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 帮助    
  文章搜索:
用户名: 密码: [注册][找回密码]  
陵城:千年宋城墙,今朝显真容



  □肖世润
  2024年11月29日,《德州市陵城区档案馆公众号》发布消息,由陵城区档案局(区档案馆)、陵城区委党史研究中心(区地方史志研究中心)联合编著的陵城区史志档案文化丛书《图说陵城》出版发行。这是一部以图文结合的形式,展示陵城区历史文化、地域文化、红色文化和现代文化的史志档案类编研成果,共分为建置沿革、城区钩沉、古今人物、文物古迹、风光览胜、民俗传说、历史步伐、陵城巨变八个部分,收录了经过翔实考证的40余张图表、160余幅图片和近50篇文章。该书集知识性、探索性、趣味性、创新性于一身,以图文并茂的形式,让我们对陵城这片土地上发生的地域演变、历史事件、文物古迹及新时代陵城的容貌有了更清晰、更深刻、更全面、更直观的理解认识,也向社会公众提供一个了解陵城历史文化的新视角。
  这部书的主编曹文堂同志,曾经从事水利、主政乡镇、主管电业、管过经济、编过县志,退休后他最大的爱好是研究陵城的历史、地理、人文,今年已是年逾七旬,却依然兴趣盎然,乐此不疲。书中提到的宋城墙,就是他首倡,联合赵春万、曹梅、肖世润、赵德芳等同志共同通过史籍考证、现场勘察,厘清了这个在陵城大地沉睡千年的历史遗存。现在让我们打开《图说陵城》,一起探究走近宋城墙真容的历程。
一、志书中对宋城墙语焉不详
  康熙《陵县志·城池》载:“邑旧城高五丈余,周围二十余里,砖葺。秦汉以来为郡苐,创守者失名,亦不知于何时建筑。永乐初改州为县,砖遂移于德州,至今废为土城。 ”
  据《图说陵城·陵城三道城墙》考察,陵城三道城墙自内而外分别是明城墙周长3.89公里,唐城墙周长7.38公里,宋城墙周长10.14公里。康熙《陵县志》编者应是以“邑旧城”区别于当时尚在使用的明城墙,“砖葺”“砖遂移于德州”又表明“邑旧城”为砖城,应指唐城而非宋城,但“周围二十余里”又与唐城不符。
  道光、光绪《陵县志·城池》载“城凡三重,其次重曰旧德州城”,这第二道城墙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唐城墙,“晋天福间移州治于长河(今之德州),渐就颓,宋复以安德为州治,景德间,德州刺史江日新复展筑外城,今遗址高丈余,周西、南、北三面或以为河堤,然考古河道无知此流者,当为日新所筑复城。 ”
  光绪志是续道光志,在每卷后增补,以上这段内容是道光志编者考证得出的,较康熙志已有发展,不但弄明白了“城凡三重”,而且考证出了新筑宋城的动因和建设时间。不过,《图说陵城》对宋城筑城时间有了新的发现,当代学者马海天考证,宋城当建于998—999年(咸平年间),而非景德年间(1004—1007年),公元1000年辽军入犯,城池发挥了作用。
  1986版《陵县志·名胜古迹》载:“当时郡城有三道城墙,外墙高约五丈,上宽约二丈,周二十里。为颜真卿做太守时所修。 ”《古城》:“到唐代,县城有内、中、外三道城墙。均有南、北、东、西城门。外城周长为二十里,高五丈,易守难攻。 ”
  1986版《陵县志》编者显然没有接纳道光志的观点,基本因循了康熙志的说法,但叙述存在矛盾,既认外城墙为唐城墙,何来“周二十里”?道光志已明确说外城是宋朝筑,如何唐代就有三道城墙?
  2013版《陵县志·县城》载:“旧城有三道城墙,外城当为临齐城城墙,宋景德年间德州刺史江日新又有所修筑。 20世纪,外城西北角(电视塔外200米处)尚存痕迹。中城最为宏伟,为唐颜真卿守平原时防安禄山叛乱所修,城高约五丈,上宽约二丈,周长二十多里。 ”
  2013版《陵县志》编者对宋城墙的认识有了提升,但仍存在三个误区,一是误认宋城为临齐城,二是误认江日新景德年间(应是咸平年间)增筑,三是“周长二十多里”者应是宋城墙而不是中城唐城墙。
  纵观自清初以来对宋城墙的认识,是一个不断接近真相的过程,曹文堂同志作为2013版《陵县志》的副主编,在查阅资料、采编走访中意识到了其中的错讹与矛盾,以对还原历史的责任感,就此踏上了宋城墙的寻访之旅。
  二、文献考证加现场考察,宋城墙终露真容
  曹文堂,原籍城南曹都龙村人,青年时期在一中读书,马厨、万家村是上下学必经之路,对二村之间旧有带状高岗、沟壕蜿蜒西南、东北,印象深刻,过去也曾听老人讲起城墙的传说,恰好又与马厨家村王福庆(70岁)是亲戚,在交谈时王福庆曾说起过:“早就知道县城有三道城墙,我的宅院就在最外边老城墙根下,1990年盖房时外边是一条深沟。这个城墙是圆的,向西南紧靠万家村南又向西偏北邱家村方向。 ”这个说法启发曹文堂的思路,自2022年初,开始了宋城墙的寻访之旅。
  2013版《陵县志》主编赵春万与曹文堂是同学,又多年共事修志,对地域历史文化研究著述颇丰,在宋城墙问题上一拍即合,通过对史籍的研读,终于初步明确了宋城墙的建设年代。
  江日新,宋真宗咸平初年(998)任德州知州,当时的德州位宋辽边境仅300华里处,地当华北大平原,无险可守,辽骑兵很容易进犯。有鉴于此,江日新决定加筑外城,既可增加城防,又可容纳周边民众避难。外城整体呈椭圆形,即将完工之际,辽军大举入侵,河北地区很多地方遭到掳掠,德州展筑的外城庇护了很多逃难而来的民众。江日新又组织力量,夜袭辽军,击退了辽军对德州的围攻,新筑的城墙发挥了应有作用。公元1005年宋辽签订“澶渊之盟”,带来了百年和平,故陵城的宋城墙再无大的作用发挥,故少为人知。
  在陵城的三道城墙中,人们对唐城墙和明城墙知者颇多,而对至今有千年历史的宋城墙知者甚少,或者只知其名,不知其踪。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要真正落实宋城墙的存在,还必须将史籍记载内容与遗址、遗迹相印证,自2022年开始,在一年半载的时间里,曹文堂和赵春万组织负责摄影的曹梅,负责测量、绘图的水利局设计室赵德芳、李海燕、时福斌、徐洪园,以及曾经编撰过《陵城区水利志》的历史爱好者肖世润等人,深入到三关五街和周边的十多个村庄进行调研、现场勘察,寻找遗址、遗迹,从而掌握了大量的第一手资料。
  20世纪70年代尚存邱家村北一西关村西北一前王村南一北关村北断断续续遗址,最高处有两米。据西关村负责人邢宝国(70岁)讲,西关西北有古城墙,人称“大翻岭”,城外有河形,但不知城墙为何时所建。
  东街人曹万忠(78岁、原陵县二中校长)介绍,最外城墙的东墙在现今的东关村东头位置,向北经过孙来路村西南再向西偏北,向南方向是马厨家村,整个外城墙呈椭圆形。
  北关村人窦林青(60岁、原区司法局局长)和窦林东(68岁、原区实验中学副校长)预先用半个月的时间,对宋城墙北段位于本村的遗址进行了详尽的实地勘察,然后为我们做向导,一一指认,认真介绍:“我对宋城墙北墙很熟知,都在我村田地里,从东到西呈弧形,至今遗迹清晰可辨。 ”
  西关村人张书文(57岁、村支部书记)和郭玉林(81岁、原村支部书记)一致指定,现三益小学的西墙外侧就是宋城墙西墙的基位。
  范家村人刘宝华(78岁、原县职专校长)说,“我村距邱家村一里多地,宋城墙西南角就在邱家村东边,20世纪70年代尚存一段遗址,高2-3米左右,也就是现今的世纪家园小区三期南部片区的西南角位置。 ”
  万家村孟宪新(77岁)、许文林(73岁)、许静(63岁)等人,现场一致指定万福家园小区8号楼就是宋城墙的南端,并指出颜城街南首明德小学的南墙及西侧的遗迹是宋城墙的南西部。
  在确定了宋城墙的几个关键节点的位置后,区水利局设计室的赵德芳、时福斌利用业余时间对上述点位进行了现场勘察、卫星定位和测绘,由李海燕、徐洪园在工作之余绘制出宋城墙及唐、明城墙的平面图,并计算出了各城墙的主要数据。宋城墙的南北向长轴3.38公里,东西向短轴2.92公里,周长10.14公里,面积7.95平方公里;唐城墙东西长1.61公里,南北宽2.08公里,周长7.38 公里,面积3.05平方公里;明城墙南北最长处1.01公里,东西最宽处1.17公里,周长为3.89公里,面积0.81平方公里。
  将实地考察确认的遗址、遗迹点按坐标定位上图,各点均能按椭圆形顺滑连接,从而佐证了宋城墙的存在,确保了上述数据的可靠性。
  原一中教师、现已在史志办工作的孔军老师,提供了20世纪70年代某国卫星拍摄的陵县城照片,从中也可以看出,当时陵县三道城墙的遗迹还在,只不过宋城墙模糊一些,但走向仍可识别。
  陵城区档案局局长、档案馆馆长王善海听说宋城墙的故事后,表示出了极大的兴趣,认为应该让更多的人了解宋城墙,并站在档案管理的角度表示,既然要宣传我们陵城,就不要拘泥于《图说城墙》,而应该推而广之为《图说陵城》。 2023年9月进一步开展了“追寻陵城记忆,叙写盛世华章”为主题的图片、影视资料征集活动,充实了图片资料,又请赵春万、孔军等专家补充相关文字说明,经过一年多的共同努力,《图说陵城》终在2024年11月面世。《图说陵城》的出版,引起了陵城人民群众和相关部门的极大关注,12月10日区党史研究中心、地方史志研究中心组织了相关专家对宋城墙遗址、遗迹进行了考察调研,在活动中主任郑庆奎表示,对文物古迹不但要研究透,更要保护好。
  正如王善海同志在《图说陵城》序中所言,不忘来时路,方知向何行,回望与铭记,是责任,更是使命。宋城墙的发现之旅,回望的是曹文堂、赵春万等老同志数年的探索历程,《图说陵城》的出版,铭记的是史志办、档案馆等主管部门领导的责任和担当。
更多>>  陵城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陵城:千年宋城墙,今朝显真容
  本文所在版面
【第 03 版:社会·民生】
Document

免责声明

  德州新闻网是由德州日报社所创建的综合性网站,所刊登的第三方发表的各类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资料的版权,均为第三方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所有。

  所有与德州新闻网链接的网站及其内容和版权,由相应的提供者与拥有者负责,德州新闻网对链接网站的内容不承担任何商业法律责任。

  德州新闻网刊登的电子报,均为报纸出版方提供的原版期刊杂志内容。德州新闻网不对报纸做任何内容方面的增减修改,对此等信息的准确性、完整性、合法性或真实性均不承担任何责任。

  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使用了您拥有著作权的作品并对我们的编辑方式有任何异议,请向我们提供您的身份证明及您对该作品拥有著作权的相关文件,我们会尽快根据法律法规妥善处理。

  对于本站拥有版权的稿件,未经书面协议授权,禁止其他网站等有关信息服务企业予以转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