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 帮助    
  文章搜索:
用户名: 密码: [注册][找回密码]  
龙门街道办事处2012年总体工作部署要点

龙头高昂赞盛世



社区建设让居民过上舒适幸福生活



“阳光使者”深入群众家中走访



村村通公路铺设



环境优美的敬老院



办事处设立劳动就业服务中心,促进群众就业



青年志愿者深入社区服务群众



1-9月份民生投入同比增长75%



同比增长28%



1至9月份来访案件同比下降28%



  工作主题
稳定、发展、服务、创新、和谐
工作目标
全市有位次、全省有影响
工作标准
精细、规范、超前、完美
工作要求
团结、实干、公正、廉洁
工作重点
  抓好五大工作重点,实施十大工程:
  1、社会稳定工作:实施“阳光使者”工程和“网络联动”工程;2、服务城市工作:实施“平安社区建设”工程和“社区规范运行”工程;3、项目建设工作:实施 “亿元项目”推进工程和“温馨家园”工程;4、“两区同建”工作:实施 “幸福社区建设”工程和“土地复垦整治”工程5、队伍建设工作:实施 “素质提升”工程和 “梯队建设”工程。
思想指引
  “讲道德、重品行、转作风、树形象”活动

  着力惠民生
  围绕全面提高群众的幸福指数,切实让人民群众生的有尊严、活的有保障,龙门街道办事处坚持在群众关心的医、食、住、行、养老、上学等各个方面倾斜着力,实现了民生上年年有大投入、惠民上年年有大拓展,让老百姓真正共享了发展成果,感受到了实实在在的变化。
  ——行的顺。在巩固原有村村通公路成果的基础上,今年抢抓农村公路“网化”工程大好机遇,新修农村公路20.31公里,新建生产桥11座、圆管涵33座,构建了道路互联、村村相通的公路网络,在全县各乡镇率先完成农村公路“网化”工程。
  ——食的安。大力实施“人饮安全”工程,实现了自来水村村通、户户通,较好解决了群众饮水安全问题,受益群众达16000人,是全县第一个整建制完成“人饮安全”工程的乡镇(街区)。积极推进绿色农业发展,新建绿阳、大朱、恒丰3个国家进出口检疫检验局备案的国标养殖基地,成为无公害食品发展的样板。
  ——住的好。城区,无震荡完成东关、官道、鲁庄、莲花池等12个城中村的拆迁和迁占任务,为城市建设腾空土地1800亩,同时,为241户城市低收入家庭办理了廉租住房,目前,70%的城中村群众住进了宽敞明亮的新楼房。在农村,以军仓社区为试点成功启动了“两区同建”工程,新建楼房13栋,今年年底张家仓、刘家仓、郑家村3个村的500余户群众可实现并居上楼居住。
  ——老有所养。已建成省级规范化敬老院1处,五保供养率达到70%。今年又投资7万余元为敬老院更换了餐厅厨具及生活用品,全年共发放五保生活补助115800元,并将761位符合规定的农村居民全部纳入低保范围。以社会化养老为出发点占地30亩实施的“温馨家园”项目,在群众期盼中已正式启动。目前,项目图纸设计和迁占工作正在同步进行。
  ——病有所医。在全县率先开设了“家庭病房”,开通了两部“健康直通车”,为12340名群众建立了健康查体档案,构建了“十五分钟”就医圈,极大改善了群众的就医条件。
  ——学有所教。建有省级规范化完全小学4处,有效解决了辖区6万居民子女的上学难题,是全县小学教育的示范和样板。今年又投资10万余元对附小、郭刘等小学进行了修缮和设施更新,进一步改善了学校的教学环境。
  ——富有保障。成立全县乡镇首家劳动就业服务中心,与县内外53家用工企业签订了用工协议,为1620名农村剩余劳动力和下岗职工建立了求职信息,现已解决就业岗位385个。建成了龙门、军仓2处民营园区、5处产业园区。面对今年的灾情,拨专款为每位受灾户提供了3000—6000元不等的建筑材料,为大棚户送去了20吨免费化肥,同时,动员群众全部参加了玉米、小麦保险,使群众的生产后顾无忧。
  凝神树新风
  龙门街道办事处始终把精神文明建设放在与发展经济同等重要的位置来抓,坚持以“讲道德、重品行、转作风、树形象”为思想指引,以丰富多彩的活动为载体,引导广大干部群众追求文明、崇尚文明、共创文明,使社区、学校和机关三个层次实现了人居环境质量、和谐文明程度、科技文化素质的“三大提升。
  ——阵地建设扎实。积极完善基础设施,大力加强综合文化站、农家书屋等宣传阵地建设,在各社区设立了高标准的宣传栏,搭建精神文明的丰富有效平台;组建了京剧社、舞蹈队、舞龙队、秧歌队等42支精神文明宣传队伍,每年为其划拨活动经费,为群众提供最大便利,满足了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
  ——机制建设完善。广泛宣传,筑牢思想基础。利用多种形式广泛开展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提升居民文明素质。近年来,共组织不同形式的宣传教育130余场次,形成全民动员、人人参与的良好氛围。加强联系,打造联动格局。借助313名“网络联动员”,形成了从楼道、楼宇到社区、街道的社会文明宣传组织网络。健全机制,做到有章办事。从社会公德、村风民风、遵纪守法、健康民俗等几个方面进一步规范了群众的日常行为,树立了良好的村风、民风,用规范科学的管理制度,把农村管理纳入精神文明建设轨道。
  ——道德建设有效。坚持以精神文化生活的通俗化、大众化为重点,以主题宣传教育活动为载体,充分做好结合文章,在凝魂聚气、强基固本、弘扬新风上收到明显效果。 “喜迎十八大,强化党性修养”教育活动。围绕迎接党的十八大召开,党委先后组织社区两委成员、机关党员干部150余人,到西柏坡和孔繁森纪念馆进行党性教育,最大限度的凝聚了共识、激发了爱家爱乡情怀。 “五个一”活动。每年在机关、社区、村组举办一次孝星评选会、开展一场文艺汇演、召开一次老干部座谈会、举办一场篮球比赛、举办一场乒乓球比赛,引领了健康向上的文体活动风尚,弘扬社会新风和正气。广泛开展“文明孝廉户”评选活动,并对评选的文明户进行了表彰、奖励和宣传。 “结对帮扶促文明”活动。参与活动的部门、站所以“帮解一实际问题、扶持一极贫家庭”为主要内容,千方百计为社区、为群众办实事,解忧愁。通过结对帮扶活动进一步提高了群众文明意识,有力推动了精神文明建设。
  创新促管理
  针对城区社会管理面临的新特点、新形势,龙门街道办事处围绕全面推进社会管理、促进社会和谐,坚持以“425(“4”即实施“阳光使者、网络联动、平安社区建设、社区规范运行”四大工程,“2”即开展“讲道德、重品行、转作风、树形象”和“下基层大走访”活动,“5”即社会管理五多工作法)”机制为手段,抓源头、打基础、重落实,构建起“提前发现、尽早预防、及时应对”的社会管理完整体系,谱写了社会管理的创新篇章。 “425”典型做法被中国信访网推广,得到了国家信访总局、省市政法委领导的充分肯定。
  ——多渠道搜集社会舆情、不稳定因素,促进社会问题早发现。大力实施“网络联动”工程,推选出网络舆情员313名,形成从楼道、楼宇、街巷、社区到办事处都有专人参与、有人管理的维稳防护墙。同时,充分发挥包村干部、“阳光使者”等各类人员的作用,构成了由46名包村干部下村入户走访、190名 “阳光使者”排查、313名“网络联动”员发现、4876张“便民联系卡”反映及来信来访、上级来电来函组成的多渠道预警沟通网络,确保能够在第一时间了解舆情信息、发现不稳定因素。
  ——多途径接待信访群众,做到群众反映诉求有依托。所有党政成员定期到社区下访,手机号全部对外公开,群众不出社区就能向领导直接反映问题;各社区“群众工作室”每天都有人员值班,实现了群众诉求小事不出社区、大事不出街道便可得到及时受理。
  ——多措施化解信访问题、矛盾纠纷,实现矛盾调处全方位。实行党政班子成员轮流接访化解、矛盾调处中心人员直接处访和户对户亲情帮扶化解的联动化解机制。对由历史陈欠引发的社会矛盾,利用经济杠杆变通化解,对个别信访积案进行“群众信访群众评”化解,促进了各类矛盾隐患、社会问题的有效解决。今年以来,先后投入27万元化解了许铺、康庄等多个村的历史遗留问题。
  ——多方式督促督办,确保件件信访难题有回音。实行主要领导每周研究督导重点信访案件,包案党政班子领导直接督促,矛盾调处中心协助督办,属地管理归口督办、机关干部包重点户盯上督办五结合联动工作机制,确保信访案件、矛盾纠纷能够及时化解到位,实现了事事有人管、件件有落实。
  ——多类别跟踪回访,实现矛盾纠纷化解零重复。对已结案信访问题,实行一般性问题由矛盾调处中心跟踪回访,历史积案由党政成员跟踪回访,解决的热点、难点问题分管领导定期回访制度,确保不留后遗症。至目前,共接收市民热线119件,上访案件18件,全部得到及时化解,上访案件同期下降28%,有效维护了社会和谐稳定,促进了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更多>>  平原时讯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龙门街道办事处2012年总体工作部署要点
  本文所在版面
【第 A6 版:新闻】
Document

免责声明

  德州新闻网是由德州日报社所创建的综合性网站,所刊登的第三方发表的各类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资料的版权,均为第三方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所有。

  所有与德州新闻网链接的网站及其内容和版权,由相应的提供者与拥有者负责,德州新闻网对链接网站的内容不承担任何商业法律责任。

  德州新闻网刊登的电子报,均为报纸出版方提供的原版期刊杂志内容。德州新闻网不对报纸做任何内容方面的增减修改,对此等信息的准确性、完整性、合法性或真实性均不承担任何责任。

  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使用了您拥有著作权的作品并对我们的编辑方式有任何异议,请向我们提供您的身份证明及您对该作品拥有著作权的相关文件,我们会尽快根据法律法规妥善处理。

  对于本站拥有版权的稿件,未经书面协议授权,禁止其他网站等有关信息服务企业予以转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