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士府无名烈士纪念碑
牟书会
王风楼胡窑村北和李大鼻 村东,分别矗立着一座高大的烈士纪念碑,曾掩埋过近百位无名烈士的忠骨,记载了
1942
年腊月十二日,我平、禹边区抗日根据地军民,同仇敌忾,浴血奋战的一幕,谱写了一曲反扫荡的悲壮之歌。
一九四二年腊月,抗日战争进入了最残酷的阶段,日寇为了控制津浦铁路及铁路以东地区,调集东临道、武定道及德州、济南、惠民、沧州等地的日伪军8000余人,对我冀鲁边区二分区,先后三次展开了大规模的合围扫荡。由于抗日军民的合众抗敌,敌人的三次进攻均被粉碎。从一九四一年开始,日本侵略者为了巩固对中国的统治,支援太平洋战争,推行“治安强化运动”,加强了对根据地的军事侵犯,敌人一面对“治安区”进行封锁,肃清抗日力量,一面采取拉网战术,“铁壁合围”,残酷扫荡抗日根据地,到一九四三年,日寇的疯狂程度达到了极点。
1943年1月中旬,冀鲁边二地委,在张士府召开县团级以上干部会议,区队武装,三地区队,军分区独立二营,平原、禹城、陵县的地方干部和县大队也集结在平原抗日八区张士府一带,等待传达会议精神。不料,在张士府集结的消息,被敌人侦知,日伪军8000多人,从四面八方,向平原抗日八区根据地扑来,实行了拉网式扫荡,合围我党政机关及分区武装集结地张士府一带。 当时禹城县大队驻王寨村,他们首先发现了惠民来的日军汽车队,从东边临邑方向轰轰而来.,由于无确切性的情报和不明敌人意图,以为如同往常一样一般性扫荡,我地方党政机关,地方武装和分区主力,便向平原八区根据地收缩。由于判断有误,失去了较早突围的机会,敌人从四面八方集中拉网式合围,把我抗日武装和党政机关以及大批抗日民众,全部压缩到张士府、周庄、胡窑村以北,小胡村以东、以南不足五华里的地带。情况万分紧急,当发现敌人后,方知敌人来势凶猛,非同一般性扫荡,我方四面出击,试图突出重围,但为时一晚,已陷入了敌人的重重包围之中。分区领导立即做出决定:在司令员龙书金的指挥下迅速投入了战斗,与敌展开了激战,边退敌边突围。副大队长刘振南指挥平原县大队向西转移到付庄时,枪声四起,发现南、北两面都有日伪合击,他毫不犹豫地命令往西继续突围,成功地冲出了包围圈。此时周今生县长和文书小姚被合围在包围圈以内,周大声喊:“乡亲们不要等死,拼了吧”,说着扔出一颗手榴弹,突开一个缺口,向外冲去。敌人的机枪在后面扫射,人们在旷野中一个个倒下,有的跳入路沟得以生还。周县长拉着小姚跑到邓庄南李汉衢村,隐藏在路南东侧刘家农舍的阁楼里得以脱险。
敌人越聚越多,包围圈越缩越小,那天正是张士府大集,数千人压在了周庄村至小胡村,宋家寨村至孙士麻村的交通沟内,当时三地区队有兵力200多人,独立二营400多人,各县大队及区队武装不足200人,而日伪之敌8000余人,敌我力量悬殊。约10点左右,宋家寨方向八区区队已同敌人展开了激战,由周庄西头掩护民众向邓庄转移(邓庄至周庄有一条交通沟)。此时四面之敌如乌鸦群聚,抗日军民又被迫沿交通沟,由南往北向小胡村撤退。司令员龙书金指挥独立二营、三地区队九连、十一连机枪班和平原、禹城县大队从宋家寨村东南方向突围。日军将部分平、禹县政府、二地委勤杂人员包围在胡窑西北大洼里,周围机枪、马队严密封锁,不准任何人出入,张士府交通沟西胡窑村北洼地,成了最激烈的战斗地段。三地区队一部分武装,在副队长任金贵和副教员于佃珠的指挥下,同独立二营一道向孙士麻封锁线突围,由于敌众我寡,三地区队十一连机枪班十二人,在掩护部队突围中有十一人壮烈牺牲。
此时军民混杂,敌人逐个检查,发现可疑的人刀劈火烧,渤海日报社记者陆某被浇上汽油活活烧死,二地委干事于某被日军从人群中拉出用刀劈成两段。战斗异常残烈,除平原县大队副大队长刘振南率领的县大队50多人,徐辛光率领的青训班30人,从大八里、付庄突围成功外,三地区队170多人殉难,独立二营也死伤残重,三营九连仅剩30多人,三地区队教导员李品先、付队长任金贵、禹城县大队大队长段尔达均以身殉难,为国捐躯。此次张士府腊月十二反扫荡300多将士壮烈牺牲,地方机关干部,抗日民众也死伤四、五百人。
据见证者宋家寨村老八路宋守荣 (此人反扫荡幸存者之一,时任三营连长)回忆:宋家寨村至孙士麻村交通沟内尸横遍地,血水流淌,沿道沟四散的民众时常被尸体绊倒,情景残不忍睹。十一连机枪班班长芦万玉是全班唯一的幸存者,他在孙士麻封锁线掩护突围时,连续打开50多米宽的突围口,使千余民众突围成功。小刘村藉八路军战士姚汝朋回忆说,当时他和十一连芦万玉机枪班紧挨着,在孙士麻封锁线阻击突围,看到机枪班战士大部牺牲,便迂徊过去,拿过一牺牲战士的枪,向敌人射击,边打边突,刚冲出敌人的封锁线时,子弹打尽,胳膊负伤,眼看敌人上来,他急中生智,拖过一名尸体压在自己身上,佯装死去,鬼子来到他跟前,用刺刀挑透了他的大腿,姚汝朋一声未吭,幸免遇难。后被抗日村民救起,藏在炕洞夹墙中养伤,痊愈后又重新归队。
平原三区区长李仁卿与区队文书贾洪贞被包围在集结地,突围时两人失散,贾洪贞与济阳藉的一名八路军战士突围到郝庄,眼看敌人追了上来,迅速跑到一农户家里,他们跳墙而入,老大娘一看是八路军,二话未说,把他俩藏在院内的地瓜窖里,上面盖上地瓜秧把猪放出来吃地瓜秧,装做喂猪的样子,鬼子乱翻一阵后离去,贾洪贞(抗日时期平、禹边区“四大楞’之一)和那位八路军战士安全脱险。上世纪八十年代,这位济阳藉的老八路曾来寻访救命恩人郝大娘。
下午,敌人撤退,傍晚时分,平原抗日八区区长刘清明(又名朱其蛟)组织带领八区四邻各村抗日群众清扫战场,动员各家卸下门板,到胡窑北大洼抬死难的八路军将士,随之连夜掩埋。
胡窑村李玉庆老人回忆,小胡村以南遇难的八路军将士抬到胡窑村北西角同穴掩葬,小胡村以北,孙士麻东、南侧的阵亡将士抬到李大鼻村东头安葬,胡窑村烈士墓埋葬着80多人,李大鼻烈士墓三穴掩埋忠烈50多人。
70多年过去了,三百多英雄健儿血洒疆场,身虽物化,精神永存。反扫荡张士府战斗遗址,修建了高大的腊月十二反扫荡“无名烈士纪念碑”,碑文载:“盖闻国家兴亡匹夫有责一遇国难粉身碎骨义不容辞,战斗异常惨烈------。
牢记历史,勿忘国耻,让我们铭记鲁西北平原那惨烈的枪声,永远吟唱腊月十二反扫荡的悲壮之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