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 帮助    
  文章搜索:
用户名: 密码: [注册][找回密码]  
基山的传说
  □李兴智/文
  茫茫鲁西北平原,没有高山石壑,却有土山耸立,陵城区糜镇东北方向约3000米处从前就有这么一座山。这里原属济南府德平县,《山东通志》和《德平县前志》均记载:基山在县(原德平)西二十里,高五丈,周三百六十步,土山也,状如台基,故名,上有寺。基山是自然形成还是由人工堆积史无记载,但因其置身平原、突兀抢眼,自然风景别致,僧道名士归隐寓居,文人墨客赋诗赏玩。时空悠悠,传说绵绵。
鲧的三滴血
  传说远古时期,黄河滔滔,洪水滚滚,尧帝命鲧治水。糜镇一带地处黄河冲积平原下游,属重灾之地,鲧居基山,率领民众在基山西不足1000米处修筑土堰(这一段土堰后称田家堰、与原德平县境内的鲧堤、金堤相连)抵挡洪水。
  鲧与民众日夜奋战,绵绵土堰不日建成。但鲧没注重相关河道的挖掘疏通,待洪水到来之时,土堰不堪一击,基山周围顿成泽国,民众在洪水中挣扎。
  鲧治水失败,被尧帝所杀,因其毕竟治水辛劳,死后仍得以升仙。升天之时,鲧仍心系民众生死,将身上最后三滴血滴落山前洪水中,化作三座土丘,在洪水中挣扎的民众爬上土丘得以生存。
  后来,三座土丘成为三个自然村落,按方位分别称前坊子、后坊子、东坊子,三村西靠基山,遂统称为基山村至今。
禹的禹粮石
  鲧死后,尧帝命其子大禹继续治水。大禹汲取鲧的教训,堵疏结合治理洪水,率领民众一方面继续筑牢堤堰,一方面加紧疏通九河(马颊、鬲津、钩盘等均流经这一带)。时基山一带因洪灾连绵,粮食匮乏,饿殍遍野,大禹在基山附近开采出一种可供民众食用的石头状的土疙瘩,缓解了民众之饥,从而也保证了其治水事业的开展,终创治水伟业。为纪念大禹,这一带百姓称石头状的土疙瘩为“禹粮石”,据说现在还有发现,被人收藏。
报晓的金鸡
  传说基山也叫鸡山,山下有一山洞,山洞中原有一只金鸡。每天佛晓,金鸡准时登上山顶给村子里的人们打鸣报时,叫醒人们下田劳作,而且随着金鸡报晓,山也在天天长高。
  不知何年何月何时,有一南蛮子来到基山,南蛮子会观阴阳、望地气,发现了基山的这一秘密,便在山上的庙宇中住了下来。经过一段时间的细心观察,南蛮子终于发现山上一株古树,顶上长有一颗灵芝,而灵芝正是打开山门的钥匙,只是灵芝还尚不成熟。南蛮子耐心等待,期间还不时下山与村里人们闲聊以打发时间。
  不知过了多久,人们发现金鸡不再报晓,有人也觉得有段时间不见了南蛮子的身影。上山寻找,南蛮子踪迹全无,只见东山坡下有一山洞,洞门大开,人们方才知道金鸡已被南蛮子打开山洞盗走了。从此,基山再无金鸡报晓,山也不再长高。
除恶的王老八
“天不怕、地不怕,就怕基山的王老八”这句老话当地人不知口口相传了多少年,说的是历史上不知何时这座山被一妖魔所占,妖魔横行无忌,时时出来残害村子里的百姓,百姓对其恨之入骨但却无可奈何。
  后来,村子来一仙人,法术高强,能“鼻息吹尘成穴”自称“王老八”,人称“王半仙”。村民求其除妖,王老八当仁不让,遂独居山顶。
  当夜,村民屏息静听,山上妖风阵阵,杀声连连。不大功夫,只听妖魔大叫三声“天不怕、地不怕,就怕基山的王老八”而去。从此,王半仙隐居基山,村子也宁静下来。《德平县前志》祥异志记载:王半仙逸其名,幼学道术,操作无异常人。久之,稍稍厌人事,隐于邑之基山,尝鼻息吹尘成穴,日中趺坐,顶露金光。有疾者聆其清谈,辄沉疴若失。若叩其术,但云吐纳采炼,虽有口诀,其实静能生悟,无他缪巧也。后不知所终。
更多>>  陵城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基山的传说
  本文所在版面
【第 04 版:文学·副刊】
Document

免责声明

  德州新闻网是由德州日报社所创建的综合性网站,所刊登的第三方发表的各类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资料的版权,均为第三方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所有。

  所有与德州新闻网链接的网站及其内容和版权,由相应的提供者与拥有者负责,德州新闻网对链接网站的内容不承担任何商业法律责任。

  德州新闻网刊登的电子报,均为报纸出版方提供的原版期刊杂志内容。德州新闻网不对报纸做任何内容方面的增减修改,对此等信息的准确性、完整性、合法性或真实性均不承担任何责任。

  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使用了您拥有著作权的作品并对我们的编辑方式有任何异议,请向我们提供您的身份证明及您对该作品拥有著作权的相关文件,我们会尽快根据法律法规妥善处理。

  对于本站拥有版权的稿件,未经书面协议授权,禁止其他网站等有关信息服务企业予以转载使用。