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 帮助    
  文章搜索:
用户名: 密码: [注册][找回密码]  
加快东拓西接 肩负更多担当
——访前曹镇党委书记邹曰亮
作者:王怀明王斐
  □记者 王怀明 王斐 通讯员 张秀芝 张梦 整理
  在实施“1515”工程中,前曹镇三大项目挤进全县首批企业培育计划“大盘子”;在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前曹镇跨入全县三大中心城镇。争做推进“1515”工程“先行者”,勇当新型城镇的“探路者”,肩负着更多的担当,前曹镇确立了“东拓西接”战略,打造平尹公路沿线经济隆起带,加快东部崛起。提出这些思路是基于怎样的考量,具体的措施、做法和成效有哪些?带着这些问题,本报记者对前曹镇党委书记邹曰亮进行了专访——
跑好大企业培育竞赛“下一棒”
  记者:在新一轮的大企业培植竞赛中,前曹镇确定了“东拓西接”战略,是基于什么考虑,内涵是什么?
  邹曰亮:推进“1515”工程,加快大企业培植,在前曹不是刚起跑,而是加速跑。继2009年至2011年,前曹财税收入首次“倍增”,去年前曹实现税收2188万元,同比增长95.8%,一年内财税再次“倍增”,并一举夺得2012年度乡镇(街、区)综合考核一等奖第一名。前曹“快步跑”,背后有两大“推手”,一是盛原服装,去年上缴税收1100多万元,占全镇税收的50.3%;二是联化科技,去年上缴税收700万元,占全镇税收的31.9%,现在,这两大企业都已跨入“1515”工程大企业行列。
  引进培育企业,推进转型发展,这是前曹坚守的工作基调,前曹的发展再次例证了“1515”工程的总抓手、总统领作用。今后,前曹要认真领会县委、县政府的意图,按照“1515”工程的总要求,顶层设计前曹的企业培育规划、产业分布格局和新型城镇步骤,在推进“1515”工程和新型城镇化两大战略中,争做“探路者”,跑好“接力棒”,肩负更多担当,做出更大贡献。
  前曹西接开发区,东跨京福高速,平尹路贯通东西,我们未来发展的定位是平原东部特色瓜菜生产基地,化工与设备制造综合产业区、物流产业集中区和科技农业观光区。去年,新一届县委、县政府提出的“1+3+67”新型城镇化梯次发展格局,由县里撑舵定向,我们确定了“东拓西接”战略,确定了“一带五区”的发展布局,即向西主动融入县城,建设东部美丽城镇;向东发挥高速区位优势,主动承接产业转移,打造平尹公路沿线经济隆起带,把前曹建设成“生态和谐的宜居区、民生改善的样板区、跨越发展的示范区、开放合作的先行区、改革创新的试验区”。
从“两匹马”拉车到“和谐号”牵引
  记者:前曹顶层设计了“一带五区”的发展布局,这是基于什么样的条件做出的选择,具体推进措施是什么?
  邹曰亮:“1515“工程是一个系统工程,不可能一蹴而就,推进工程,需要有“打决战”的冲劲,更需有“打持久战”的韧劲。举全镇之力,推进“1515”工程,前曹要进一步挖掘区位优势,整合现有资源,突出地方特色,凝聚干部合力,发扬常抓不懈、紧抓不放、实抓不松的精神。前曹优势有两点,一是产业优势,我们引进了盛原服装、联化科技、奥阳扬翔、新南方物流等六个过亿元大项目,这些就是我们培育大企业“项目库”;二是区位优势,西接县城、东跨高速,又被列入三个中心城镇之一,这些具备了融入县城“经济圈”,承接产业“转移带”的区位条件。审时度势,我们确定了“一带五区”的发展布局。
  提起前曹,人们记忆最深的是联化科技、盛原服装,靠这“两匹马”拉动,造就了前曹前三年财税三个“倍增”的神话。由点到线,建设优势产业,打造产业“和谐号”,实现前曹加速快跑的动力转型,这是我们下一步的努力方向。今后几年,我们将顺应联化科技落地的“惯性作用”,紧扣产业发展链条,梳理产业链项目,补链招商引进配套企业,最终形成千亩联化科技工业园。去年,依托联化品牌效应,我们又引进了投资5.6亿元的联化制药项目;对接济南物流公司前十强,引进了新南方物流项目;联手台湾力动科技,引进胜佳纺织项目。
  打造两
点一线,是前曹今后经济转型的主攻方向。两点即发展壮大 联 化 科技、盛原服装,一线为打造平尹公路沿线经济隆起带。引进联化,是前曹干部招商办成的最振奋人心的一件事,我们走出了以资源换合作的新路子。联化科技项目落户以来,建设发展呈现出三个方面的特点:一是投资规模大,项目总投资达56亿元,目前已完成投资6亿元。二是建设速度快,去年一年再造了20个“老永恒”,5个产品已建成投产。三是发展后劲足,项目达产后,年可实现销售收入100亿元,利税15亿元,成为江北最大的绿色化工中间体生产基地。去年,盛原服装也实现大步跨越,公司先后兼并了江苏邳州和河北保定两家服装厂,并牵手香港德丰国际,联合整体上市,与澳大利亚一家企业达产品牌收购协议。今年,盛原二期防虫布车间也将建设完毕。
  打造平尹路经济隆起带,我们坚持超前预留优势产业发展、战略项目落地的腹地,先后引进了九源型材、蓝昊机械、馨科机械、万和食品等6个“高精尖”项目。今年,我镇将再引进过5000万元项目2个,过亿元项目1个。目前,以联化科技、盛原服装为支撑,服装、化工、机械等六大产业集群体系强劲发展。
激发环境名片的“蝴蝶效应”
  记者:前曹树立“无限责任、超值服务”的品牌服务意识,提出让美丽环境成为发展“名片”的号召,具体做法是什么?
  邹曰亮:“1515”工程树起了以税收为考量标尺,在招商引资、项目建设、优化环境中,我们扬起了新的工作“指挥棒”,在项目引进建设中,推出三个尺度:项目质量重财政贡献度,项目建设比投产速度,服务项目看客商满意度,号召全体干部甩开膀子,大干实干,在推进“1515”工程中建功立业。去年以来,我们组建了“项目联合服务小组”,班子成员包项目,任企业编外“职工”,现场解决实际问题。
  在服务联化科技项目建设中,我们坚持“墙内墙外”的事都做到心中有数,手中有招,为企业提供超值服务,办成了三件“实事”:出资为企业架设了35千伏生产专用线路,安装了专用变压器;为企业建成投产,提早招聘了400名工人;促成联化科技出资7000万元,整体收购 “永恒化工”,为联化科技扩张排除了机制障碍。服务盛原生产,我们在全镇28个社区定位一个“硬性任务”,每年为盛原招工30人,补齐流动用工“缺口”。
  今后,我们不仅要打好联化科技这张产业名片,还要塑造东部美丽花园这张环境名片。近年来,我们对城区进行了高标准规划、建设,先后建设了“三横四纵”路网、省级规范化镇中心小学和幼儿园以及人民公园等工程。特别是我们完成了提高城镇品位的浓厚一笔:投资500万元修建了人民公园,公园占地面积30亩,各类娱乐设施更加完备,园内时尚广场、宝葫芦状水面、生态绿地,曲径通幽、尽显优雅浪漫之美。今年,我们还将建设驻地万人社区及城镇综合配套设施,完善工业园区路、电、水、讯等配套功能,提高项目承载能力,使招商项目既能引得来,又能落下脚,更能扎住根。
更多>>  平原时讯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加快东拓西接 肩负更多担当
  本文所在版面
【第 A2 版:新闻】
Document

免责声明

  德州新闻网是由德州日报社所创建的综合性网站,所刊登的第三方发表的各类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资料的版权,均为第三方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所有。

  所有与德州新闻网链接的网站及其内容和版权,由相应的提供者与拥有者负责,德州新闻网对链接网站的内容不承担任何商业法律责任。

  德州新闻网刊登的电子报,均为报纸出版方提供的原版期刊杂志内容。德州新闻网不对报纸做任何内容方面的增减修改,对此等信息的准确性、完整性、合法性或真实性均不承担任何责任。

  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使用了您拥有著作权的作品并对我们的编辑方式有任何异议,请向我们提供您的身份证明及您对该作品拥有著作权的相关文件,我们会尽快根据法律法规妥善处理。

  对于本站拥有版权的稿件,未经书面协议授权,禁止其他网站等有关信息服务企业予以转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