海、不临港,转型发展迫在眉睫。以绿色新兴产业为突破口,我县从战略高度明确提出在“十二五”期间创建“国家循环经济示范县”的目标。
  补好产业“课”,我县以创建“国家循环经济示范县”为契机,大力发展现代物流产业、“城市矿产”产业、新能源产业、生物医药产业、新型建材产业、节能环保装备制造业、餐厨废弃物资源化利用产业等绿色新兴产业。
  谋定后动,我县阔步追赶,产业“补课”交出喜人答卷:铁路物流园已经成为拉动平原经济“几何式”增长的发力点,有12个重大项目“坐”着火车来平原;阳煤平原化工有限公司,将打造全国重要的煤化工产业基地,年新增销售收入20亿元;投资56亿元的联化科技项目将打造江北最大的绿色化工中间体生产基地;投资50亿元的金地恒新能源项目,年可实现销售收入100亿元,成为华北及华东地区最大的新能源生产基地……
  产业“补好课”,生态“谋加分”。对发展,我们“等不起、慢不得、坐不住”。坚持将环保优先作为第一考量,严把“绿色门槛”,高扬“低碳大旗”。在跨越追赶过程中,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绝不“捡到篮里就是菜”。对工业项目,坚决抬高门槛,档住高污染、高能耗项目;业内是否认可、资金是否充裕、环保是否到位,成为招商引资的“硬杠杠”。
  排污池里竟能养金鱼。这是记者在平原泰鼎新材料有限公司看到的场景。环保处处长李兆来介绍,公司通过实施清洁生产方案,70%以上的废水经过适度处理后用于循环使用,剩余约20%的废水经过深度处理达标排放。每天可节约用水7000立方,年节约清水1384万立米,企业用于污水治理的成本下降30%。
  县长王洪霞说,我县向“三高”亮剑,严格划定禁用燃煤和重油的禁燃区,在全市率先实现污染源在线监控。3年来,我县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能耗持续下降,大气环境、水环境、主要污染物减排等主要“绿色”指标领先全市。
  近年来,我县还先后选择8家企业开展了ISO14000环境管理体系和环境标志产品认证,选择10家企业开展了清洁生产审核工作,6家重点排污企业全部安装了污水处理在线监控设备,建设了中水回用设施。通过实施清洁生产,年产生直接经济效益4亿多元,节约用水1500万立方,节煤12万吨,切实增强了企业“绿色盈利”能力。
  我县以补齐产业短板、保护生态环境两轮驱动引领工业焕发“绿色生命力”,做到经济与环保齐抓,发展与生态共赢。仅上半年,我县纳税过千万元的企业就达9家,生态已成为我县的最具竞争力、最有吸引力的一张名片,全县空气质量持续名列全市前茅。“全国平原绿化达标县”、“山东省人居环境范例奖”、“山东省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先进县”等荣誉纷至沓来。
更多>>  平原时讯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我县工业转调焕发“绿色生命力”
  本文所在版面
【第 A2 版:要闻·综合】
Document

免责声明

  德州新闻网是由德州日报社所创建的综合性网站,所刊登的第三方发表的各类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资料的版权,均为第三方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所有。

  所有与德州新闻网链接的网站及其内容和版权,由相应的提供者与拥有者负责,德州新闻网对链接网站的内容不承担任何商业法律责任。

  德州新闻网刊登的电子报,均为报纸出版方提供的原版期刊杂志内容。德州新闻网不对报纸做任何内容方面的增减修改,对此等信息的准确性、完整性、合法性或真实性均不承担任何责任。

  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使用了您拥有著作权的作品并对我们的编辑方式有任何异议,请向我们提供您的身份证明及您对该作品拥有著作权的相关文件,我们会尽快根据法律法规妥善处理。

  对于本站拥有版权的稿件,未经书面协议授权,禁止其他网站等有关信息服务企业予以转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