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 帮助    
  文章搜索:
用户名: 密码: [注册][找回密码]  
从抗日战争中的红色堡垒村到如今农文旅融合发展的特色村——
三洄河村:传承红色基因赋能乡村振兴
作者:张明昭

俯瞰三洄河村。德州日报记者路龙帅摄


红色三洄河纪念馆一角


  德州日报记者张明昭通讯员陈兰兰闫瑞
  1月30日,走进位于陵城区滋镇三洄河村的红色三洄河纪念馆,抗日战争时期的武器等实物展品整齐摆放,墙上的展板以图文并茂的方式展示村子的发展变迁。“这些都是村里的宝贝,得保存好、传承好,让后人记住祖辈的艰辛,珍惜现在的美好生活。 ”74岁的村民魏兴江说。
  三洄河村在抗日战争时期是远近闻名的红色堡垒村。近年来,该村深入挖掘红色文化资源,对村内老房舍进行保护性修缮,在保留村庄原貌的基础上将新村村居建设与“红色洄河,逐梦田园”旅游产业园项目结合,打造红色教育基地和研学基地。
  历史悠久 红色年代的堡垒村
  三洄河村因水而生,因河得名。据《三洄河村志》记载,公元684年商河河道因年久失修,在今三洄河村西南端发生了三处溃口,形成了三条河道。由于三条河源头是三个溃口,因此取名“三溃河”,后因三条河都汇入莲花湖,又改名“三汇河”,后来也写作“三迴河”,抗战初期才改成“三洄河”。公元1403年,丁、刘二姓从山西省洪洞县迁至商河三溃口处建村,便有了村庄的雏形。
  抗日战争爆发后,三洄河村于1939年10月建立了当时陵县较早的党支部,陵县县委也一直工作、战斗在三洄河附近的村庄,成为全县地下抗日指挥中枢。抗战时期,三洄河村创造了入党人数、参军参战人数、牺牲人数、掩护抗日志士人数等十几项全县之最。当时流传着“进了四区(滋镇)等于进了安全区,进了三洄河等于进了保险院,进了魏玉坤家等于锁进了保险箱”的说法。“当时我的老爷爷魏玉坤开了一家中药铺,是党的秘密据点,抗日干部经常在这开会,一些八路军伤员也在这里养伤。 ”魏玉坤的重孙子魏宝介绍,在魏玉坤的带动下,全家积极投入抗日工作,魏玉坤的3个儿子先后入党参军。
  三洄河村另一个有名的堡垒户是魏大娘,魏大娘原名魏玉金,是冀鲁边区3名“革命母亲”之一。抗日战争期间,掩护收留过很多抗日志士。有一次日军扫荡,鲁北地委一位干部正躲藏在魏大娘家中。魏大娘用被子盖好,让他装病。日军有所怀疑,就对魏大娘进行盘问,她先被日军用枪托打伤,后又被日军放狗咬烂了腿,但她始终坚称是自己的儿子,并谎称患有传染病,这才骗过日军。
  解放战争时期,三洄河村广大青年积极响应号召,踊跃报名参军上前线,1946年一次就有87名青年报名参军,“三洄河一次参军一个连”一时成为佳话,带动了全县参军热潮。在踊跃参军激励下,支前队伍迅速扩大起来,全村共出动担架队员100多人,成为全县出动支前人员最多、授予模范队员最多的村,被授予支前模范村,并多次受到地委和军队表彰。
  艰苦奋斗 村集体经济发展壮大
  新中国成立后,三洄河村在党支部的带领下,开始了艰苦创业之路。
  由于党员多,群众基础好,三洄河村在全县率先进行了土地改革,贫苦农民分得了土地,实现了“耕者有其田”,经验做法在全县推广。
  1939年至1949年的10年间,三洄河村虽仅有700多人,但其中近200人参军参战和参加地方革命斗争。为了让本村参军参战的青年安心在前线杀敌,村中党员魏永征主动担负起为孤寡军属代耕土地和代收庄稼,并把自家肥料施在军属的地里,让他们的庄稼长得更好、收得更多。“1951年魏永征被评为全国劳动模范,并参加了当年的国庆典礼,受到毛泽东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接见。 ”魏兴江指着发黄的国庆典礼请柬说。
  说起三洄河村的发展史,不能不提村子的原党支部书记魏忠阁。魏忠阁1922年出生在三洄河村的一个贫苦农民家庭,1943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45年春参加八路军,1946年在战斗中身负重伤,被迫回村休养,1947年7月伤愈后担任三洄河村党支部书记。在他的带领下,三洄河村成为了远近闻名的先进村,尤其是在70年代末至80年代初,三洄河村乘着改革开放的东风,村集体经济进一步壮大,购置了拖拉机4台、东风汽车1辆,村子通了电、建设了新学校。1986年,魏忠阁因年龄原因卸任村党支部书记,他任职近40年,被群众称为“不贪不沾、一尘不染”的优秀党员干部。据统计,到1986年,全村个体工商经营户发展到60余家,村民年人均收入从1978年的73元提高到660元。
  盘活红色资源 实现农文旅融合发展
  “我们将红色文化融入乡村振兴,高标准规划了‘红色洄河,逐梦田园’旅游产业园项目,打响红色文化品牌,统筹推进美丽乡村建设。 ”滋镇党委副书记栾海涛介绍,在镇里的重点扶持下,如今的三洄河村以党支部领办合作社为纽带,引入冷棚种植新模式,有效盘活了闲置资产。2023年,村集体年收入达50万元,村民人均收入超3万元。
  村内建设了鲁派民居示范院、地下交通站、抗战小诊所、柳编艺术馆、乡村记忆馆等景点。同时,坚持产业引领,村东种植金银花,村西建成特色农业产业园,种植富硒西瓜、甜瓜、西红柿等瓜果蔬菜,不仅增加了村集体收入,也解决了周边村庄留守妇女的就业问题。另外,村里还建起了冷藏库、蔬菜交易市场、研学基地等,实现了现代农业与旅游、观光、研学有机结合。 2019年9月,三洄河村入选山东省第二批美丽村居建设省级试点村庄,2021年又被列为全国红色美丽村庄建设试点。
更多>>  陵城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三洄河村:传承红色基因赋能乡村振兴
  本文所在版面
【第 02 版:要闻·综合】
Document

免责声明

  德州新闻网是由德州日报社所创建的综合性网站,所刊登的第三方发表的各类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资料的版权,均为第三方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所有。

  所有与德州新闻网链接的网站及其内容和版权,由相应的提供者与拥有者负责,德州新闻网对链接网站的内容不承担任何商业法律责任。

  德州新闻网刊登的电子报,均为报纸出版方提供的原版期刊杂志内容。德州新闻网不对报纸做任何内容方面的增减修改,对此等信息的准确性、完整性、合法性或真实性均不承担任何责任。

  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使用了您拥有著作权的作品并对我们的编辑方式有任何异议,请向我们提供您的身份证明及您对该作品拥有著作权的相关文件,我们会尽快根据法律法规妥善处理。

  对于本站拥有版权的稿件,未经书面协议授权,禁止其他网站等有关信息服务企业予以转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