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就一流,争就第一”,这是他们秉承的职业精神;服务于全县经济社会发展、服务于新农村建设、服务于人民群众安全便捷出行,这是他们践行的行业职责。他们用热情的服务挖掘着交通的经济贡献,他们用坚定的脚步丈量着农村每一寸公路,他们用严谨的作风维护着和谐的出行环境——
记者王怀明张娜 特约通讯员潘书丽
深秋时节,一路风景,一路收获。
在城西,登高望远,新客运中心、梅花汽贸大市场、四方物流园连接成片,形成我县交通物流新“特区”——
在农村,举目远眺,一条条新铺就的公路,伴着一块块整饬的农田,向着远方延伸,路边的农民笑着说,“路好走了”——
在城乡,县际快客、城乡公交、出租车、各型运输车,“路修到哪里,车就通到哪里”,交通运输让城乡距离更近,群众出行更便捷,企业外联更紧密——
修路,让城乡距离更近
三年倍增,交通是硬优势;跨越发展,交通是软环境。在进位提升的路上,处于转型发展的交通运输局一直在前进,交通人说,决不能让平原跨越发展的步伐在“路”上减速。
近年来,国家成品油税费变革触动了交通体制改革,县交通运输局走上转型发展的“高速公路”。“转型是挑战,也是机遇,从管理向服务转变,从传统运输向现代物流突破,转型过程是一次凤凰涅磐,结果却是精彩无限。”交通运输局主要负责人说。
“十一五”期间,我县交通一连串枯燥的数字传递出欢欣鼓舞的消息:1821公里通村柏油路连接起所有的行政村,全县境内通车总里程达到2166公里,公路密度达207公里/百平方公里,基本形成了干支相连、四通八达的农村公路网络,农村交通面貌发生了历史性深刻变化。
但随着时间延长,农村公路逐步进入超期服役阶段,路面病害增加,保畅能力降低。去年10月,我县被确定为全省首批“村级公路网化示范县”,今年,县委、县政府将“网化工程”作为全县“民生一号工程”,提出 “两年任务一年完”的目标,打造“民心工程”、“德政工程”。
网化工程是农村公路建设史上的又一次革命。施工过程中,县委、县政府考量两区同建布局,合理规划路网,成立“网化”工程建设领导小组,从有关部门抽调30多名精干力量,组建了工程建设指挥部,设置了六个职能部(室),制定了考核奖惩办法,各乡镇成立了相应机构,理顺了工程推进机制。县乡两级利用电视、报纸、宣传车、明白纸、进村赶集等多种形式,广泛宣传发动;在不增加农民负担的前提下,启动“一事一议”程序,开展“捐资修路”活动,分别筹集资金3260万元和149万余元,对“网化”建设资金,严格实行捆绑使用、计量支付、专帐核算、专款专用。
民心工程,高效推进。我县大胆创新管理机制,健全立体监督、安全保障“两大体系”,推行指挥部成员包乡镇盯工地、日碰头、周调度、信息通报“四项制度”,增强“质量首位”意识,贯彻“质量第一”原则,落实质量责任终身制,做到各尽其责、严格把关。并严把材料进场、桥涵质量、灰土制作、油层铺筑、质检验收等五大“关口”。同时,“外业”、“内业”同步进行,按“全、细、准、实”的要求,规范“内业”档案,做到每项工程都有案记录,有据有查;外业同步跟进路肩整理、路宅分家、公路绿化和配套设施建设。
至今,“网化”工程即将完美收官。我县先后投资2.76亿元,新建改建农村公路817公里、桥涵261座,全县100%的村庄实现了街道硬化、互联互通和与临近公路的连接通达,农村公路通车总里程达到2100公里,公路密度达到215公里/百平方公里,群众出行条件进一步改善。
用路,让“命脉”活力更强
公路是经济的“命脉“,是联系城乡的纽带。公铁联运,公路是一翼。交通运输局发展现代物流体系,扩大平原区位交通优势,构筑城乡客运网络,勇当同城经济、交通一体化发展的“先行官”。
“公路修到哪里,客车就通到哪里”。“十一五”期间,交通服务与统筹城乡节奏共振,与村村通公路同步延伸,交通运输局加大运输资源整合力度,全面实现车辆高档次、管理高水平、服务高质量,人民群众出行更高档、更舒适。
该局投资4000多万元,建设了新客运中心和10处“四体一体”的乡镇交管所,开通了德平公交、8条城乡公交线路和19条通村客车专线,增设了城区公交车18部、城乡公交车62部和全市县级最豪华的新能源出租车151部,一张干支相连、便捷舒适、安全畅通的客运网络逐步形成,初步实现了城乡客运一体化和城乡群众“零换乘”。
未来几年,我县要发挥区位交通优势,发展交通枢纽型经济,打造物流发展优势。我县是全市运输大县,大型货车保有量一直居全市前列。但传统运输业大而不强,如何整合资源、转型突破,成为交通部门面临的全新课题。
10月22日,恩城镇农村交通物流站,2辆装满农资和日用品的厢式货车正陆续出站,分别开往各自管辖的物流店。目前全县11个乡镇交通物流站已全部启用,与之配套的110个农村物流店已全部挂牌运营,畅通高效的农村交通物流网络初步形成。
“交通运输业作为现代服务业的重要领域,在全县应当先行一步,适应经济社会发展战略重心转变的要求,及时推进交通由传统运输向现代物流转型。”该局主要负责人说。
近年来,该局着力打造“鲁冀边有影响、山东省有位次、德州市叫得响”的平原交通物流品牌,先后投资1.3亿元,开工建设了仓储分拔、物流配载、综合信息、梅花汽贸4大中心,并规范建设了交通行政服务中心,以基础设施先行引导交通产业转型,推进综合运输枢纽提升改造,构筑起商流、物流、信息流于一体的物流配送基地。
随着“个十百千”工程推进,农村交通物流网络不断延伸,我县探索建立了“交通部门搭建平台、四大商家组织货源、专业公司实体运作、县乡村企信息联接、政企结合高效运转”的农村交通物流发展模式,实现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治路,让出行环境更和谐
运输环境关系民生,给力经济。交通运输局内部强基础,外部促规范,创建人民满意行业、构建文明和谐交通,打造“畅、安、舒、美”的通行环境,实现了规范行业、服务民生互促进、同发展。
随着人民群众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出行环境的要求也随之增高。县交通运输局加快交通由管理型向服务型转变,走出了一条行业监管和服务并重、服务区域发展和效益并存的新路子,打造“畅、安、舒、美”的交通运输出行环境。
以“创建人民满意行业、构建文明和谐交通”为主题,该局深入开展公正执法、承诺服务、延伸服务和文明线路、文明班车、文明出租车等系列文明创建活动,交通运输行业的文明程度和影响力显著提升。
规范引导并重,该局开展交通普法活动,交通法律法规的社会透明度和群众知晓率不断提高,严把车辆准入关、安全检测关和从业人员资质关,让老百姓出行更加安全。并适时调整运力结构,统筹安排班次密度,让老百姓出行更加便捷,全县所有线路班车与城乡公交车、城区公交车、出租车等均在县汽车站实现无缝对接,方便了旅客“零距离”换乘需求。及时更新城乡公交,让老百姓出行更加舒适。积极鼓励发展中高档客运车辆,既让老百姓“走的了”,更要走的好、走的舒适。目前,我县城区公交车全部采用高档双开门LNG环保型客车,城乡公交车根据车辆到期年限逐步更新成38座定员公交环保客车。自实施城乡公交一体化改造以来,已完成53部客运车辆更新,从根本上解决了农村客运车辆老旧、安全隐患大等主要问题,提升了全县城乡客运安全性和舒适度。
该局还与公安联合执法,监察、运政协同作战,采取“打、评、联、教”四字诀,加大“打非治违”力度,定期集中整治客运、出租车市场,严厉打击“黑车”非法运营,重点整治货车超限、客车超员、出租车宰客甩客等违法违规经营行为。
同时,加强车辆技术性能检测,共检测车辆近万台次,县际以上客运班车全部实行了GPS定位,确保了交通安全形势持续稳定。汽车站自主研发的汽车客运站智能化运营管理系统,获得国家知识产权局授予的“实用新型专利权”,该系统以计算机光纤网络为硬件基础,实现了智能化安全管理,杜绝了人为因素造成的管理漏洞,大大提高了车站的安全系数,实现了车辆及旅客的运营综合一体化管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