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堂》碑文拓片
《读书堂》题诗拓片
张广峰 提供 牛俊岭牛书彬整理
近日,平
原翰林斋主人、张翰林院十八世张广峰先生与其兄张广义,专程到济南市历城区王舍人庄寻根问祖,带回了两件珍品:北宋时期的大文豪、被后人称为“唐宋八大家”之一的苏东坡为时任宋仁宗侍从龙图侍郎为张掞亲笔题写的《读书堂》三大字碑文拓片和署名“魏国王临”为《读书堂》题诗拓片。由此还知悉,当时还有苏辙、欧阳修等一干文豪、诗人、名士,曾分别为张掞题过诗。
那么,张掞是何等人物?他又如何能博得众多名人题诗?他与张曾羽这位翰林又有何缘渊呢?
一、张掞其人
《宋史·卷一百三十九,列传第九十二》载:“张掞,字文裕,齐州历城(今济南)人。”“父蕴。掞幼笃孝。蕴病刲股肉以疗。举进士,知益都县。当督赋租,置里眉费用。而民皆以时入。石介献《息民论》,请以益都为天下法。丁内艰,时隆冬,徒跣举柩,叩首流血,与史揆庐墓左。明道中,京东饥,盗起。以御史中丞范讽荐,知莱州掖县。民诉旱于州,拒之,掞自为奏闻。诏除登莱税。通判永兴军,为集贤校理。四迁为龙图阁直学士。知成德军。宦者阎士良为钤辖,多挠帅权,用危法中军校,掞直之,而劾士良。英宗登极,朝廷使来告,士良辞疾居家,宴客自若,奏抵其罪。判入太常,司农寺,累官户部侍郎致仕。熙宁七年,卒,年八十。掞忠笃诚慤,既老益康宁。少从刘潜、李冠游,及其死,率里人葬之,置田赡其孥。事揆如父,里家必谘而行,为乡党予今式。”
从这段记载可知:张掞是朝廷重臣,曾任益都县令、莱州知县、知成军、判太常、司农寺,至户部侍郎;张掞是知名孝子,对父亲、兄长、乡邻至孝至亲,甚至为了给父亲入药治病,不惜割下腿上一块肉;张掞也是知名诗人。他曾与欧阳修等大家,名人交游唱和。《全宋诗》卷一百七十八中就收录了他的诗数首,包括《敕差灵岩寺主大师详公赴寺》、《贺两府入东西府》、《静照堂》,说明他具有很高的文学造诣。
张掞的父亲张蕴曾知缁州兵;兄长张揆曾擢进士第,历北海县尉,改大理寺丞。国子监直讲,徙诸王府侍讲。擢天章阁侍制兼侍读,累迁右谏议大夫,进龙图阁直学士,给事中,判太常寺。加翰林侍读学士,知审刑院,出知齐州。卒,赠尚书礼部侍郎。
这里有必要解释一下当时官名:龙图,宋代有龙图阁,设学士等官,为侍从之荣衔,人称龙图阁直学士为龙图;龙图阁,宋代阁名,有学士、直学士、侍制、直阁等官;侍郎、官名,自唐代以后,中书、门下二省及尚书省所属各部,均以侍郎为长官之副。
从以上史料可知,张掞与其父蕴、兄揆,皆北宋朝廷政要、文人名士,朝野百姓,广传美名。欧阳修、苏东坡、苏辙等人,曾分别为张掞题诗,这就不奇怪了。
二、苏东坡为张掞故居题《读书堂》
苏东坡题字的时间是:宋熙宁十年二月。是月,苏东坡罢密州,道经济南看望在济南任职的弟弟苏辙,和自己的老朋友黄庭坚的舅舅,时任济南知府李相晤,听说自己很仰慕的大臣张掞,张揆的故居就在附近的王舍人庄,就亲自到王舍人庄拜谒,并为张掞的故宅题写了《读书堂》三个大字。
对于苏东坡题《读书堂》一事,有关史书也有记载。清代乾隆年间编制的《历城县志》之“古迹及金石考”载:“宋代张掞故居在济南东郊三十里王舍人庄。明万历初年土人掘地发现苏轼为张掞故居题《读书堂》三大字碑。”
苏东坡还曾作诗挽张掞:
高才本出朝廷右,能事方推德业余。
每见便闻曹植句,至今传宝魏花书。
济南名士新凋丧,剑外生祠已洁除。
欲寄西风两行泪,依然乔木郑公庐。
金代文学家元好问《济南行记》中载:“《读书堂》并范纯粹,王临诗碑俱在。”
至于明代万历初出土,可能因金、元或元、明战乱被埋土中。
《读书堂》三大字碑出土后,立即被保存在历城县的“县学”里面。
范纯粹的律诗刻石,始终没有再出现。
这里要说到范纯粹,王临二人:
《宋史》载:范纯粹,字德儒,北宋吴县人,范仲淹四子,曾知滕县,亦龙图阁直学士。
王临,字大观,北宋大名成安人。起进士,知齐州。王临知齐州时,张掞已故。王临敬重张掞这位北宋老臣为人、处事,特为读书堂题诗曰:
熙宁逸老旧门墙,少日穷经功水阳。负笈便为稽古地,躬耕兼是养亲堂。已将贤业归青史,尚有陈编秘缥囊。嗣子毂难承世学,至今人爱郑公乡。
王临这首律诗碑仍存。这个诗碑,是见证《读书堂》历史的一个有力佐证。
从《读书堂》拓片照片来看,苏东坡所题《读书堂》碑约高150厘米,宽63厘米,楷书字,径40厘米,确如苏东坡一贯风格:丰腴跌宕,疯爽凛然,别具风骨。边款“熙宁十年二月朔子瞻书”小楷十字,字径为2.4厘米。“出入二王畛域(界限)而不见其辙迹,独有颜真卿周旋并驰,而步不许退也”。
至于苏辙、欧阳修等人的题诗,本文因篇幅关系,就不再叙述了。
综上所述,“唐宋八大家”中,已有苏东坡、苏辙、欧阳修三大家为张掞题诗,足见张掞在当时地位之重,名声之高。
三、苏东坡题字碑的下落及《读书堂》故址
张掞的故居附近有一棵古槐,数搂粗,虬龙状枝,人们传说是一棵唐槐,唐槐树龄多大,有关史书没有记载。唐槐见证了历史的变迁和《读书堂》的兴衰。故居已无,唐槐犹存。
苏东坡题的《读书堂》碑,经历了自北宋、元、明、清几个朝代的更迭。解放后,到了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原本存放于县学的《读书堂》碑,因县学被拆毁,此碑又一次失踪。它到底在哪里?人们推测,其下落可能有三:其一,被毁;其二,被埋;其三,被人收藏。其中第二个可能性最大。人们期盼,这一珍贵的石碑能再出土,使后人能重睹其真容风采,也弥补历史记载中的一个重要缺憾。
关于《读书堂》故址:由于朝代的更替和其他原因,《读书堂》故址逐渐衰落。清代康熙中改为义塾。后因年久失修,义塾停办。至光绪五年,重修了义塾,并由村人,六品街候选训导,恩贡生陈永修撰写了《重修读书堂义塾碑记》,记载了这一事件。义塾在解放后改为王舍人完小,培育了大批人才。
解放后,王舍人完小附近迁来一户董姓人家,紧邻完小和唐槐。这户人家深知保护历史文物的重要意义,祖孙四代,相传相袭,悉心保护着两通石碑:一通为北宋元丰庚申年(公元1080年)五月廿日刻石署名“魏国王临”题写的《题故龙图侍郎张公旧隐读书堂》诗一首(如上)石碑,此碑距今已930余年;另一通为清光绪五年(公元1869年)八月刻石署名“上浣里人陈永修撰,新城张式和书,阖里公立”的《重修读书堂义塾碑记》石碑,此碑距今也有140余年了。
十年动乱中,董姓人家曾冒着风险将两通石碑藏于防空洞。改革开放后,才重新安放在自家大门过道中,供人们观瞻。
近年,王舍人村所在的王舍人镇对村庄进行了大规模的改造。张掞之故居,已无踪迹。有消息称,村里人准备在重修幼儿园时,重新恢复其原貌,并已着手寻找《读书堂》碑刻。
四、 《读书堂》对张掞后世以至张曾羽家族的影响
苏东坡题 《读书堂》之后,张掞后人对碑刻进行了悉心保护。读书的家风也代代相传。
据张广峰珍藏并续补的 “张氏族谱”记载,已知的张氏一族,自张翰林——张曾羽上溯及下延,共二十四代 (远祖谱系已不可考)。张氏的先祖,原在河北居住,后迁往济南历城王舍人村落籍,即为张蕴及张揆、张掞两代。张掞的后人,又从王舍人村迁来平原大宋庄 (今属东开发区)。第一世叫张善,字復本,第十三世叫张曾羽。
据明朝万历、清朝乾隆年间先后编制的 《平原县志》及有关志书记载,从明朝嘉靖年间张挺中举人,当县令算起,至清朝乾隆年间张曾羽 登第当翰林,二百多年间,张家共出进士5名、文举7名、武举2名、正途贡生9名、例贡4名、功贡1名、教谕和训导3名,出七品以上文武官员18名。张曾羽 是比较显赫的一位,他先后出任翰林院庶吉士、翰林院检讨、上书房行走、三次充当会试主持、三次主持乡闱、怀庆知府、粮储盐法道员 (正四品)、代理按察司、光禄卿 (从三品)。清宣宗道光皇帝旻宁少年时曾在翰林院跪拜张曾羽为师,宫廷画师为旻宁跪拜张曾羽 绘画记载,原画有嘉庆帝仁宗琰题词乾隆皇帝印章,可惜此画在 “四清”运动中被烧毁。张曾羽曾在平原县城修建了一座规模宏大的“翰林院” (又称 “翰林府”)。他是张氏家族中最显赫的一位。 “翰林府”遗址至今犹存。
好读书,读好书。古今中外,读书之与人们的致仕、立身、兴业乃至治国,重要意义,不言而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